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改革中的一点经验
2011-12-31陈喜梅
陈喜梅
长期以来,数学留在很多学生心里的强烈印象就是,枯燥的计算、刻板的公式、远离现实生活的应用题,初中生学习数学是脱离于生活的一种纯符号的逻辑演绎,学生怕学,甚至厌学。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怕学数学,认为数学太抽象,不易理解。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被传统教材培养长大,已经非常习惯传统教材的我,一度也很迷茫,如何才能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从怕学、厌学到不怕,甚至是喜欢数学?如何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我作为一个年轻的教育工作者,当然会有同样的感受,并为这种不同寻常的感受而不断探索、揣摩,或多或少地得到些经验: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初中几何第一册的《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中,我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腰用纸遮住,要求学生动脑筋把等腰三角形的另一腰画上。结果学生主动动笔画了至少三种方法,第一种画法正好可以得出这节课要学的判定定理。第二种画法则是今后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事实基础。据了解,当时学生还有将残余图形对折的第三种画法,而这又是等腰三角形对称性的体现。几何源于现实生活,对于初学平面几何的学生来说,选择适当时机让他们从个体实践经验中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这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不是由教师给出的,而是让学生先凭经验画图,那么画出的图究竟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呢?产生了问题,然后从问题出发,得出判定定理,这样做,改变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状况。因此,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当前,有的教师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上,依照沿袭应试教育那一套,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听书、抄书、背书,这就不能不令人担忧。如果每一堂课都是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也就“深入骨髓”了。因此,需要探索一种能够贯彻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用以指导规范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的实现,必须通过师生在教学过程的共同活动来实现的。因此,构建“主动、合作、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内化社会文化素质,开发个性素质潜能的关键。如我在研究下面的题目时,就使用了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ABC中已知∠ABC=∠ACB,BO平分∠B,CO平分∠C,请同学们想想看,在这张图上,由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自己能导出什么结论?学生很有理由地说明了两个结论:1、∠OBC=∠OCB;2、OB=OC。听到学生的回答,我紧接着又把这个题目变化一下,在图上,过O作一条直线EF和BC平行,与AB交于E,与AC交于F,接着问学生两个问题:1、仔细寻找一下,这张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为什么?2、添上去的这条线段EF和图中的线段EB、FC之间有没关系?有的话是怎样一种关系?学生们经过认真地思考,又非常好地答出了问题。我又把题目改变了一下,原来∠B、∠C是相等的,现在变成不相等,但是角平分线不变,BO、CO还是∠B、∠C的平分线,平分线还是不变,EF∥BC,再认真想一想,这个图形中还有没有等腰三角形?有的话又是怎样一种关系?这题目对学生讨论起来兴趣更高。第一、它要求学生能根据已知条件自行推测可能的结论。第二、通过图形的变化、引伸,让学生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观察论证结论的变化,这些做法,可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转换的基本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时间利用率,适当的变式练习,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解题技能技巧的的有效措施。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点是,通过教师的主动作用形成学生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景,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含义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积极自觉的参与学习全过程,手脑并用,生动活泼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个性品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交流、交往、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师的启发激励下,学生呈现多向发散思维状态,自主加工信息,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关于自我表现,标新立异,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学习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逐步形成对环境自我的超越意识和能力,这就是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通过表现在一题多解的方面,我常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如:已知AB∥CD,BE、CE分别是∠ABC、∠BCD的平分线,点E在AD上,求证:BC=AB+CD。学生其中的一种方法:在BC上截取BF=AB,连结EF
受平时思维锻炼熏陶,学生立即举手示意第二种作法:
延长BE交CD的延长线于G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锻炼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踏实严谨的学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记忆,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当天和近几天反复记忆。另外指导学生用“理解记忆”,“对比记忆”,“并联记忆”等;要求学生每天回家后,先看书,后做作业,养成看书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工作的习惯;培养学生具有高效率的学习作风,要求学生发现自己作业或考试中的错误之后,一定要弄明白错误原因,并加以搹正。
三、紧密结合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明朝以前,我国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有的领先数百年,有的领先数千年,只是在近二、三百年才开始走下坡路,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伟大的思想家、发明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如我国古代的学者们对勾股定理的研究有许多重要成就,不仅在很久以前独立发现了勾股定理,而且使用了许多巧妙的方法证明了它,尤其在勾股定理应用方面,对其他国家数学影响很大,这些教师我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在学习勾股定理内容时,我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教育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将来担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打下基础。
总之教书是手段,是桥梁,育人才是根本目的,我们全体教师只有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深入骨髓”,我们的教育才会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走向无比光辉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