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与和谐社会建设

2011-12-31邓华玉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图书馆

邓华玉

摘要:本文论证了图书馆与和谐社会建设两者的辩证关系,指出图书馆是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书馆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风气,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图书馆,图书馆推动着和谐社会建设前进的步伐。

关键词:图书馆 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建设

LibraryandHarmoniousSocietyConstruction

Deng huayu

(Luoyang NormalUniversity Library471022Henan Luoyang)

Abstract:The text tell us the rationship between librar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library is a part of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Library take effects on

society general mood,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cantbe separated with library,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is geared by library。

Keywords:LibraryHarmoniousSociety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一)“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相互促进的状态。它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可以通过不断协调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来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和利益机制,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人类大同的一个目标。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把握:自然是人类之母,社会之基,它源源不断地慷慨地赐予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 所需的基本条件,为人类提供了休养生息的美好家园。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生命物质的存在以非生命物质的存在为前提和条件,非生命物质又是由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天地万物构成的和谐系统。自然与人类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人类的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否则自然就会给人类以惩罚。如今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的频繁就是大自然想人们发出的警告。因此人类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社会自身的和谐。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构成的统一体,因此,社会的和谐包括经济、

政治和文化三者各自内部要素的和谐以及三者之间关系的相互和谐,即经济和谐、政治和谐[1]、文化和谐以及由三者协调一致形成的社会和谐。这其中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保障,文化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动力,又是社会和谐的表征。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2]社会和谐既是经济和谐、 政治和谐、 文化和谐的综合体现,又是经济和谐、政治和谐和文化和谐的客观环境,社会和谐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人类是社会中的最重要元素,社会为人们自身的发展创造着条件,而人类的发展又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所提到的“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正是社会为人类发展提供的条件,能做到这两点,就能使人类自身的发展向前跨出一大步。因而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人自身的和谐是自然、社会和谐的前提, 也是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基础。任何人只有具备健康的体魄、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较为理性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为建设和谐社会出力。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即人的身体与精神、能力与品德、言论与行为等的和谐发展。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3]正是对人类自身和谐关系的恰当概括。因此处理好人类自身之间因为各种原因而存在的各种关系就成为了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二)和谐社会建设

2.1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意义

和谐社会建设包含如下具体意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缘起在于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在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

发展为“四位一体”,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行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是吃喝住穿得到充分供应,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是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在于先进文化,[4]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是”绿色GDP”的增长才是考察政绩的标准,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要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谐社会建设要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和谐社会建设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和谐社会建设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谐社会建设要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谐社会建设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谐社会建设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等等。[5]

从和谐社会的内容看,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图书馆是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图书馆是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2图书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

虽然图书馆只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它的功能却是不可低估的。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古代图书馆主要担负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职能;伴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兴起而出现的近代图书馆,又担负起社会教育的职能;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图书馆又担负起传递科学情报和开发智力资源的职能。在和谐社会中,图书馆起着保存人类文化典籍、承担社会教育任务、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的职能。[6]

三、图书馆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图书馆与和谐社会建设密不可分,关系密切。图书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图书馆的建设及管理。不管是图书馆收藏的实体文献或网络上的虚拟信息资源,都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通过利用印刷型文献或数字化、电子化信息资源,可以学到前人或他人所创造的知识信息,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时间上可以长期地积累和保存下去,在空间上可以广泛地传播、推广开来。人类社会正是靠着知识的继承、吸收和创造,才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创新和前进。因此,图书馆与和谐社会建设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事实上,越是发达的国家,图书馆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要远远高于不发达国家,美国有两亿多人口,单公共图书馆就有11万7千多所,更不用说每个学校都有的学校图书馆、科研院所的科学图书馆。美国的图书馆深入到了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而且规模相当的大,每一个村图书馆就有我们省图书馆大小,美国国民受教育程度可想而知,他们的知识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也是相当大的。[7]相比我国,别说村里,镇里、县里也没有像样的图书馆。在挪威、瑞典这些高收入、低犯罪率国家,更是几千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在这些国家,多数国民上班之余把部分时间放在了到学习、阅读上,酗酒、赌博、打牌几乎不存在。而我国,男人不喝酒几乎就不可能,喝完酒闹事引起社会治安混乱;甩麻将几乎成了国学,赌博甚至有人把房子和车赌掉因而倾家荡产;在国有企业,效益不好,职工打牌度日,却不愿继续学习,攻克技术难关,因为厂里只有了了几本破旧不堪的图书,也没有地方、没有条件学习、查询资料。在我国,中学生上网严重地影响了孩子们的正常学习,许多家长对网吧意见很大。而在发达国家,他们的孩子业余时间大半在图书馆度过。[8]因此,从某方面说,图书馆关系着社会风气好坏、社会发展程度、国民素质、国家发展等等因素,图书馆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图书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