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亟待提高
2011-12-31魏国雄
银行家 2011年8期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银行业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遇,在经营效益和品牌价值的提升、不良贷款率的持续下降等方面,使中国的银行业进入了全球金融业的前列,但能否在后危机时代,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经营的转型,则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更大挑战。而中国的银行业要在经营转型的过程中应对这个挑战,当务之急是要练好内功,努力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风险管理效率是银行竞争力的核心
银行的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风险存在及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损失的范围与程度进行识别、计量、分析,并对业务经营的全过程进行风险控制,以实现最大限度的收益与风险保障相匹配的管理行为。其基本任务或者说主要职责就是避免最坏的或最不希望出现的情况发生。由于风险管理都是需要支付成本的,风险管理的效率就是对风险管理的资源投入与经营成效的比较,其核心在于选择最优的风险管理方案,在尽可能降低风险成本的同时,实现尽可能高的经营收益。所以说风险管理也是银行最基本的管理,是银行保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盈利的关键因素。
银行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风险管理效率的竞争,风险管理效率最能体现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高效率的风险管理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识别、计量、控制风险,识别、计量和控制那些别的银行识别不了、计量不了、控制不了的风险,才能体现出一家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银行在经营中,如能事前就识别出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避免损失;如未能及时识别,就可能遭受风险损失。但从短期来看,银行间的风险识别、度量、控制效率高低很难进行比较,通常需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才可有比较清楚的区分。
风险管理与业务经营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银行对风险识别的效率、计量的效率、控制的效率直接决定了业务经营的效率,业务经营的效率反映的就是风险管理的效率。由于市场是不断变化的,银行要在这个变化当中不断发展,就必须不断改进和提高风险管理效率。银行要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风险管理上下功夫,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效率,通过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来营造自身独特价值的组织执行力,以获取一流的经营业绩、一流的经营效率。
风险管理效率的提升也是一个系统的组织过程,涉及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流程再造、风险管理创新、经营绩效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人力资源开发、信息科技应用、风险文化和公司治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某一种因素简单作用的结果。只有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持续地改进、优化风险管理,才可能有适应市场需要的效率,才可能不断创造出新的经营业绩。
风险管理的效率是由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决定的,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又决定业务经营效率的高低。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家银行都希望能有更高的风险管理效率,但这需要以更高的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所以银行的风险管理效率有赖于其经营者对银行自身特点和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的清醒判断,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确定风险偏好和总体发展目标,确立业务发展和盈利增长模式,制定总体的风险管理战略。在此基础上,还要将银行长中期发展目标与短期经营目标及日常工作有机融合起来,尤其要把战略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等经营结构的调整优化上,将银行的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到战略目标的实施上来。
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存量与不良资产比重经过近十年的连续“双降”,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观,到2010年末不良贷款率已经降到了国际同业的较低水平。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效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了呢?显然不是,因为不良贷款率还不能完全反映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全面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可能要比压降不良贷款更难。尤其是随着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日渐活跃,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要求自身在风险管理方面有更高的效率,这是一个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所以尽快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当务之急。
风险管理效率最直观的表现是流程
