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

2011-12-31刘红娟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学科

刘红娟

Abstract: Relative to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the quality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education law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level, and higher quality education. We should strive for the goal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of high school, in line with education law and the law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personnel.We have to combine academic education, to implement high quality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the academic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s,teachers and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paied attention.

Key Words: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摘要: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努力追求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目标,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学科教育中如何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我们要结合学科教育,来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在学科教育中,应重视学生、教师及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科素质教育

一、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在目前的教育中,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从四个要点来谈谈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以应付考试,特别是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身体健康、劳动技能等方面,而每一方面又因时代不同、需求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现阶段文化科学素养方面,除文化科学知识外,还要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试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方面是突出智育,忽视其他方面,以文化课考试代替了素质的全方位要求。

(二)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教育的平等。现代的教育质量观是“卓越教育”,既求公平又求效率,所以基础教育的重心应从少数“重点校”转向大批“薄弱校”,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学生,应成为我们实现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最完美的途径。应试教育是只抓少数尖子学生,放弃整体学生的“精英主义教育”,既谈不上公平,更谈不上效率。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价值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因为少数的精英可以引进,但整个国民的素质是无法引进的。

(三)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随着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基础教育不过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环节,而非“终结教育”。现代学校担负着两个课题:一是促进“人格形成”;二是促进“学力形成”,这种学力是由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可持续独立学习的态度这三个要素组成。学生时期是主要的学习时期,既要学会立足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本领,更要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学校应创造适应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教育体制,形成学校适应学生的校园文化。而应试教育则急功近利,为一时的分数的提高而排斥其他。

(四)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注重开发个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学校的功能首先是发展功能,而不是选拔功能。因此学校应从传统的偏重单向灌输知识转变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有机会把某一方面的潜在的才智得到良好的启蒙、发现、培植和发挥,从而高于一般人。而应试教育注重的是选拔,就很难发展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二、树立学科教育的素质观

学科教育是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载体。将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明显的特点。学科教育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师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学科教育中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

(一)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智力素质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过去强调这个素质太过分,以分定好坏,以升学论成败。学生为分而学,教师为分而教。智力素质对人的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还是解决不了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教师是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要有勇气走出“应试教育”的窠臼,把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政府是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组织者,政府对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应有所作为,不能光凭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社会是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见证者,社会要形成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氛围。“应试教育”根治之日,就是“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实施之时。

(二)结合学科特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我国现阶段对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的素质要求。这些素质应通过各学科教学来实现。各学科要把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贯穿到教学理念上,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任何一门学科在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实施中有其独特性。如:语言学科(母语、外语)教师应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又如:自然学科(数学、物理电子信息、化学、生物)应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观察、认识现象,分析过程,归纳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等等。

(三)学科教育是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向学生传授社会和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挖掘这些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教学等其它方式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多种角色的榜样和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养成个性;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习解决问题,学会创造;通过学习,产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树立理想和信念,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四)学科教育要重在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而是为学生将来生活、就业、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因此,学科教育传授的知识应是与生活和就业紧密相关的知识,应是学科中最为基本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学科教育教会学生的应是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想、方法、观念、意识、态度、精神和学习能力;学科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合格公民的爱国、爱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忠诚老实等优良品质;学科教育还应教会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变化,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能力。

(一)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课题。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真正让所有学生参与教学,不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影响教学质量较深层次问题的有力的揭示。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赞成,几乎所有的教学都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另外,虽然“差生”在注意、记忆、问题解决、知识背景、元认知等方面与中等生、优等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只要得到教师的有意关注和科学的教育,这种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消除。此外,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端正学习态度,形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能力。

(二)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仍是我国课堂教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教师在“传道授业”方面的作用,应该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仍有很大的潜力要挖。目前我国还有一部分教师学历没有达标,这说明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本学科知识上没有达到基本要求。可以想象,这些教师根底不深、基础不厚,尤其是缺乏对蕴含在知识之中的思想、方法、精神的掌握,他们在教学中是难以运用自如的。

(三)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教师能动性的基础上,以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还在于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体系。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模式必须多样化。微观层次上,可以有知识掌握与传授模式,技能形成与训练模式,能力获得与培养模式,行为规范的认同与示范模式,态度改变与教化模式等等;从内容来考虑,可以有概念教学模式,命题教学模式,思想方法教学模式等等。宏观层次上,可以有学习――教授模式,发现――指导模式,问题――解决模式等等。对这些教学模式的理解,不能仅认为它只是教师的操作步骤,只含有教师的行为,而应该这样来认识它:既包括学生学的行为,又包括教师教的行为;既体现学的规律,又要体现教的规律;更重要的是体现教与学的对立统一 规律。现有的某些教学模式,之所以难以得到推广和应用,难以得到理论界的公认,关键就在于这些教学模式没有较好地反映教学依赖于学、学受制于教的学与教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素质素质教育学科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