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内环境品质与暖通空调

2011-12-31赵红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改善措施

赵红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品质越来越重视,同时各空调环境的用户对暖通空调系统的抱怨逐渐增多。本文讨论了空调环境的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原因,讨论了暖通空调系统对于取得良好室内空气品质的作用,对室内空气品质与暖通空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措施。

关键词:室内环境品质,暖通空调系统,改善措施

1 引言

室内空气环境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室内空气环境主要由热环境、湿环境和空气品质等部分构成。良好的室内空气环境应是一个为大多数室内成员认可的舒适的热湿环境,能够为室内人员提供新鲜宜人,激发活力并且对健康无负面影响的高品质空气,以满足人体舒适和健康的需要;有时,为了满足生产、科研活动,我们还需要特定的室内气候条件。

一直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非常关注全球环境问题,室内环境作为环境科学的一部分,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它涉及到建筑、传热、声光、材料以及人的心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而暖通空调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最重要。

2 空调系统对室内环境品质的影响

2.1 室内环境品质

室内环境品质是指室内空气品质、舒适度、噪声、照明、社会心理压力、工作压力、工作区背景等因素对室内人员生理和心理上的单独和综合作用。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品质的方法很多,暖通空调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其发展为满足室内环境提供了保障。但暖通空调的使用还带来其它的问题,人们长期在封闭的空调房间内,可能会产生气闷、头痛、嗜睡等症状,即产生所谓“病态建筑综合症”。

2.2 暖通空调与室内环境品质的关系

关于暖通空调与室内空气品质的关系,人们常常结合对室内空气品质评估中的四个要素来进行分析:

1、空气污染来源;

2、受到这种污染影响的某人或人群;

3、传输这种污染物于人们的通道;

4、传播过程的动力。

事实上,暖通空调系统与上述诸要素均有关。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室内空气环境的污染问题,暖通空调系统不仅可以形成传播污染物的通道和动力,而且还能够制造这种污染源,并影响着人们。可以说,暖通空调系统一方而具有正效应,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排除或稀释各种空气污染物,但另一方而从它的负效应来看,消极作用在于它可以产生、诱导和加重空气污染物的形成和发展。

2.3 暖通空调对改善室内环境品质的作用

在室内环境品质方面,暖通空调系统具有以下作用:

1、排除这种过滤以及排放不同于局部排气系统不是从源头捕捉并排除污染物,而是对循环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清洁。

2、稀释这是有效地利用暖通空调系统来控制非工业建筑的室内空气品质的正常手段,如对气味的稀释。这个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清洁或干净的新鲜空气引入的数量选择和有效地分布以避免出现短路与滞流区。

3、产生暖通空调设备可能会导致空气污染物的产生,这当然是不正常的作用。往往是由于设计、安装、操作和维护系统中的缺陷,例如风机马达如果因其轴承问题造成过热,就会产生异味,随送风传入室内;风机皮带橡胶部分如果磨损脱落,也会形成粉末状污浊空气,假若过滤装置效果不良发生积尘、发霉、失效等,则会经送风风管传入室内。

4、诱入如果空调系统毗邻室外有关污染源,又未采取合适的措施,则有可能把污染物引入室内,因而具有明显的传播室外污染物的作用。

5、扩散由于大多数暖通空调系统采用循环系统,则有可能把某处的污染物经过暖通空调系统又传输到建筑物的另一处。

2.3 暖通空调与病态建筑

从建筑学的角度,建筑对人的影响还包括建筑物的形态、格调、布局、颜色及装饰等,而作为建筑内部一部分的空调系统,对人产生的作用更大、更明显和直接。它以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噪声级、新风量、含尘浓度、含菌浓度,以及室内空气中的CO2,甲醛等气体对人产生直接作用。空调系统不仅应能正常运行,实现良好的运行管理,节约运行能耗,同时应能保证优良的室内空气品质和舒适的环境。这种状态的建筑就称为健康建筑(Healthy building)。

2.4空调系统噪声控制若干问题

空调系统是用来创造良好室内空气环境的工具,但若设计不当,室内噪声级超标,便成为室内环境品质的破坏者。针对一个空调系统(尤其是全空气空调系统),实现室内温度、湿度设计标准,有时并不难以做到,而噪声控制常常是令设计人员棘手的问题。

3调整暖通空调系统改善室内环境品质的措施

3.1室内设计参数的优化组合

室内空气温度对人的热舒适感影响很大,但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则比较小。而相对湿度对人的热舒适感影响很小,但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很大。因此在确定室内设计参数时,温度可以低一点,相对湿度可以高一些。这样,即可以保证较高的热舒适度,又可以减少空调能耗。

3.2动态暖通空调调节

与保持人体始终处于热中性环境的观点不同的动态热环境空调策略,主张室内热环境的调节应与室外气候的变化相适应,给予人体可接受的一定程度的动态刺激,提出了室内热环境调节的基本模式,即人体热反应在热中性时,不采取人工调节,提倡自然通风模式;人体热反应高于热中性时,首先采用等温动态送风方式。在采用模拟自然风条件下,动态空调的热舒适区是干球温度26℃-30℃,相对湿度40%-60%,。其中环境温度在27℃-28℃时,可以采用等温动态送风模式,使人体的热反应接近热中性;环境温度在28.5℃-30℃可以采用等温动态送风或温差在0-7℃范围的非等温动态送风模式使人体热反应接近中性。显而易见,用动态送风系统替代稳态送风系统,可使夏季室内空调设计温度由稳态的23℃-26℃,提高到28.5℃-30℃,从而使维护结构负荷新风负荷均得到减少,空调设备型号相应变小,能耗电量降低,空调系统管件尺寸也相应缩小,节省了工程的初投资。在工程中,可以开发新型的末端设备,采用脉动气流送风来节能。例如可以采用脉动气流的风机盘管送风。

3.3有效性通风盖世室内环境品质

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方法很多,最根本的办法是从源头上去解决,比如说禁止采用散发污染物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减少家具及设备器具的污染物放散,但通风空调装置与系统功能的改进和提高是十分必要的,改进热湿处理设备,增加生物化学处理功能,提高净化过滤器性能,配备监控手段和计算机调控等,提供即满足热舒适要求又符合室内环境品质强调的清洁空气源。但值得注意是,空调、通风设备向室内送入的新风是否进入工作区?室内空气更新的快慢如何?这就涉及到通风的有效性问题。近来年国际上对此问题日益关注。

3.4空调过滤器的状态

室内空气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室内空气的含尘浓度及浮游菌浓度,空气中悬浮菌、尘是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因素之一,也可以传播其它疾病。空调系统的过滤装置是处理空气中悬浮颗粒的设备。空调过滤器需定期清理、更换,否则,细菌就会在过滤器上生长繁殖并且传播到室内。

结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品质越来越重视,同时各空调环境的用户对暖通空调系统的抱怨逐渐增多。我们有必要认真对现有空调的工作方式进行反思,合理的空调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室内良好环境的同时还可以控制和减少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并且可以实现环境、空调技术二者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金招芬. 建筑环境学,北京,中国建筑上业出版社2001,24-27

[2] 彦启森. 空调与人居环境暖通空调2003,33 (5)1-5

[3] 马仁民. 通风的有效性与室内空气品质,暖通空调2000,30 (5)20-23

[4] 智乃刚. 风机噪声控制技术北京1985, 199-205

猜你喜欢

暖通空调系统改善措施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分析
新形势下提升供电所供电管理水平的实践思考
谈当前农机具存放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关于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浅谈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探讨
暖通空调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试论大型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