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是指与风险管理相关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职责的总和,它直接决定了银行业务经营的运行效率,也是最直观表现的风险管理效率。从表面上看,影响银行办理业务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流程的长短;而从实质上看,这个流程的长短归根到底是由风险管理效率决定的,流程只是现象,本质是风险管理效率。
流程长短的通常表现是在业务办理速度的快慢上,如客户到银行来办理业务,首先感觉到的就是办理业务所需的时间。所需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客户就越满意,反映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也就越高。需要说明的是,银行对客户的服务效率并不完全反映风险管理的效率,风险管理的效率也不全部表现为对客户的服务效率,对客户的服务效率问题还会涉及到其他许多相关的因素,但不论其他因素有多少,风险管理效率都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尽管每家银行的偏好、战略会有所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但是必须有严格的风险管理,这是由银行的本质特性决定的。没有一家银行会愿意用较长的流程来为客户服务,只是由于受到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制约,当其尚处于较低水平时,只能容忍较长的流程,随着风险管理能力的逐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才能随之提高,流程才有可能缩短。从银行发展的历史中就不难发现,在理性的自我约束背后都有一个沉重的故事,那些表现为流程环节的风险识别和控制措施都是用巨额代价换来的,而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在具体的实践中,通常是出一次事故案件,经过分析,查找出风险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通过整章建制,补充和完善一些制度性规定来堵塞漏洞。而每补充和完善一项制度,实际上都会增加一些操作的要求或环节。累积的教训多了,规章制度就多了,流程也就长了。可见要缩短流程,提升风险管理效率是有条件的。银行业务操作流程的长短既不是随意确定的,也不能随意改变,它是由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决定的,而这些规章制度又大都以风险损失和惨痛教训为代价换来的,它构成了银行风险管理流程的基础。
由于信贷业务占银行资产业务的比重较大,信贷资产质量的优劣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很大,所以风险管理效率的高低,在信贷业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对信贷客户的风险评价、风险等级的确定、贷前的调查、贷款项目的风险评估、抵质押品价值的评估、贷款的审查、审批、贷后的监测检查等环节都是对贷款风险识别、度量、缓释、控制的措施,并构成了信贷业务的操作流程。如果不良贷款比例高,就说明在信贷风险的识别、控制上有问题,而改进和加强的基本做法就是增加风险识别和控制的要求和环节。例如中国的一些银行,不良贷款率曾高达30%以上,存量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甚至赶不上新发生不良贷款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不良贷款就成为风险管理中的主要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就是要增加风险成本投入,包括设立专门的部门、增设风险审查环节和岗位,上收信贷业务的审批权,配置更多的中后台人员来识别和控制风险。这些措施无疑会加长信贷业务的操作流程、降低市场竞争力,但两弊相权取其轻,只能放慢发展的速度来确保信贷资产的质量。
再如当票据单证方面的差错事故或欺诈案件上升,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时,银行就要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找出易发事故案件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高发的一些领域或客户,为防范同类问题再次发生,维持正常的经营,就必须提高对其风险的识别、度量、控制能力。通常的做法是补充、修改和完善某些规章制度,增加一些风险识别和控制的要求,也可能会增设一些操作环节,由更多的人员来承担风险识别和控制的工作,包括增加对票据真伪的识别环节和单证要素审查的内容,增加专职的授权岗位等等,以强化对风险的识别,提高对风险的判断和把控。这样的结果是事故案件等风险问题可能会得到有效缓解,但银行的业务操作流程就会加长,对客户服务的效率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失去部分市场机会和既有的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不仅直接影响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也是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体现。只有不断的优化和完善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才会有银行业务经营的高效率,有了业务经营的高效率才会有高的客户满意度,也才会有市场竞争力。尽管优化流程、提高业务操作和对外服务的效率一直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改进内容,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确保风险可控,避免出现大的风险损失。
任何脱离风险管理能力去改变风险管理制度,以求减少环节、缩短流程的做法都不能真正的提高效率,即使它可以暂时使客户满意,但最终不仅会增大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会加大客户的风险,还会直接威胁银行的生存。当然这里也要注意风险管理的度,过度的风险控制也不是积极有效的风险管理。如果采取万无一失的风险管理措施虽然可以降低风险,但却以牺牲大量的市场机会为前提,同时还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在实践中也是不可取的;如果一项风险管理措施能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即使在防控风险上没那么严密,但却有利于业务的发展,人财物成本相对也较低,那么这项风险管理措施可能更适合、更有效。
