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思
2011-12-31陈爱君
考试周刊 2011年74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首先必须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提升他们的精神力量。如何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我认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课堂上只有做好“还权”和“放手”才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进而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和提升学生的能力。
我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习效率。2007年我带两个高三毕业班,对其中一个班进行了小组讨论活动的尝试和探究,最终发现不管是课堂气氛还是学情检测,进行小组讨论活动的班级总要比另一个班更好。于是两个月后另一个班也立即开展了小组讨论模式,最终在2007年的高考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2007年至今,我的课堂一直坚持以小组讨论合作的模式开展。下面我谈谈小组讨论合作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建立学习活动小组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进行分组。一个小组成员一般由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组成,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去观察和深入了解,如做班级调查,民意测评,等等。一个小组里学生有成绩好的和基础不太好的,有性格外向的也有性格内向的,即一般本着“异质同组”的方式分配。小组人数一般6人为宜,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组长是小组的核心,是老师的帮手。一般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的选任对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至关重要,小组如何讨论,方式如何,时间的把握都由组长调控。所以教师首先要对组长进行相关的培训。这样才能让小组讨论高效而有序地进行。对每个小组进行明确编号或者有小组本身取个有积极意义的组名,以便对小组进行评价。
二、保证小组讨论合作的有序开展
任务明确后,围绕任务,让学生各自陈述自己对任务的看法,共同商讨对策。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获取了有关信息后,要注意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及聆听别人的意见,通过充分的讨论,获得对问题的共识。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为例说明小组活动在新授课中的应用。这是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活动单的部分内容:
活动一:分析达尔文实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引起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
活动二:下图表示的是达尔文实验的过程(图中黑色部分为不透光的锡箔),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①② ③ ④
(1)请用图表示出培养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摇?摇?摇?摇?摇?摇。
(2)②与①对照可以说明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与?摇?摇?摇?摇?摇?摇
有关。
(3)③与①对照说明?摇?摇?摇?摇?摇?摇。
(4)④与①对照说明?摇?摇?摇?摇?摇?摇。
(5)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摇?摇?摇?摇?摇?摇,
而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摇?摇 ?摇?摇?摇?摇。
(6)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速度不同,你认为生长速度比较快的应该是?摇?摇?摇?摇 ?摇?摇侧。
(7)胚芽鞘的顶端接受单侧光刺激,却引起顶端以下部位向光弯曲生长,请你提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原因解释。
学生拿到活动单后先独立完成,然后就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进行小组代表展示答案。
活动三:以习题评讲为例,首先公布答案,每个小组发一张答案纸。教师再根据学生做的情况把要点评题号写在黑板上,然后给定时间,如20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先讨论没点到的题,再讨论黑板上点到题。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准备一个记录本,随时记下讨论过程中相应知识点和错误原因,对于没有讨论出的题目,讨论结束后由组长统计后交给教师集体点评。在点评过程中讨论出的小组可以相互展示,即学生讲评展示。
三、小组讨论注意选材和时机
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不是什么时候,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的,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合作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选择恰当的学习时机和适宜的学习内容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情况下,自主探究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在学生个人探究遇到困难时,就需要老师同伴的帮助,这时合作学习最有效;另外学生意见不一致产生分歧时,往往只局限于表面的争论,分成两派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教师若能把有争论价值的疑点下放到小组,让学生讨论、争辩,在争辩中明晰正误。遇到这些问题时比较适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适宜的合作学习内容是学生学习探究的重点知识,但学生独立思考得出的结论不够全面、准确的共性问题,大多是文本的主干问题。
四、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激励
评价是小组合作讨论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大体分为即时评价和一段时间后的评价。即时评价有评价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回答问题时的声音和形体语言等,如声音洪亮一点,把头抬起来更好,等等。最主要的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创建一个评价评比栏目,栏目里有小组正确分,小组表现分。如果展示回答正确的加5分,又勇于表现的小组即表现分再加1分。一节课下来,评出得分最高和表现最好的小组。一段时间后对得分最多的小组进行奖励。小组合作学习后,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作一个评价,包括对自己的评价与对他人的评价。自评包括对自己学习成效的评价(学到了什么)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小组学习中自己有没有完成好自己的职责)。对他人的评价:在你们的小组中,你觉得谁表现得好,好在哪里?这次学习,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通过这样的评价,调动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积极性,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益。实践证明,一个人受到充分的激励后,能力发挥到80%—90%。所以评价激励机制在小组合作讨论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认为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是思维火花的碰撞,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使课堂“活”起来,“火”起来,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发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