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安全限控体系

2011-12-31石飞虎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安全技术体系构建建筑施工

石飞虎

摘要: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表现出多发性、偶发性、可防性和难控性。“多发事故难控、偶发事故难防”,只有以安全管理为基础,构建完善科学的安全限控体系才能防患于未然。本文从安全控制工作过程、安全可靠性和施工机具设备使用的安全限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简要阐明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限控体系构建的重点环节。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安全限控;体系构建;

长期以来,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在施工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都毫无例外地采用一些限制和控制的规定,如限高、限载、限速、限位、限时、限压、限变形以及对构造尺寸、使用条件、工作状态、作业程序、上岗条件等做出了的各种限制。安全限控就是通过对涉及施工的工艺程序、设计指标、技术参数、受力状态、运行工况和施工要求等方面的安全关键环节和关键点进行严格的限制和控制,避免出现不安全状态和其他可能引发事故的事态。建立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中的安全限控体系,需要充分地认识到应将安全限控作为一项技术进行研究,根据其内在的规律性建立起科学的体系,不断予以发展和完善,以确保安全控制更加全面、准确和有效。

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施工安全状态,是安全限控的主要目标。这就需要从分析其自身状态(含运输、转移状态)、设置状态(含安装和拆卸途中的状态)与工作状态(即施工、运行、使用状态)的各个安全控制方面着手,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措施和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含执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确定对安全限控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实现施工的各个阶段、各个方位和各个环节都保持安全状态的要求。整个安全控制工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施工安全状态,需要从安全可靠性和安全控制点着手,进行安全限控体系构建。

不仅需要将安全可靠性设计所确定的安全控制点以具体、明确的限制和控制,同时还应进一步补充在安全可靠性设计中未能涉及或者考虑不足的安全控制事项。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状态(自身状态、设置状态、工作状态、转移状态、存放状态、形成状态、受力状态等)都有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状态之分。两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由状态变化引发的事故,一般都会有一个发展过程:即先由安全状态进入不安全状态,再由不安全状态发展到状态的危险点,而事故发生后就进入出事故状态。

为了避免发生事故,就不能让相应的状态达到或者接近危险点,必须离开危险点一个安全保证距离。这个距离应能够容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难以完全符合设计规定的实际构造情况、实际使用条件和实际荷载作用等)所造成的状态变化、负载增加和承载能力下降的结果,使其不会达到或接近危险点。

当取安全保证距离为Qaj,不利因素作用的计入量为Qbj,实际发生的不利因素作用为

Qb,设计安全能力为Q、设计安全系数为k、安全备量Qk =(k −1)Q时,则有以下关系:

Qaj=Qk+Qbj -Qb

当Qb <Qbj时,则Qaj >Qk,很安全;

Qb =Qbj时,则Qaj = Qk,安全;

Qb >Qbj,且Qb -Qbj <Qk时,则Qaj <Qk,介于安全到不安全之间;

Qb >Qbj,且Qb -Qbj =Qk时,则Qaj = 0,危险,要出事故;

Qb >Qbj,且Qb -Qbj >Qk时,则Qaj < 0,出事故。

由以上关系式及其分析中可以看出:当Qbj考虑不足,即Qbj <Qb时,其超出部分(Qb -Qbj)由安全备量Qk弥补,使Qk 降低、Qaj 减小;当Qb -Qbj ≥Qk 时,则将面临出事故的危险局面。

因此,安全保证距离(或称“安全保证量”)是对实际形成的保证情况而言的,而不是设计的安全备量。

由发生事故的危险点向安全状态方向移一个安全保证距离所得的点,就是安全控制点。安全控制点一般采用技术参数来定位和控制,如限载、限速、限压和对高度、角度、间距的限制等。对于不能以技术参数确定的安全控制点,则可按上述精神确定其处于安全状态的限制和控制要求。

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施工安全状态,需要从施工管理环节着手,特别是从施工机具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切入,进行安全限控体系构建。

施工机具设备使用的安全限控要求可大致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限控机具设备的自身状况。包括:a.状况是否良好(确保正常使用并且安全)的全面检查要求;b.安全装置齐全有效要求;c.新购进的以及经大修、改装、拆装后的测试和试运要求;d.冬前及其他换季性保养、检查、采取适应季节或气温变化的措施要求。

(2)限控机具设备的装置和使用条件。包括:a.非固定设置者所需的道路、工作场地和水、电条件;b.固定设置者的地基、基础、地锚、缆风等;c.安全接地、避雷、照明和警示要求;d.与高压线和架高线的安全距离或防护屏障要求;d.其他设置和使用条件。

(3)限控机具设备的运行程序与操作要求。包括:a.对允许或禁止运行的机具设备状况的规定;b.对作业人员上岗条件与禁止上岗和操作的规定;c.对运行程序和操作的控制性要求;d.禁止在运行和操作中的违规行为的规定;e.对出现异常和危险情况时的处置规定。

(4)限控机具设备的运行工况参数。包括:a.负载;b.电压、电阻等电气参数;c.仰角和俯角;d.速度;e.温升;f.不垂直度和不水平度;g.其他。

对施工机具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实行控制,并对其是否安全进行判断,有以下4种方法:

(1)额定使用性能法

按额定或规定的性能和技术指标进行使用控制的方法。即按照确保使用安全的要求,依据严格的设计计算、试验检验结果和有关标准规定,确定机具设备的额定性能和技术指标。在其所要求的正常使用工况下,只要不突破其额定的使用要求,就可以确保安全。

(2)降低使用性能法

① 当不符合设备的正常使用条件和正常运行工况时,可按规定采用相应技术和安全保证措施,并同时降低其使用性能指标;当无相应规定时,应在判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时加以认真研究并慎重确定,必要时应请有关管理部门和专家参与审定工作;

② 对于使用较久、多次维修和更换零部件、其使用性能已达不到额定值的机具设备,应由机械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其可否降低指标使用或者限定条件使用(也常应降低使用指标),或者作报废处理。

(3)限定使用条件法

对于不能用额定法和降低法控制的机具设备,可采用限定其使用条件的办法加以控制,如限使用位置、限使用环境、限照明条件、限安全距离等,并应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或安全技术措施中加以详细规定。

(4)系数法(安全备量法)

即通过考虑采用一些系数,例如荷载系数、工作条件系数、抗力降低系数和安全系数来提高安全备量。

参考文献:

安平.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建筑设计管理 ,2010 (3).

姚佐君.建筑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刍议[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1(9).

高伟华.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 ,2011(3).

付强.浅谈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思考[J].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1(8).

雷震.浅谈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J].山西建筑 ,2011(29).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安全技术体系构建建筑施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Domino安全策略研究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