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探讨

2011-12-31昝文鑫胥阳朱晓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消防设施大厦火灾

昝文鑫 胥阳 朱晓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楼、写字楼、商厦等林立于城市之间,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生机与活力,消防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火灾的危险性,同时提出了防火安全管理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安全与对策

一、 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和世界建筑潮流的发展,在中心城市的周围出现了高楼林立的壮观景象。这些高层建筑大厦的出现,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商业繁荣、环境繁华、公众聚集人口城市化带来了一片生机和活力,但也给消防工作带来了困扰和危机。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统计:自2000年至2007年底共发生高层火灾1652起,死亡6758人,直接损失人民币235亿元,可见高层建筑火灾对公共安全的严重危害性。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件社会系统工程和民心工程,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消防安全工作对我国国际形象、经济建设、外贸出口发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

从以往火灾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往往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如2009年8月10日香港旺角嘉禾大厦发生火灾,造成4人死亡,包括两名消防员殉职,另有57人受伤;2010年9月9日,吉林省长春市一座在建楼盘的两栋32层高楼发生火灾,造成42人受伤,经济损失约600万元人民币,可见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是极大的。下面对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做简要分析。

1.高层建筑大厦层数高、空间大,且多数融办公、商贸、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多单元公众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势必扑救难度大,也不便于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

2.某些建筑装修材料缺乏防火性能,易燃物品随意堆放挤占消防通道,用电线路乱接无防护或过载,水电供应条件的制约及人们消防意识的淡薄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层建筑大厦消防隐患和火险危机显得更加突出。

3.由于经费的制约,有的地方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滞后或缺损,大厦的防雷防静电设施不完善或功能欠佳等现状,不尽人意地削弱了消防灭火战斗力,不能有效地在第一时间里援救被困人员和疏散重要物资。

三、高层建筑大厦防火安全与对策

1. 全面完善高层建筑大厦的消防设施

高层建筑不同于一般的低矮建筑,火灾发生时,高层建筑主要依靠自身的消防措施来保障安全。消防部门云梯车所能达到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00米,如果几百米高的高楼出现火灾,很难靠外部力量救援。所以,首要是增强大楼自身防火“本领”。 具体要求为:高层建筑大厦其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一级,楼房建筑构件的建材应采用不燃A级,装修材料应采用难燃B1级产品,墙体、梁、柱等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有额定厚度保护层。高层建筑大厦营业厅必须在施工时同步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同时,应完善防排烟设施、火灾应急照明系统、火灾紧急广播、消防疏散标志、卤代烷电器自动灭火器、移动灭火器、消防电梯、常闭防火门、双出口消防疏散通道、消防储水池、消火栓、SQ100消防泵接合器、备用发电机组、高层建筑防雷防静电系统等设施。确保高层建筑大厦一旦发生火灾能自动报警,当火焰温度达到68℃时喷淋头小玻璃管自动爆裂,高压水自动呈伞形喷灭火焰。

2.切实提高政府应对消防突发事故的能力

政府在规划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将城市消防总体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高层建筑消防两自动灭火设施建设纳入规划之中,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并严格控制建筑消防的审批。其次,应由政府直接牵头,组织公安、武警、消防、城建、安监、卫生、电力、通讯、气象、交通等部门成立全市统一指挥的消防灭火指挥中心。依托现有的专业消防部队配置先进的消防装备,组建一支具有单兵作战和跨区域灭火抢险救援能力的特勤消防大队。同时整合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义务消防队等群防群治组织的力量,形成城市综合消防人力资源,做到随时待命、各司其职、责任到人。并采取昼夜24小时指派专人在高层建筑大厦消控室或门卫值班室进行消防值班布控,以便随时向消防灭火指挥中心报警和处置消防突发事故。

3. 确保大厦消防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到人

具体的做法是:一是依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由产权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牵头,建立一个完善的群防群治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和逐级消防安全责任人网络,明确各单位各承租户的消防安全责任。为随时应对突发火灾组建一支义务消防队(可由保安队或大楼工程部人员担任),按各自担负职能设置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来火行动组、防护救护组,并指定其中专人为大厦日常防火巡查员,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加强大楼公众聚集场所营业期间每二小时一次的防火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确保各类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同时必须确定好本大厦消防安全的重点部位,通过加强管理和规范用火用电、消防通道使用、装修材料使用、防雷防静电设置,进一步堵塞管理漏洞;二是按规定制订好逐级各岗位消防职责,进一步完善消防教育、防火检查、设施维护、隐患整改、消防演练、考评奖惩等管理制度及消防两自动联动控制柜、配电房、水泵房、双电源切换、柴油发电机组、消防电梯、送排风机运行等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制订好《灭火作战预案》、《火灾应急疏散预案》等消防预案,保障消防管理有章可循;三是强化大厦单位、承租户、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灭火器使用常识、火灾逃生常识、初火扑救常识等消防安全教育,并通过灭火和疏散实战演练,切实提高全体用户人员的消防安全常识,增强自我防范和规避火灾的能力,真正做到思想认识、组织机构、建章立制、宣传教育、管理职责五到位。

4. 认真做好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和保养,确保其在火灾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其设备一般都有定期的维修检查制度,包括结构安全、设备更新等,对于消防设施,更应定期检查维修,因为消防设施都在发生火灾时发挥作用,平时不用易暴露问题,然而一旦需要其发挥作用时失灵,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特别是现代化的消防设施,如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防排烟设备、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泵和消火栓、消防控制室和仪表设备等,都应该有严格的检查制度,设专人定期测试检查,凡失灵损坏的要及时维修、更换,确保完整好用,并建立档案记录每次检查情况。

5.定期进行火灾模拟演练

由于经过平时的实战演练,使各单位员工、住户较好地掌握了扑灭火灾和应急疏散常识,一旦发生火灾就能启动预案沉着应对突发事件。

四、结束语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紧张、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防火安全的任务也将越来越繁重,我们不仅要在图纸上消除“先天性”火险隐患,而且要在主观意识上预防火险隐患,遏制和杜绝群死群伤等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不要让血的悲剧一次次重演。

[参考文献]:

[1] 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

[2]张永胜.高层建筑疏散安全.(第4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王增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厉声均.高层建筑防火、灭火与安全程度的评定.(第1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安全文化网.高层建筑大厦防火安全浅析

猜你喜欢

消防设施大厦火灾
智慧大厦
生活中常见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基于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问题的有关思考
浅谈建筑消防设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电梯
楼顶慢跑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论如何加强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