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为学生设计一份好的活动单

2011-12-31朱亚红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12期

   一、深入研究教学内容
   要设计出一份好的“活动单”,必须深度解读教学内容。教师如果不能把握住教材、理解透教材,就无法设计“活动单”。因此在解读教材时,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研究文本
   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习目标,列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如字词、句段,以及思维点、生成点、练笔点、方法点、感悟点等。
   2.相关阅读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背景资料,扫清学生深入文本、解读文本的知识障碍,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搭建好平台。
   3.精选整合
   在模式推进初期,许多教师将“活动单”设计成包罗万象的学习菜单,而且每一项活动都必须机械地走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全班展示”三大流程,这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后来,在教研室领导的广泛调研指导下,教师们逐渐掌握了设计“活动单”的要领,即精选课文内容,防止面面俱到;适度整合课外资源,防止脱离文本。
   例如在教学《爱之链》时,笔者用第一课时教学生生字和新词,通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在第二课时中,笔者精选文本的重点和难点,围绕“乔伊无偿帮助老妇人”“女店主照顾老妇人,老妇人感恩女店主2sht0473VIFNkJrgu+oPmQ==”的故事,再结合课文的主题“爱之链”,精心设计了“识乔伊、知店主、悟链接”这三个活动。前两个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抓住两个主要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感知人物形象及其可贵的品质;第三个活动有了前面的活动基础,在学生分析了老妇人感恩行动的原因之后,自然能够悟出“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应该帮助别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悟链接”的活动目的。
   二、准确制定学习目标
   在“活动单”中,“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来源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三个方面。
   1.课程标准
   设计“活动单”时,一定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特别是要比照研究“三个阶段目标”,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例如对于“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低、中、高三个学段的要求分别是:“学习用”“用”“能用”,这就体现了逐步提高、螺旋上升的不同要求。
   2.教学内容
   在设计“活动单”时,不仅要关注教材本身,根据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确定目标,而且还要把“课后习题”作为目标设定的重要参考因素,明确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期待,如读准哪些字词、理解哪些词句、体味何种情感等。并特别强调要从学生的视角来描述学习目标,杜绝出现“激发学生”“培养学生”“指定小组展示”“抽号展示”的说法。
   3.学生实际
   学习目标设计前,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情,目标确定时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情感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比如在设计四年级与六年级的“活动单”时,教师的语言表述就要有所差别,不能一味地追求精炼,防止因过于生涩而给学生读“单”带来障碍,从而影响学习活动的顺利完成。
   三、精心设计活动方案
   1.精选活动内容
   一份“活动单”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所以,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抓住重点,在每一课时的“活动单”中,应精心选择2~3个活动内容。
   每一个“活动单”里的子活动,即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项目,不宜设计过多,要尽可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目标任务与小组合作乃至在全班交流的一致性,否则会影响学习的进程。
   2.揣摩活动要求
   一要精心推敲活动方案中每一个活动的名称。在同一课时中,前后活动的名称要力求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一般使用动宾结构的短语。尽量不用“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学习课文的开头”此类说法。
   二要在每一个子活动中,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的要求,不能出现笼统、泛化的表述。如在要求学生“研读人物”“阅读课文”时,教师应明确指出从哪些方面研究人物,以及采取何种方式进行阅读。
   3.适时提示方法
   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有时仅规定了内容、明确了要求还不够,还要有提示的方法,一般一页活动单使用一个椭圆形文本框加以提示。如《我们爱你啊,中国》的语言“要简洁工整哟!”“注意采用相同的句式哟!”;《爱之链》中“画出描写乔依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并在书上写写自己的感受!”等。
   4.适度使用合作
   小组合作虽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合作不要充斥所有的活动环节,需要合作的就安排合作;不需要合作的,坚决不安排合作。
   5.丰富展示形式
   在展示交流环节中,要注意展示方式的多样性,如小组集体展示、荐代表展示、随机抽号展示、擂台展示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展示方式,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四、有效落实检测反馈
   在整个活动方案中,检测反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努力改变学生“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状况,力求做到有效的检测与反馈并举。一要紧扣课时目标和书后练习,在活动单中精心设计听、说、读、写的检测练习;二要留给学生当堂检测的时间;三要及时评价学生的问题和作业,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纠错、点评,提高检测反馈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下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