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允价值在我国银行业中的应用

2011-12-31肖文东华猛

银行家 2011年8期


  肇始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带来沉重打击。虽然国际会计准则不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但是会计本身具有很强的经济后果,公允价值的亲周期效应和已发生损失减值模型的滞后性,在金融加速器和资产市场混响效应的推动下,一定程度上对此次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给全球金融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甚至备受舆论、政治、金融机构和审慎监管机构的指责。
  虽然从绝对量和与国外同业相比两方面来看,我国上市银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规模都很小,但公允价值变动对个别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和股东权益仍产生了较大影响,加剧了这些银行收益和资本的波动性。另外,次贷危机后,为响应G20峰会和FSB(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倡议,支持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国际会计准则改革,我国在2010年4月公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提出我国将于2011年6月底前完成IASB在IFRS(国际会计准则报告)改进工作方面的趋同。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和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上市银行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的历史、现实与争论
  历史上每次重大的财务丑闻或金融(经济)危机,往往都是会计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促成了现代会计准则的产生、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发了现值计量属性的出现,而80年代的储贷危机则将美国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与运用推向高潮,甚至可以说自此以后,严格的历史成本会计开始转向公允价值会计。
  公允价值的发展与内涵
  公允价值概念最早是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威廉•佩顿在1946年提出的,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运用于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中,70年代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将其引入个别公告。80年代的储贷危机中,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最终导致他们中的400多家机构破产,而在危机发生前,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财务报告仍显示这些机构经营业绩良好、财务状况健康。此时的财务信息不但未能给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误导了他们的判断,这促使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金融界严肃反思历史成本计量是否适合金融工具。另外80年代开始金融衍生工具迅猛发展,而历史成本计量却无法反映这些工具的经济实质,这严重动摇了历史成本计量在金融工具实务中的应用基础。这时,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最主要的计量属性开始进入计量的“黄金时期”。
  为整合其公告中不同公允价值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