从风险管理流程上看,通常的感觉是大型银行的业务流程要比中小银行更长,其内部的职能分工也比中小银行更细,但这并不能说明大型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比中小银行弱。这主要是因为大型银行办理的是风险较大或较复杂的业务,不仅数额大,各种不确定因素多,而且影响大,涉及面广,一旦发生问题,损失也会大。因此需要有更加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来予以保障。当然大银行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一些大银行没有按客户及业务的复杂程度和风险大小来制定不同的流程,把一些较简单、风险较小的业务也都按复杂业务的标准流程来处理,这就影响了这些业务的办理效率。为解决风险控制与提高效率的问题,大型银行应在确保能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可按业务的风险大小和复杂程度来设置不同的操作流程。即风险大、复杂程度高的业务实施长流程;风险小、较简单的业务实行短流程;其余的实施标准流程。这既保证低风险业务的高效率要求,又控制了高风险业务,满足了业务发展的效率需要。总之,只有通过完善各项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整合各类风险业务的操作流程等,才能实现流程的优化,形成较高的风险管理效率。
风险管理效率的主要评价因素是效益
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实质上也表现为风险管理的质量,风险管理效率的高低也就表现为风险管理质量的优劣。因此通常评价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高低,既有资产质量指标,如不良资产率、不良贷款率等;有操作质量指标,如差错事故率、案件发生率,差错事故及案件损失率等,还应有更重要的经营效益指标,如资产收益率、资本回报率、人均效益等等。
资产收益率(ROA)是综合反映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指标。同量的资产能否获取更高的收益,是衡量一家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银行竞争力的综合反映和集中表现。从表面来看,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资产营运的效率或资产经营的成效,但实质是由风险管理效率来支撑的。风险管理效率决定资产质量,资产质量决定资产收益,高质量的资产才能带来高的收益,低质量的资产不仅不能带来收益,还会有风险损失。那些虽然能保全,但不能覆盖经营成本的资产,以及低于平均收益率的资产,也都不是好资产。所以分析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高低,不仅要看资产收益的总量,而且更要看资产的风险收益结构及其变动趋势、各类不同收益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如高收益低风险资产、高风险低收益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资产的集中度风险以及抗击外部事件冲击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等。
首先是信用风险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由于信贷业务是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高质量的信贷资产才有可能给银行带来好的收益。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把控住信贷风险,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来实现既定的经营收益目标,而不是简单地看静态的贷款违约率(PD)、违约损失率(LGD)。高的不良贷款率一定是风险管理效率有问题,但低的不良贷款率并不等于风险管理效率就没问题。不良贷款率的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能完全说明风险管理效率的高低,只是风险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对银行不良贷款率的评价必须要对风险与收益进行比较分析才有意义,简单地用数字进行比较还很难说明问题。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如收益能覆盖风险,那么就可以说这个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如收益不能覆盖风险,不能补偿可能形成的风险损失,那么,这个风险即使从数额看并不大,也是不可接受的。所以有时不良贷款率低,尤其是在顺经济周期条件下,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并不完全反映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提升。事实上,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不是越低越好,零不良率并不是风险管理的目的,风险管理要求的是做到风险可控,尽可能降低风险损失,尽可能用收益来覆盖风险,确保银行的安全运行和收益最大化,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无风险,这也是对风险管理效率最基本的认识。
其次是市场风险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尽管说信用风险仍是中国银行业目前的主要风险,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环境、监管要求等的变化,信贷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正在逐步下降,不少商业银行已在50%左右,越来越多的非信贷资产通过市场交易买卖来获得回报,市场风险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尤其是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相互交叉引发的风险,相互转移的风险隐患需要高度关注,这也是对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的考验。
第三是流动性风险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银行的总资产是由不同流动性的资产组成,流动性不同的资产,其收益也不同。由于流动性风险与资产收益率通常是成负相关关系,通常是控制了流动性风险,就会影响到资产收益率,考虑了资产收益率往往就会增大流动性风险。不同流动性资产组合可以构成对流动性风险的防范,把握流动性与收益率的最佳比例,使它既能满足银行日常清算支付以及应对临时性急需所要求的流动性,又要尽可能降低保持流动性的成本,提高资产的收益率,这也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风险管理效率高低的标志之一。
资本占用也是反映风险管理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资本对银行来说是最重要的资源,资本的占用与效率紧密相关,资本占用的结构直接反映了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用同量的资本经营更多资产、获得更高的回报,是银行风险管理效率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反映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资本占用高,资本回报率低,说明风险管理效率不高;反之,资本占用低,资本回报率高,说明风险管理效率高。当然这也与银行的风险偏好、风险战略有关。
