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耀邦力挺陈景润

2011-12-31苗伟东

领导文萃 2011年21期

  1975年7月,胡耀邦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负责中科院的整顿工作。这时的中科院,由于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成为重灾区。很多科学家受到迫害,科研人员被下放的和被劳动改造的,占科研队伍的绝大部分。
  胡耀邦来到中科院经过详细的调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个观点:科学院就是搞科学研究的,“不是生产院、教育院,更不是土豆院、白菜院”。为了尽快在中科院树立起科研光荣的氛围和环境,胡耀邦到处讲话宣传这一思想。
  在当时的中科院,陈景润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1966年5月,《科学通报》上发表了陈景润的论文,初步证明了“1+2”,这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该证明结果后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
  然而,这非但没有为他赢得应有的鲜花和掌声,反而成为他走“白专”道路的一大“罪证”。造反派认为陈景润整天“不务正业”,研究一个连小孩子都懂得的“1+2=3”的问题,是典型的“寄生虫”,是走“白专”道路的“修正主义分子”。
  为了落实中科院主要业务是搞科学研究的思想,胡耀邦决心在中科院树立陈景润这一颇有争议的人物为典型。1975年9月20日下午,中科院召开“落实毛主席‘九六’批示”的干部大会,胡耀邦在这天的讲话中,第一次当众提到了陈景润。
  这是胡耀邦进入中科院后,第一次在公开的场合谈到陈景润,他的讲话让科研工作者明白,只有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好,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合格者”。
  1975年9月26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胡耀邦在汇报时,向邓小平介绍了陈景润的基本情况,并讲到至今仍有人认为陈景润是“白专典型”,对其工作、生活问题一直不予解决。邓小平一听就火了,说:“什么白专典型,只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好处,比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比闹派性、拉后腿的人好得多……”
  这次会议后没几天,即10月5日,胡耀邦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座谈了解情况时,更加大张旗鼓地提出:“所有搞业务的共产党员,业务非搞上去不可。今后25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我们赌了咒、发了誓的。科研搞不上去,不仅是犯错误,而且是犯罪……搞业务的台风要刮起来。”“刮八级台风不行,得刮十二级台风。”“对科研事业着急的人,才有党性,才有爱国心。”
  当天,胡耀邦特地向数学所领导询问了陈景润的生活境况和健康状况。胡耀邦还带人亲自视察了陈景润居住的6平方米小房间——中关村88号楼单身宿舍。那是一座五层的筒子楼,每层楼道两旁都摆满了炉子,整栋楼显得拥挤而狭小。胡耀邦看了这种状况,连声说:“这样的居住条件怎么能行?要想办法解决一下。”
  后来,胡耀邦再次来到数学所,询问帮助陈景润改善住房条件的事情。当听说问题还没有解决时,胡耀邦有点火了:“为什么不能帮助陈景润解决一间好一点的房子?”
  所里的领导回答说:“可以,只是按照所里的规定,陈景润只能搬进四人一间的单身宿舍。”
  “那就暂时搬进去吧。”
  “可是这样要缴四人的住宿费,不知道陈景润是否同意。”
  胡耀邦又问:“每月住宿费多少钱?”
  “两块钱。”
  听到这,胡耀邦真的生气了。他对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大声说:“你不收陈景润的房租不就得了。每个月两块钱,一年24块钱,十年240块钱,我看这钱花得值!”
  在胡耀邦的关心下,数学所最后费了很大力气,终于为陈景润调整出一间16平方米朝阳的房间,距离陈景润原来6平方米的小屋也很近。当把这个情况通知给陈景润的时候,陈景润的第一反应是:“谢谢领导,我现在的住房已经很好了,现在大家住房都很紧张,我只有一个人,这就够好啦!”这样,陈景润仍旧居住在那个仅有6平方米的宿舍里。
  当然,陈景润也知道胡耀邦帮他解决住房问题的消息,对此,陈景润始终心存感激。
  不久,邓小平和胡耀邦在“文革”中再次被打倒。1976年元旦过后的一天早晨,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陈景润把门打开,看到门外站着一位陌生人。来人对陈景润说:“现在外面正在搞反击右倾翻案风,你应该勇敢地站出来,积极揭发嘛。胡耀邦、邓小平他们一直对你很关心,他们说过,你是白专,对白专要关心和爱护,应该赞扬。你应该写一写这些在报纸上发表,让大家知道这些事实。”
  听了来人的话,陈景润拿起手中的书,把脸背过去:“我没见过他们,也没听过他们这样说过,再说我也不会写这些东西。”
  来人原以为陈景润是一个薄弱的突破口,却没想到碰了软钉子。他并不甘心,进一步走到陈景润面前,把事先写好的一份揭发批判邓小平、胡耀邦等人的材料拿了出来,放在陈景润的面前:“不会写没关系,你在这份材料上签个字就可以啦。”
  陈景润看了看,断然拒绝:“那不好吧,我不能在这上面签字。”
  不久,陈景润突然接到一个通知:“科学院要开大会,揭发、批判科技界的右倾翻案风,会上安排你发言。”
  “我不会讲。报纸上、杂志上有的是材料,这又不是证明数学定理。再说没见过的事情我怎么讲?”
  中科院批判“右倾翻案风”的大会如期举行,陈景润没有到会。
  几个月后,即1976年4月5日,“天安门事件”发生后,“四人帮”气焰更加嚣张,掀起了对邓小平、胡耀邦等人新一轮的批判大潮。中科院的“好心人”又开始点拨陈景润:“你应该给江青写封信,写了信,你的处境就会好多了。”陈景润回答说:“我不认识她。”
  后来,陈景润对其恩师方德植说:“当时,有人非要我写大字报揭发邓小平、胡耀邦,多次的逼迫,使我曾三次企图自杀,以死抗之,他们最后也没办法。”
  (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