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2011-12-31吴琳汪军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12期
摘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学生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有利于教师用有效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改革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表述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尤其是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强调的是引导学生去“自我实现”,而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他们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教学模式改革的依据
在相对固定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结合不同的教学理论、教学策略及师生活动的安排,可以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课程要求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二是实现“单纯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模式”向“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重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最终达到教学改革的三大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②开发潜能,培养个性,帮助学生完成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③培养学生以听、说能力为特长,读、写、译能力兼备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解决“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活到老,学到老,就是用不了”的教育现状。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应包含“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教学功能目标”“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师生交往系统”“反馈方式”“支持条件”6个基本要素,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应该围绕这6个基本要素展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具备多重角色,既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又是教学活动的督促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我导你做、我助你学、我查你练”,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Give a man a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