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重探讨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安全管理

2011-12-31江远鹏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拉线闪络输配电

江远鹏

摘要: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巡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为了经常掌握输配电线路设备运行的健康状况、线路防护区状况以及环境变化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隐患,并为输配电线路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提供依据,以保证线路安全运行。下面就如何做好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维护工作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输配电;安全

1、 严格执行线路巡视定人、定段、定时制度

(1) 调整运行、检修班班组职责,实行运行、检修合一的班组管理模式。调整后的班组管理职责按照“输配电线路责任段管理办法”执行。

(2) 按照调整后的管理职责,各班负责线路的运行、检修管理工作。大型检修、抢修按照局(工区)部署实施。

(3) 班组应根据每条线路情况划分责任段,严格按照专人、专责段巡视管理方式组织线路的巡视。

(4) 专责段应按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交换巡视。通过交换比对巡视记录、反馈意见情况,促进线路巡视质量的提高。

(5) 各班组共同参加新建运行线路的移交验收工作。移交后的新线路应及时划分到各个班组中的责任人或段,按照以上规定进行责任段划分管理。

2 、规范线路巡视记录与巡视内容

(1) 各班将“巡视作业指导书”内容录入GPS巡检器,逐步向无纸化巡视过渡。还没有配备巡检器的,可将缺陷内容记录在正规的巡线卡中。

(2) 巡视内容除记录设备本体缺陷外,还应记录线路防护区内的变化情况。在发现可能出现下列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缺陷和隐患时,还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做好必要的宣传工作:

① 违章建筑、吊装作业、油井维修、钻探作业可能误碰导线;

② 违章挖掘可能导致电杆、铁塔基础损坏;

③ 可能造成线路短路、接地的风筝;

④ 拟建或在建的房屋及其他建筑物;

⑤ 拟种植或正在种植的各种树木;

⑥ 树木对线路安全运行有影响时,应测量与导线接近距离并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发放砍伐树木通知单,限期进行砍伐;

⑦ 责任段内线路设施被盗,应及时汇报处理并提出防盗措施建议。

(3) 发现线路缺陷后,根据缺陷分类标准准确进行分类并记录。

(4) 记录雨、雾、雪等空气湿度较大的天气状况,线路重负荷情况以及绝缘子、导线连接器发热、放电情况。

(5) 记录“线路各种巡视作业指导书”、运行规程规定的其他巡视内容。

3、 季、年度线路巡视工作重点及要求

(1) 就沿海地区而言,每年的春、冬季,线路安全运行工作的重点是防盗、防风灾、防污闪。应做好下列工作:

① 加强重点地段的线路巡视,缩短巡视周期,加大巡视密度。每周应进行2~3次特殊巡视,必要时每日巡视1 次并做好记录。

② 每年11~12月份,对防护区内的林业区、建筑工地等进行1 次全面的护线宣传和检查,敦促对方按照要求做好防止大风刮起异物挂在导线上的措施,并做好记录。

③ 风力大于6级时,应有选择地进行导线风偏观测,并做好不同风速下的导线风偏记录。

④ 大雾、结露、毛毛雨或雨雪交加的天气,应选择适当地点进行观测检查,对比污秽较重的地段与一般地段线路电晕及放电情况,并做好记录。

(2) 每年7~9月份,线路运行的重点应放在防树障、防交叉跨越距离不够、防基础冲刷、防施工误碰方面,并做好以下工作:

① 及时清除或修剪防护区内的超高树木,防止由于导线对树木的距离不够引发线路跳闸事故。按照线路运行规程的要求,架空电力线路和树木之间距离应符合安全要求。导线在最大弧垂或者最大风偏后与树木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满足表1 的要求。

表1 导线与树木的安全距离

② 按照《线路运行规程》要求进行交叉跨越距离测量,保证各类交叉跨越距离在最高气温条件下应能满足规程要求。

③ 采取措施防止大雨冲刷造成基础坍塌、电杆倾斜、拉线基础外露等。暴雨过后对重点线路的防洪地段进行一次全面巡视和检测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提出预防措施。

4、 线路巡视到位标准与线路的防风工作

(1) 巡视人员到达线路杆位后,应围绕线路杆塔转一圈,且必须观察到责任段内线路杆塔所有构件及导、地线全线和金具情况,然后再向前行。

(2) 巡视人员发现“巡视到位反馈卡”后,应取回并汇报工作负责人。

(3) 对于特殊地段不能到达杆塔位的,应经班里认定备案,但必须利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并发现存在的缺陷。

(4) 事故巡视时,应严格按照线路事故巡视规定进行。必须检查到线路的全部,不得有漏巡的现象发生。责任段巡视人员未查出故障点时,运行工作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交叉巡视。交叉巡视仍未发现故障点,则应组织登杆检查。

(5) 特殊巡视应严格按照巡视要求进行。

线路的防风工作:

加强、加固杆塔的基础。检查杆塔基础是否下沉、外露,埋深是否足够,杆塔本体是否受到破坏,若不符合规程规定的要求,要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杆塔的完好性、安全性,这是防止倒杆塔的有效措施。特别要注意终端塔、转角塔的加强、加固。

