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如何改善中学体育教学

2011-12-31王文远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自主性体育教师习惯

王文远

摘要:我们熟悉到体育课程的价值在于增进身体健康、进步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学生的主体性在体育课堂中得到充分体现而进行改革,由于措施不当或钻研不够,“改革”成了表面文章,只改了形式而没吃透实质,最后演变成了“放羊式”的课堂教学。所以正确摆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这

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Abstract: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values of physics curriculum lies in improving health levels and enhance society adeption ability and gain knowledge and skills about physical and health, so it is important to let the students play a active role in these classes .While reform turned out to be slack class teaching due to inappropriate measures or insufficient study, resulting in style change instead of content progress. The questions of teachers role in these classes should be considered over and again by every physics teacher.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改素质培养

Key Words; physics teaching, curriculum revision, ability training

一、体育教学课改所应具备的要求体育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已不适应改革的要求,导致学生的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任务落不到实处。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角色转换:在新课程中,体育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学大纲和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和专家、学生乃至家长共同构建新课程的设计者;体育教师不再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而是一个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职员。

1.教育观念的转变

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师活动的本质是传道授业、传授知识,新课标以为,知识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和目的,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学习的经验和爱好,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和解决题目的能力,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是教育的目标。

2. 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式的最大转变,将是更加注重情景创设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做有效的学习是学生自觉、愉快的学习,素质教育要求创设能让学生主动、愉快学习的情景,高度重视激励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爱好,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下学习体育,必然会带来更大的成效。为了改变体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现状,《课程标准》提出: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而针对的目的是学生的健康状况是否有改善,学生对体育意识和爱好是否增强,体育行为是否有进步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育感受,而旧的体育课程模式都把成人对体育的熟悉和竟技化的方式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缺乏爱好,其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以往无视学生的心理感受。

3.体育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与知识结构的调整

当教师仅是个‘知识传授者的时候,教师的职业是可以被同等学历的人所代替的;当教师是个‘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时候,教师的职业才具有了不可替换性。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不是一个专业教练员,而是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培养,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体育教学所注重的学生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能力的反映。一个人文化素养低、学习习惯差、思维阻滞、缺乏探究精神的学生,不可能真正张扬个性,焕发主体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主体的地位成为可能,教师还必须为学生“强体”——提供能充分展现个性特点的“主体素养”。

1、人文素养

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因受生活、知识、文化等的局限,他们的思考、分析、判断往往受到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实力、活力、张力往往不够充分,学习的质量、效果因此受到影响。体育教学不是一种空泛的学习,它是根植于博大丰厚的中华体育文化基础之上的。一个学生的体育文化积淀越丰厚,他的自主学习信心就越强,积极性也就越高,而这种学习形式所反映出来的效果也就越好。笔者曾在北京听了一堂优质课,执教班级有四十位女生(该校采用男女分班授课制),执教者课前录制了一段5分钟左右的街舞音乐(循环播放)。在课中,该教师将学生分成四组,要求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15—20分钟),边听音乐边自编自蹈一套简单的健美操,,最后进行比赛。期间每组学生都充分发挥想象,持论推敲。课堂气氛在节奏强烈的音乐声中越来越浓。在学生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元却充满个性的、合理而又有独创的动作一一呈现,这无疑是人文素养为学生找好了张扬个性特征的底色与基础。只有充满个性特征的学习活动,才会使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不会缺失。

2、自主学习习惯

自能学习,不待老师讲;自能练习,不待老师教,这是学生自主性学习体育的最高境界。这里所说的“自能”,指学生一在定的情境下自动地活动的特殊倾向,是学习上的一种自动化动作,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自能”的形成,需要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包括多方面,比如多看、多学、多练、多悟,就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久之,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因此,在主体性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属于强“体”之内容。

3、探究精神

如果说人文素养是基础,学习习惯是条件,那么,探究精神便是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活动中的关健。探究性学习在学习形式上打破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实现了由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的转变。在学习过程中,它要求学生自己去体味、去推敲,自己去深入地思考和分析,从而获得对体育与健康的理解,并说出自己的体验,提出不同的看法等等。这种自学、自练的学习更符合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特点。在探究中自己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在学习意义上,这是一种真正的主体个性化的学习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心理获得发展,使价值观得到健全,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有助于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探究性学习就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发展了学生的主体能力。

4、团体合作精神

当今,我们把自主性学习体育与健康这个理念提出来的时候,其意义不仅是改变一种学习的方式,而且还包括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说过:“完全的人格首在体育”……“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一个人的体魄,它同心理学的关系与其它生理学关系一样,能够影响人的悟心、性格和良心。”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群体性决定了每一项活动都是由参加者互帮互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如:篮球的传接、排球的传球与扣球、体操的保护与帮助等等。通过体育与健康课团体活动的特殊性,教育学生学会适应与他人合作,这与任由个人兴趣的自由发展有根本区别。在这,不仅要求学生与不同能力水平的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会体验他人的感受,这是因为合作者共同表现出的成绩,才是他们的共同成绩。这样无论对谁都是一个崭新的学习内容。所以说,自主性学习不是一种封闭式的学习,它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它要求学生不但要独立思考,更要学会与他人切磋、交流、体验合作,学会合作,使个人的学习能力在合作中得到发展,也为将来走向社会提供人生经验。因此,学会合作就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小结:

加强对体育文化的大力宣传,其目的是让人们更好地认识体育文化和领悟体育文化丰富的内涵,为人们体育素质的提高、健身意识的升华、科学的生活态度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积淀。

猜你喜欢

自主性体育教师习惯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习惯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上课好习惯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好习惯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