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修炼感召部属的人格魅力

2011-12-31阳宗峰

领导文萃 2011年20期

  某领导在一次干部工作会议上谈到:“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修炼感召部属的人格魅力作为一门必修课”。听罢此言,笔者感慨颇多!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以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质等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魅力是指能吸引人的力量。人格魅力则是一个人的气质、品行、能力、学识等诸多因素综合体现出来的一种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良好的人格魅力,不仅能吸引人、感召人,更能凝聚人、带领人,是一名优秀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的体现、标志。自古以来,感召人的独特人格魅力,一直是人们一心追求与倡导的。而现实生活中,却不乏一些忽视人格魅力修炼的领导干部,他们有的追求权力至上,以自我为中心,钻习玩弄权术;有的整天忙于应酬,一心扑在酒桌上,工作不尽心,学习不用劲,能力素质平平;有的官本位思想严重,口上说着要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实际上却远离群众;有的面上一套,背地里却干着另一套,等等,这些领导干部,个人形象、能力水平、工作作风等都与自身身份相悖,且可以肯定,不论其权力再大,一时有多荣光,身后肯定不会有多少忠实的追随者。
  人格魅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着力修炼感召部属的人格魅力,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学识水平、气质内涵,是塑造个人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工作、成就事业的基石,是党的事业、单位建设的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应着力深化认识,矢志孜孜追求。
  一要着力修“学”。“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痴学”作为成就人生之本,注重学习、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始终处于学的状态、学的前沿。要刻苦钻研理论知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主动学习本职岗位所需知识,干一行专一行;积极向群众学习,向部属学习,汲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主动学习信息化知识、管理知识、科技知识等,不断拓展自身知识结构……学而不诲,学而不倦,学无止境,当博学广闻时,何谈不魅力四射呢?
  二要着力修“德”。“民无德不立,官无德不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其内涵十分深刻,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非分明、爱恨分明、博爱仁义……修“德”,说到底,就是要把以“德”立身作为人生遵循,其要义就是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领导干部,除此之外,要着重恪守为官之德。为官之德首要就是要学做真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社会浮躁、人心浮躁,党风和社会风气需不断净化的环境下,领导干部要将学做真人作为修炼人格的基础,讲真话、办实事,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公道正派、公平公正是为官之重要原则,要做到办事、用人始终坚持“四公”,始终做到不以感情代替政策,不拿原则换取人情。为官之德,更重要的就是牢记“民为本”,要把群众和部属的利益、呼声放在心头上而不是口头上,要真正地尊重、亲和、了解、关心群众和部属,想群众和部属之所想,急群众和部属之所急,尽心尽力为群众和部属办实事办好事办心坎上的事。
  三要着力修“品”。修“品”,其要义是修炼可贵的品质、良好的品行。领导干部,要着力修炼两方面的品质:敬业勤政、坚韧不拔。坚持把党的事业摆在首位,对党的工作始终充满热情、激情和活力,坚持做到一心一意谋事业,勤勤恳恳干工作,敬业勤政,以出色的业绩赢得部属的敬佩;当事业、工作遇挫时,不怨天尤人,不牢骚满腹,不消极沉沦,把失败当成成功之母,当成人生丰厚财富,不服输,不气馁,坚韧不拔,迎难而上,方能赢得最后胜利。良好的品行,其要旨就是作风正派,无不良嗜好。要做到廉洁奉公,手不乱伸,不拿不该拿的东西;腿不乱跑,不进不健康场所。要耐得住艰苦,守得住清贫,熬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要积极培养健康情趣,坚守格调高雅的兴趣爱好,反对趣味低下、俗不可耐的嗜好。
  四要着力修“才”。“才”是威之源。一般人的才华魅力往往体现在口才和文才上,或在自身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而领导干部的才华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在突出的领导能力上。其具体表现为突出的指挥才能、谋划才能、决策才能、协调才能、用人才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修炼出众的领导才能,不仅要博学,更要付诸实践。具体来讲,就是要勇于到环境艰苦、矛盾较多的地方去接受锻炼,在组织一项活动、战胜一个困难、解决一个矛盾中积累经验、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另一方面,就是要学会归纳,善于总结。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思考和总结,特别是要学会梳理工作、总结工作,并不断进行科学归纳和概括,形成心得,并使其成为以后工作的财富。
  五要着力修“心”。“非淡泊无以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领导干部,要常修淡泊宁静之“心”。在功名利禄、利益得失面前,要有共产党员博大的胸襟和胸怀,要做到名利面前,得之不自恋、自狂,失之不失态、失志,始终坚持把党的事业摆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摆在其次,少一些计较之举,多一份淡泊之心。要常修宽宏大度之“心”。当部属无意出错、无心出错时,要多一份宽怀和鼓励,少一份指责和冷酷;多一份热情帮教,少一份求全责备。当工作中出现矛盾或异见时,要多一份大度释怀,少一份耿耿于怀。要常修感恩组织之“心”。时常想一想自身的成长进步并不止是自身的努力,更多的是组织的培养;想一想当自己有困难时,是组织伸出了援助之手;想一想自己有没有用实际举动报答组织。常怀“三个想一想”,升化感恩之情,助推感恩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