在银行的风险管理中,资本是解决非预期风险的,非预期风险大的资产所占的资本高,非预期风险小的资产所占资本少,所以非预期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资本占用和资本回报率(ROE)。银行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降低资产的非预期风险,尽可能减少单位资产对资本的占用。风险管理效率高,对风险的把控能力强,就可以把一些非预期的风险转变为可预期、可确定的风险,使非预期风险的敞口缩小,就可以节约或少占用资本,就可以用同量的资本支撑更多的资产业务,就可以扩大经营的规模。
降低单位资产的资本占用,也就是降低了经营的成本。如果风险管理效率不高,就会因非预期风险高而增加资本占用,增大经营成本。银行要通过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来不断推出新的既能满足市场竞争需要,又是非预期风险较小的资产业务。同时还要对存量资产进行结构调整,尽可能降低高资本占用的资产比重,提高资本的回报率。
尽管银行的资本实力与风险承受能力有关,但这种风险承受能力还不能完全说明其风险管理的效率。因为资本数额更是反映了股东的实力,如股东实力强,不仅可以把更多的当年盈利转为资本,还可以不断地给银行增补资本,来增强其对非预期风险的承受能力。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占用相对来说还不是最优的,与国际上的一些知名银行相比还有差距,非预期风险相对还比较大,并直接影响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如国际前十大知名金融机构的核心一级资本总额比中国的几家大银行要小,但它们的资产总额则普遍比中国的银行要大、资本充足率也都要高,单位资本的效率除美国的几家银行外,也都高于中国的银行。说明中国的几大银行在资本效率方面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人均效益也是反映风险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风险管理效率与人力成本关系密切,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目的是取得尽可能多的盈利。而风险管理是有成本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力成本,在银行的经营成本中人力成本占有很大的比重,对经营效益的影响也比较大。一定的人力成本投入带来的收益产出,就是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率,通常以人均效益、人均利润来表示。因此尽可能降低人力成本是银行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所要解决的问题。
对中国的大型银行来说,目前的员工数量、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等,既有以往体制留下来的问题,也有银行自身管理的问题。其所形成的人均效益等指标,与国际上的一些同类银行尚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正是中国的大型银行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只有努力提高人均效益指标,才会有可持续的国际竞争力。
对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还可以通过其内部的职能分工和员工的岗位分布,来分析前中后台员工的分布结构,不难发现这也是影响人均成本、人均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可直观地判断出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问题:看与过去相比是否有改善;与国内外可比银行相比是否有差距。如前台人员占比大,中后台人员占比小,就说明市场竞争力较强;如中后台人员占比较高,前台营销人员占比相对低,说明风险管理效率不高,因为中后台人员主要是帮助前台人员强化风险识别和控制的。如果银行的资产质量相同,而中后台人员占比大,至少可以说,在风险识别环节中,存在重复劳动等问题,不仅使业务处理的流程拉长,还会增加经营成本。随着银行风险管理技术的改进,尤其是信息技术和员工素质的提升,一些为加强风险识别、控制的重复环节就可以优化省略,中后台人员也会随之减少,人均的经营效益就会提升。
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主要措施
除上述分析外,还有不少对银行风险管理效率有较大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同时也是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
风险偏好与公司治理。风险偏好对风险管理效率具有基础性的影响,不同的风险偏好会直接影响风险管理的效率。较激进的风险偏好虽然会在短期内提高效率但从长期来看则可能会带来较高的风险;较保守的风险偏好虽然可能会控制一些风险,但不会有较高的效率。我们倡导的是谨慎而积极的风险偏好,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效率。
公司治理对风险管理效率具有制度性的影响,它直接关系到银行风险管理的构架、政策及流程等。国内外银行的实践表明,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提升有赖于较完善的公司治理。同时公司治理也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银行的公司治理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样板,但相对合理的公司治理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银行公司治理决定风险管理的体制机制、上下级机构间的分权授权、同级机构间的职能划分、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之间的事权划分、内控制衡监督检查等,这些都与流程长短的设置紧密关联。
中国银行业要在经营转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公司治理,进一步健全风险识别体系、风险监测体系、全面内控体系、风险成本控制体系和风险决策问责制度、审慎会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确保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持续提高。通过强身健体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并按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可以把分权、制衡、问责、透明等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来形成一整套明确完整的传导、执行、监督、控制、反馈机制,使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成为推进银行风险管理效率提升的内在驱动力。
