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的“四个注重”

2011-12-31石兵兵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12期

   进入高中阶段之后,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常常觉得自己好像听懂了,但课后解题时却又无从下笔。而要想把深奥和抽象的高中物理知识变成浅显和具体的内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体现“四个注重”。
   一、注重自身素质的修养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曾经说过,有的人能够远远超过其他人,其主要原因与其说是天才,不如说他有专心致志、坚持学习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兴趣是学生热爱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生主动学习、学好物理的关键。作为物理教师,如果不能做好引导工作,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怕难的心理,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名人古训都说明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提升个人魅力,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提升人格品质,拥有宽广的胸怀。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充实
   首先,课堂教学形式要充实。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等先进的课堂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激活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可利用教具、实验器材、网络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其次,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要充实。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过渡环节、活动环节、总结环节、练习环节、作业环节,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三,课堂教学内容要充实丰富。学生活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与课堂教学实效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注意课堂气氛的构建,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发表意见、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学习原子核式模型时,笔者运用铅球与运动场的形象化描述,使学生对原子模型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从而更轻松地理解了Q粒子的散射现象。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文性
   《物理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了高中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可见物理学科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着丰厚的内涵与无可替代的特定价值。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物理学史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史的知识,使学生接受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乃至科学伦理方面的教育。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他们领悟物理知识的能力。如机械运动、物质波理论、电磁理论等,使学生能从中体会和享受物理之美,达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探索能力的目的。
   四、注重学生表述能力的培养
   简明而准确的物理表述是学生物理思维过程的一个最直接的反映。但由于学生不重视,导致他们处理物理问题时,经常表述不当。这就要求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物理表述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多留一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时间和机会,并认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表述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物理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感受课本中精妙的物理语言,从而提高物理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提升学习物理的效率。例如在教学动量概念时,笔者问学生:“面对飞来的足球和铅球,如果它们的速度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用头冲顶足球,却不敢碰铅球,这说明了什么?”笔者采用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表述,最后教师再进行适当指导的方法,使学生对动量概念有一个更加准确、具体的理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