APP下载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2011-12-31热沙来提.吾甫尔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校风道德素质文明礼仪

热沙来提.吾甫尔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应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合格人才。

一、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文明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提高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传统的礼仪规范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社会化,这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人们的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钥匙。文明礼仪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

二、文明礼仪教育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

礼仪是—种行为规范,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礼仪是—种非法律规范,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其中道德规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家庭生活中,要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要谦虚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在对外交往中,要彬彬有礼,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规则,维护公德,爱护环境,善待自然,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象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公民。

三、学习礼仪知识是提高学生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古人说得好:“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学习礼仪知识其意义在于:一是有助于人间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氛围,使人们和睦相处。二是有助于增强人门的信心,自如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三是有助于人们注重仪表,受人欢迎和尊重。四是有助于人们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习俗。俗话说:“十里乡俗不同。”全世界50多亿人口,分散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别属于2000多个大大小小的民族,信仰各种宗教,具有各自独特的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做到“入乡随俗,入境问禁”,掌握各种民族知识,有助于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礼仪知识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通过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让每个学生知道个人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又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四、切实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之一,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将学生从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成为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里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具体做法是:

1.抓好校园建设。一个校园的社会风气,即校风,它表现为校园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校风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因素,同时也是—种巨大的教育力量。通过校风、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2.树立学习榜样。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的原则成一代宗师。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社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都必须具有—种严格的自律精神,他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教师平时要注意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的修养,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争取为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树立良好的榜样。3.整合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1)家庭、学校互动形成合力。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不仅在校园里学会运用礼仪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做文明守礼的公民。

猜你喜欢

校风道德素质文明礼仪
简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校风的理性思考与感性表达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浅析当前提高小学德育艺术教育工作实效性的主要对策
不懂礼节
浅谈高职教育
我省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