5、输配电线路的防雷

由于输配电线路的分布错综复杂,鉴于目前的技术,对输配电线路还不可能做到绝对的防雷。此外,雷击线路时,自线路入侵的雷电波也是威胁变电所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措施,提高线路的防雷可以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输配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有两个指标来衡量:一是耐雷水平,即雷击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烙的最大电流幅值;二是雷击跳闸率,每100km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所以要提高防雷水平,必须做四道防线:①使输电线路不直击受雷。②线路受雷后绝缘不发生闪络。③闪络后不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④建立电弧后不中断电力供应。针对这四道防线可以采用下列措施:

(1)架设避雷线。主要是防止雷直击导线,此外,对雷电流有分流作用,减少流入杆塔的雷电流,使塔顶电位下降。对导线有耦合作用,降低雷击杆塔时绝缘子串上的电压。对导线有屏蔽作用,可降低导线上的感应电压。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一般要全线架设避雷线。

(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这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防止反击的有效措施,规程规定,有避雷线的线路,每基杆塔的工频接地电阻。

(3)架设耦合地线。即在导线下方架设地线的措施,是增加避雷线与导线间的耦合作用以降低绝缘子串上的电压,耦合地线还可增加对雷电流的分流作用。

(4)采用不平衡的绝缘方式。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采用的防雷措施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来降低双回线路雷击同时跳闸率,以保证不中断供电。不平衡的原则一般是使双回路的绝缘子串片数有差异,这样,雷击时绝缘子串片少的回路先闪络,闪络后的导线相当于地线,增加了对另一回导线的耦合作用,提高了另一回线路的耐雷水平,使之不发生闪络以保证另一回线路可继续供电。

(5)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城市的配电线路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雷击引起的大多数单相接地故障能够自动消除,不致引起相间短路和跳闸,而在两相或三相着雷时,雷击引起第一相导线闪络和绝缘子串上的电压下降,从而提高了耐雷水平。

(6)装设自动重合闸。由于雷击造成的闪络大多数能在跳闸后自行恢复绝缘性能,所以重合闸的成功率也较高,它是保证不中断供电的有效措施。城市的配电线路一般都装设有重合闸,除双电源及电缆出线较长的线路外。

(7)装设排气式避雷器。一般在线路交叉处和在高杆塔上装设排气式避雷器以限制过电压。特别是带绝缘的配电线路,在受雷击时的过电压比较明显,装设排气式避雷器以限制过电压是一种有效方法。电缆进、出线,可利用电缆与排气式避雷器联合作用的典型进线保护。现带绝缘的架空线路正在适当位置安装避雷器以限制过电压。

6、 缺陷内容描述要求

(1) 拉线缺陷情况应用“电源侧左”或“负荷侧右”来描述,并注明拉线及型号或地线拉线及型号;线路被盗时应写明拉线棒情况、型号,UT 线夹情况、型号及拉线本身情况;拉线及拉线棒锈蚀时应估计锈蚀表面积和截面积,并根据运行标准说明是否需要更换。

(2) 铁塔角钢被盗时,应注明塔型及被盗角钢编号和尺寸,在现场查不到时,应在现场绘制草图,回办公室后查资料填写;螺栓被盗时应写明方位及螺栓型号。

(3) 抱箍被盗时应写明左杆或右杆及具体被盗情况,抱箍型号及修复所需材料。

(4) 接地极及接地网的缺陷情况应详细写明,并写明修复所需材料;

(5) 导、地线损伤断股时应写明损伤情况,所在档距、相位、左右(指地线,左、右是指面向杆号大号侧的左或右,下同)、损伤处距杆塔距离、档距内有无交跨、损伤处导线下面的环境情况并根据运行标准准确判断处理方法。

(6) 统计交叉跨越时应写明所在档距、交跨物名称、所属产权单位、交跨距离、交跨角度、测量时温度、交跨距杆塔距离。

(7) 防护区内有异常情况,如新增房屋、机械施工等情况时,如能满足安全距离要求的,应详细向施工人员询问有关情况,如不能满足安全距离要求的应立即制止,并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8) 杆塔附近取土、挖沟渠或开山炸石等应写明离杆塔及基础的距离、深度及开挖性质等情况。

(9) 杆塔上有鸟巢时,应写明鸟巢在杆塔上的数量及详细位置。

(10) 发现绝缘子或金具破损、缺少销子或销子脱出时,应记明所在相位、左右、电源侧还是负荷侧、在哪个位置。

(11) 杆号牌异常应写明异常情况,如有错误或被盗应写明错误情况及应挂杆号牌。

(12) 紧急缺陷应立即电话汇报并及时处理。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拉线闪络输配电
送电线路抱杆拉线收放控制器的研究
探析电杆的拉线问题
输配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刍议
输配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刍议
西安地铁高架段下锚方案模拟分析
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分析
通过加强对配电室的管理降低外电源故障对医院的影响
绝缘子污秽状态在线监测的探讨与分析
带电水蒸气冲洗污秽绝缘子时的交流闪络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