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园区应急指挥系统

2011-12-31徐延林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中关村

徐延林

内容提要

本文以数字化中关村西区为例,阐述了数字化园区应用管理平台上的应急指挥系统,该系统是数字化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辅助解决由于园区人口流量大、地域分布广、建筑环境及工作情况复杂带来突发事件处理相对难度较大的问题。

关键词:中关村,数字园区,应急指挥

一、园区数字化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1.1 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建设园区数字化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对突发事件处理全过程的数据的采集、跟踪、支持、指挥和处理,有效监控事态的发展。

1.2 园区管理部门对突发事件的情况了解更加全面、反应更加迅速、相关单位及人员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更加充分、决策及指挥更加有据。

1.3 园区数字化应急指挥系统处理的突发事件主要有:火灾事故、水灾事故、天燃气事故、交通事故等,以及破坏、非法集会等不法现象。

二、数字化应急指挥系统采用的技术及特点

2.1 以园区电子地图为基础,以先进的的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空间信息技术作为关键的支撑技术,为园区突发事件处理提供了直观的可视化管理界面。系统不但提供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基于事件的异步处理方式,同时提供多种通讯方式,保证在第一时间,以最佳的处理方案协调管理机构投入工作。

2.2 系统以园区数字化集成管理平台为依托,基于信息库、模型库和预案库的紧急事件处理与决策支持。

2.3 系统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采用实时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而建立园区针对各类事件的案例数据库、预案知识库、预警模型数据库,提供各种辅助决策工具(各种预案),提供专业知识支持(专业知识信息库及政策法规信息库),为预防、监控和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提供科学依据,使领导的指挥决策有据可依。

2.4 系统将GIS、GPS及园区的数据库进行有机地关联、融合。

2.5 在园区数字化集成管理平台上,将应急指挥系统与园区安防等系统进行整合,与安防等系统的数据库、探测器、执行器、报警器等进行有效的连接,可有效利用园区相关资源。

2.6 系统具有突发事件上报快速、应对响应及时、信息交流通畅、联络指挥高效、信息发布权威等特点,从而缩短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决策及调度时间,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降低决策的风险。

2.7 系统可以合理地调度突发事件相关的所有资源,最大程度地达到减灾、救灾的目的。

2.8 应急指挥系统相关功能有效的集成

2.8.1 交换机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的无缝集成:包括报警呼入电话的排队与分配、调度台对交换机的控制以及后台的录音与播放等;

2.8.2 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集成;

2.8.3 应急指挥系统内各子系统的集成;

2.8.4 处理过程和辅助决策过程的集成等。

2.9 系统具备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角色定义,包括数据访问控制、设备访问控制、相关操作权限和每个文档的处理权限,以及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突发事件处理的整个过程都在严密的安全管理控制之下。

2.10 系统支持各种通用接口和规范,通过网络与园区外上级指挥中心及各专业指挥中心连接,必要时形成联合协调作战。

三、系统部署方案

系统的部署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图-1 园区应急指挥系统部署结构图

应急指挥中心不仅具有调度指挥的功能,也是网络、通信、监控、数据、信息发布中心,并具有与现场流动指挥以及安防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能力。指挥中心组成模式分为:指挥中心层、组织机构层、通信网络层、任务执行层、处置层。

指挥中心人员使用c/s结构桌面程序,进行指挥调度。其它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分控中心、移动桌面端、移动通讯等设备,获得事件相关信息。

系统可对外发布信息,可实现与市(区)应急指挥系统、市交通指挥中心、市天燃气控制中心等系统联网,可以连接视频服务器接入图像视频,可以直接接入流媒体数据,接入外系统提供的视频信息。

四、系统组成

4.1 信息库管理子系统:基于GIS 和GPS平台,提供对园区突发事件处理相关资源及信息的管理。

4.2 事件管理子系统: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管理,包括信息快速、及时、准确的收集,信息的分析、判断、统计及处理,现场的监控等。

4.3 模型库管理子系统:提供对突发事件的特点、周边环境以及损失影响的评估模型管理。

4.4 预案库管理子系统:对预先制定的不同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进行管理,供突发事件发生时调用。

4.5 指挥决策管理子系统: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提供最可靠的处置信息以及最优化的建议,协助指挥决策人员进行事件处理。

五、数字化应急指挥系统的工作模式

5.1 接警处理工作模式

系统完成对突发事件报警的接警及处理,具有电子地图显示、可视化辅助决策支持、预案调用及网络信息发布、实时调度指挥、接警及处理信息的显示/查询/统计/打印、接警及处理过程监督等功能。

5.2 模拟训练工作模式

系统完成电子地图绘制、突发事件报警的受理及处置流程演示、应急预案的拟制与演练、接警及处理指挥(处置方案的制定、指令下达、指挥调度)模拟演练、突发事件分析及评估等。

5.3 日常管理工作模式

完成信息和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系统运行管理、日常工作的综合管理、信息的显示及控制等。

5.4 系统重演工作模式

完成接警及处理过程中语音/文本/图形/图像信息的记录与回放、模拟训练过程的记录与回放、模拟突发事件分析及评估等。

5.5 系统工作流程

图-2系统工作流程

5.5.1 信息获取:当获取了突发事件发生的相关信息后,将事件发生情况与系统信息库中的资料相关联,并与模型库中的模板进行对比。

5.5.2 信息处理:将关联和对比的数据,进行运算和相关因素分析等智能处理,归纳出突发事件发生的类型,并从中提取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重要程度及简要描述等关键信息。

5.5.3 预案调用:根据确定的突发事件报警类型以及分析出的重要程度,调用预案库中相关类型预案,并结合历史档案中的相似案例,快速形成几套处理方案,提供给指挥人员决策参考。

5.5.4 指挥、调度:指挥控制中心根据经过处理的报警信息以及辅助决策参考预案,结合监控系统提供的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事件处理的指挥、调度。

5.5.5 信息分析及储存:对接警及处理全过程的语音、文本、数据、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和分类储存。可以对所记录信息进行统计、查询及调用。

六、数字化应急指挥系统的实现

园区数字化应急指挥系统是一个基于多层结构的综合集成系统,系统总体框图如下:

图-3 园区应急指挥系统总体框图

6.1访问接入层

应急指挥通信集成平台提供了对系统访问接入的保障通道。

6.1.1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固话、移动电话、消防及安防报警系统监测到的报警信号,通过通信集成平台将报警信息迅速传送到应急指挥应用层。

6.1.2系统则自动根据其报警类型和报警设备编号等信息,搜索基础信息库,定位报警事件的地点和类型等相关情况。

6.1.3 控制闭路监控系统,自动匹配报警地点附近的视频采集点,启动视频播放,提供事件现场视频图像。

6.2应急指挥应用层

利用系统提供的自动预警等功能,获得突发事件处置相关的技术和信息支持。

猜你喜欢

中关村
中关村的“生命”
中关村产业孵化链发布
中关村
中关村电子商会推进区域合作发展创新
中关村11家企业拟发起设立中关村银行
中关村银行有望批筹管委会主任郭洪拟任董事长
中关村的记录者
传承改革创新历史
2013年中关村节能环保业总收入2500亿元 同比增18%
不可替代的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