不断创新。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正深刻地改变着全球银行业的运作,激烈的竞争要求银行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快创新,尤其是风险管理的创新。只有不断地进行风险管理的创新,才有可能保持较高的风险管理效率,才能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才有可能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实用的特色金融业务,所以创新已成为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进而更是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同时创新本身也充满风险,其一是因为银行风险管理创新的过程实际就是对风险识别、度量、控制的过程,没有很强的风险管理创新能力,就很难能掌控好创新本身及其过程中的风险。其二是因为风险管理的任何创新又都是对银行既有风险识别能力、风险度量能力、风险把控能力的考验。创新能力主要是由风险管理能力来决定的,银行只有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才可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进而才可能有较高的风险管理效率。其三是因为风险管理本身也需要创新,由于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业务日趋多样化,竞争更加激烈,迫使银行对风险管理的体制、机制、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而这又会给银行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
信息技术。先进的信息技术是提升风险管理效率的重要技术基础。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促进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提高。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影响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银行采用的信息技术可能不够先进,需要升级改造;二是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仍以手工操作为依据制定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来设置流程,即便是采用了一些较先进的信息技术,仍会是长流程、低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深度应用,不少风险控制环节可以用技术方式来解决。如可以充分运用信息系统先进的计量分析功能,开展各个维度的风险分析,为风险管理提供更加全面、完整的决策依据,并为风险管理流程的设定和完善、风险限额的确定和管理等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还可依托信息技术的特点,来改造和调整风险管理的模式、方法,如可以把业务的分散处理模式改变为集中处理,并实行远程控制,在一些重要的风险控制环节上用来替代人工操作,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使有些风险环节只表现为逻辑上的分离和控制等等。总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就可以发挥出极大的变革力量,给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效率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包括优化员工的岗位分布结构,降低中后台员工的数量和比重。
员工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讲,员工的职业素质直接决定了风险管理效率,员工的风险理念和风险识别技能是风险管理效率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在银行的风险管理中最关键的是人、是员工。由于员工素质是不可复制的,所以银行竞争的焦点说到底是员工素质的竞争,风险管理的流程长短也与员工素质高低紧密相关。在实践中我们通常会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员工总量不少,表现为经营中的人均指标不够先进;另一方面,高素质员工又比较缺乏,一些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员工,不能满足银行风险管理高效率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从两方面来考虑:
一是银行在提升风险管理效率中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核心价值理念,来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工作效率,完善绩效考评和激励约束机制,用制度、机制和文化的力量把员工的行为统一到提升风险管理效率上来,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保证银行的愿景、使命和目标的实现。
二是优化员工素质结构。要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就必须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员工,而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高素质员工资源又是有限的,这样银行间的竞争焦点就日益表现为对高素质员工的争夺。由于员工的素质不是一下都能提高的,既要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培养,还要在成本可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用机制来吸引高素质的员工,以解决员工素质结构的问题。当然这里所说的高素质员工,并不是简单地看学历或经历,而是具有先进风险管理理念,掌握了先进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拥有较强的风险管理实践经验的员工。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首席风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