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突出科技馆课程教育的特色

2011-12-31许晓霞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课程教育科技馆特色

许晓霞

摘要:江苏科技馆的特色展教内容之一:让课堂教育走进科技馆,可以更进一步的提高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功能。为了体现科技馆课堂教育与学校课堂教育的区别,应从课程教育方案的课题来源、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出发,最终让孩子学得高效一点、自信一点、快乐一点。

关键词:科技馆 ;课程教育 ; 特色

随着科技馆事业的蓬勃发展,科普场馆对提高公众科技素质、促进青少年科普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普教育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上课,而课堂教育一般都认为是学校里的事。江苏科技馆提出了让课堂教育走进科技馆,打造特色展教的要求。我们要如何体现科技馆课堂教育与学校课堂教育的区别呢?我认为开发一个具有科技馆特色的课程教育方案尤为重要。

一、课程教育方案的课题来源要科学合理

我们在设计课题时要有针对性。课题的难度要求适合我们所面对的受众。所以我们的课题要与小学科学课本紧密结合,要做到课题来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

课题设计要有科学性。在设计课题前,我们要深入了解小学课程设置目的,跟小学科技老师深入沟通,了解他们针对课题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在这些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升。

课程设计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课程设计不是一个简单划一的过程,课程设计的每一步都有机会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崭新的理念,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完好的课程设计是系统的又是具有创造性的,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富有创造力。课程设计完善之后,我们要使用何种方式教给孩子呢?学校是使用了“以教为本”教学模式,直接告诉孩子实验结果,事实证明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孩子思维越来越僵化,创造性一点点被磨灭,对所学到的知识只是刻板的去记忆,不会灵活应用等。那我们如何来改变现有的状况呢?

首先我们应该从“以教为本”转换到“以学为本”,我们应该了解孩子脑中原有的概念,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认识上的问题。

其次我们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所谓的探究式学习就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在科学课堂上,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我们要给学生思考和动手的机会和时间。

再次是小班化教学,如今有很多的学校特别是有点名气的学校每班人数在50到60人,可以想象老师怎么可能兼顾所有的学生呢?查阅国内外资料,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目前美国中学的平均班级规模是25个学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又提出美国中小学班级规模应缩小到18人。目前德国班级规模与美国相似,全国平均为25个学生。英国20到25人,加拿大25到30人。目前国内现状是大部分学校每班人数在50人以上。可想而知,假如课上老师要让每个孩子回答一个问题,需要多少时间?老师要设计一个活动,让每个同学动手实验,又怎么能很好地控制全局呢?我们的老师怎么有时间兼顾所有的学生呢?实践证明只有每班人数在30人左右老师对课堂的控制最好,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效果最佳。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发挥科技馆的特色,就是我们的上课形式可以多样化,根据需要设计情境,让孩子角色扮演,还可以发挥孩子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把讲台让给孩子,让孩子体会老师和学生的区别。总之,我们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教与学能很好的衔接。

二、课程教育方案应体现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科技馆课程教育是学校课堂的补充,这个补充不应该仅限于知识上的补充。我们都知道学校迫于升学的压力对学生的学习都抓得比较紧,可是他们忽视了对孩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学校缺少的这部分在我们的科技课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并逐渐成为科技馆课程教育的特色之一。

科技馆的课程教育应该是区别于学校教育的,我认为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习方法的渗透,不应该是仅限于知识传递。知识是教不完的,那我们只有教给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以后碰到类似的知识时,能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新的知识。当然这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过程,这种滴水石穿的过程应该成为科技馆课程教育的另一特色。

三、课程教育方案宗旨让孩子学得高效一点、自信一点、快乐一点。

有一位老师给我们讲过一堂德国小学生的科技课,给我们看了一张图片,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德国老师设计了一个情境就是把超市搬进课堂,让一个学生卖菜,另外一个学生买菜,而下面坐着的同学都回头看着这两位同学,所有的同学脸上都是快乐的,享受的笑容。为什么在我们中国的课堂上看不见这样的情景呢?在科技馆如何能让孩子们学得快乐一点、自信一点呢?

我觉得教师首先勿施于人,让学生真切感受老师的平等心;其次教师要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与理解学生的困难和要求,并努力满足学生的正当需求,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当我自己又坐在学生的位置上,亲身体验学生的角色时,我深刻体会教具的运用,对理解知识点的重要性。比如当老师讲地球内部结构时,用报纸给我们做了一个切面的地球,并告诉我们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到了多少米,然后在报纸上标出来,很直观的告诉我们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还很浅,离地球的中心还很遥远。这就是教具的运用帮助学生对地球的理解。

总之我们的目的是使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习不再成为孩子的负担 。

参考文献:

《科学素养的设计》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科技馆特色
找出口
我在四川科技馆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教育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创新模式探究
从课程体系设置的角度谈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