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问题和对策的论述

2011-12-31覃姣玲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根源风险措施

覃姣玲

摘要:在建设工程投资的运行中,工程造价审计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资金合理合法合规使用,并提高其投资效益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当前工程造价审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风险;问题;根源;措施

1、引言

当前,建设工程的投资在全年度国民经济投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然而长期以来工程造价越来越高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使得工程建设一直存在严重的投资膨胀,实施健康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作为工程造价共组中重要一环的造价审计更要加强监督和控制,积极规避风险,寻找解决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方法。

2、工程造价审计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审计是固定资产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技术指标对固定资产的费用进行审核监督,保证资产投资项目的真实准确以及编制方法的合法性。一个工程项目从最初设想到最后完成,在财务上要经过工程计划、预算、投资使用到最后结算的环节,而在生产建设的实际情况中受人为或者自然的约束这个过程存在着多变性的特点,这给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增加了强度和难度。造价审计通常是通过工程项目的预决算审计来完成的,由于它的业务特点,因而审计的风险很大。工程造价审计风险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投资运营的各个过程,影响着整个工程建设的运作过程。

3、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出现的问题

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存在着与其他审计项目不同的行业特点,它外部敏感性强,涉猎范围广,审计环境复杂,需专业判断,因此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风险存在性很大。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方与施工方利益冲突的风险。出于对自身利益要求的考虑,建筑方希望尽量减低建设成本,而施工方则要求获得高的利润导致对合同理解的片面性,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计算,两者若有矛盾,则必然需要审计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3.2建设方与施工方利益一致的风险。这一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建设方通过施工单位作假,搞假项目假结算来套取国家的建设资金,而施工方则收取所谓的“管理费”。2、双方有相关的工作人员相互勾结串通,徇私舞弊,利用审计方的信任,对其施工情况进行隐瞒,多签证乱签证,使其行为合法化。一旦其实情败露,审计方往往会受到牵连,成为替罪羔羊。

3.3建设项目的敏感性、复杂性导致的审计风险。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较大,建设过程中的变动性很大,同时审计过程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广,需要进行专业的判断,建设工期时间长,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等都比较难确定,这种复杂敏感的审计业务特点容易导致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出现。

3.4外部协调的风险。外部协调主要是行业主部门、行业之间关系的协调,相关业务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某些建设单位利用造价咨询单位大多挂靠某个主管部门,权利范围各自具备的特点,进行多头委托造价审计,更甚者以造价最低作为认可条件,使得承接审计任务方在得到的资料不统一,业务水平不统一,最终导致审计结果的不一,从而影响了审计方自身的行业形象和行业威信。

3.5内部协调的风险。内部的协调主要是指审计程序是否统一,审计方法是否适当,审计制度是否健全。如果同样的工程采取的标准不同,则必然会导致双方的矛盾增加,同时若相关人员因自身素质不高收受贿赂或者一时工作疏忽等原因,也会造成工程计价的错误,降低单位的声誉。

3.6内控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审计风险。因被审计单位的建设项目一般不多,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健全,或者干脆没有,同时在制度执行上也存在着问题。管理人员的敷衍忽视,建筑方与施工方的相互勾结,项目规模的更改和建设环境的削弱,执行力不强等不规范的审计管理,都会给工程造价审计带来很大的风险。

3.7审计人员素质缺陷造成的审计风险。相关的审计人员尤其是基层工作者的工作量非常大,造成判断的模糊性,某些审计人员道德缺失,隐瞒问题,这些行为也会给工程造价审计带来风险。

4、造成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根源分析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审计存在的风险较大,主要受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1、审计环境;2、审计技术;3、审计内容;4、人际人员的职业和道德素质。

工程造价审计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它所面对的被审计主题经济成分复杂,一个建设项目有多个建设单位、多个施工单位和多个中介组织,内容繁杂,范围广泛,专业性强。因此,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4.1工程建设设计质量不高,施工过程中变更频繁。建筑材料的造价是在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了的,若设计人员自身职业素养不高,设计不完善,而建设单位为追求高标准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更改设计,使得工程造价失去控制,给审计工作带来隐患。

4.2审计部门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4.3审计人员职业和道德素养低。从业人员经验不足,缺乏相关的业务技能,对审计工作不能面面俱到,工作责任感不强,徇私枉法以谋取私利等都是审计工作正常运作的隐患。

5、积极规避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强化工程造价审计质量控制

针对当前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风险及其存在的根源,相关部门加强对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积极规避工程造价审计风险。

在进行质量控制时要坚持的原则有:1、质量第一的原则。2、以人为质量控制的核心。3、预防为主的原则。4、坚持质量标准。5、树立贯彻公平、公正、合理的职业规范。积极规避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5.1熟悉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的规范化建设。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审计法规和建筑造价法规,加大对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在建立健全审计法规的时候要特别明确工程造价审计在合同法中的法律地位,降低和防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利于审计部门对建设企业的审计监督,降低审计风险。

5.2采用先进科学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手段,同时采取合理的审计方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改进完善,适应出现的新情况。采用工程全面审计手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全面审计,提高审计效

率,对降低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审计风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3优化外部环境,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指导下,规范市场的主题行为,使审计部门掌握到相对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减少被误导的可能性,同时加强各相关部门的有效沟通,获得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大大降低审计风险。在内部管理中要加强质量检查的力度,建立责任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5.4提高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首先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政治道德素质,提高思想觉悟。其次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养,定期进行专业培训,绩效考核。

参考文献

[1]张晓非,刘阳,防范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08.

[2].徐慧光,张海红.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经营管理者,2010;6.

[3].孙万华,加强基建项目工程造价审计的探讨.中国经贸,2010;16.

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墸

猜你喜欢

根源风险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公共政策中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及其防范对策
追课本知识本意,溯解题思维根源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An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Babbitt’s Failure in Rebe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