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1-12-31热合曼.吾甫尔
热合曼.吾甫尔
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可以从研究怎样提高非智力因素入手。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方面,而它又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提高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点出了兴趣的重要,要想学生的成绩提高,关键是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自能事半功倍。本人试从数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感受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应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课文的特点,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另外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表现机会,如对优秀的学生要从严要求,对暂时落后的学生重在启发引导,多用小故事教育,拨动学生的心弦。在生活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满腔热情的关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问侯、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在教师耐心的“感化”中,学生能不爱老师,不爱语文课吗?实践证明,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自主的读书、作文,主动的求知、探索,从而提高素养、发展个性。另外,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课堂教学民主化。语文课堂教学民主化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在课堂教学的时空内,一切手段、措施、方法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都应以学生为本。为此,教师应保障学生以权利性的主体角色参与课堂,从这个角度出发,语文课堂教学民主化的基本内涵有两层,一是学生的权利内容,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拥有哪些权利,怎样实施这些权利。二是教师的保障义务,即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障学生的权利能够科学有效的实施,怎样正确处理自身的指导权与学生的权利之间的关系。语文课堂教学民主化与民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前者重在指教学行为中要体现出民主思想,后者着重指在民主思想指导下开展课堂教学。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教学过程具有互动性,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民主化的特征。第二部分,分别从话语权的民主化、决策权的民主化、活动权的民主化、发展权的民主化作了阐述,对这四种权利的内涵、特点、表现及教师的保障策略都作了具体的论述。
二、注重背景介绍及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的系统化 作品背景介绍很重要,它关系着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理解,对作品背景理解不透,学生在学习时就很难吃透课文,从而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课堂教学的丰富性、生动性使学生们对学习语文兴趣倍增,不再感到语文课是枯燥、无味的。同时在上课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同学们的情绪,表情的变化,对于他们已熟悉的知识,轻轻带过,对于知道较少的内容则尽量予以丰富。总之,一切围绕课本进行,始终抵住学生注意力,把他们的兴趣留在课堂上、书本上,而无暇顾及课本以外的事物,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法
一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这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学生印象深刻,不易遗忘。二是运用表演教学法。在教《皇帝的新装》时,讲课前我提前一天把表演的任务布置下来,并且向学生讲明,要求他们寻找合适的搭挡,还可以适当的发挥,但不能脱离主题。等学生表演完了,我让其他学生点评,在此基础上,我再把课文中的重点稍加点拨,学生基本上理解了全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且能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乐趣。除此之外,我还用了比较学习法,效果也很好。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语文课常听常新,百听不厌,从而就更加喜欢这个老师,喜欢他所教的语文课了。
四、化静为动,把书本知识搬到课堂上 课本有些内容现实感比较强,及符合中学生心理。适合通过表演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契诃夫的《变色龙》。在上《变色龙》时,我一改过去的单纯的讲授法,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提前指定部分学生分为两组,明确各自角色,第二天在课堂上两组轮流表演,然后由全班同学轮流点评优劣。在点评过程中使学生不知不觉熟悉了课文内容,不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记得牢固,印象深刻。课后很多同学反映热烈,他们感觉好似在演戏,置身其中,深刻体味了作品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就这样一堂轻松语文课结束了,既省时,省力,又达到了预期效果,可谓一石二鸟之法,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除以上几点之外,语文老师还应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表情变化。 适当幽默、诙谐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调节师生间感情,使感情更融洽。学生在轻松环境中既陶冶了情操,又汲取了知识的营养。此外教师授课时表情变化也很重要,老师表情随着课文内容改变而相应变化,把自己的感情尽量融合在书本上,学生会被老师这种认真而丰富的表情所感染,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俗话说:“教学有法,无定法”。但我认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是关键的一步。作为中学生,思想活跃,兴趣易转移,如何使他们在45分钟内注意力不离开课本,保持浓厚兴趣,这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应注意的问题。学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他们求知欲才会更强烈,接受、汲取、消化知识也才会更容易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不仅要有高素质文化素养,更应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不仅要有较强教学能力,理应具有一颗奉献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