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英语课堂用语之我见

2011-12-31刘权古

考试周刊 2011年74期

  摘 要: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给力的课堂教学用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目前,英语课堂教学用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堂用语缺少真实性语境,实用性不强;课堂用语的准确性不够,指令不清;课堂用语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课堂用语不够生动、精练,缺乏吸引力,等等。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得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教学用语 存在问题 优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恰当的课堂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目前,英语课堂教学用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堂用语缺少真实性语境,实用性不强;课堂用语的准确性不够,指令不清;课堂用语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课堂用语不够生动、精练,缺乏吸引力,等等。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得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针对上述种种问题,我认为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较真实的语境,使课堂交流更加真实有效。
  语言是一种表达需要、情感和愿望的工具,是在特定环境下人们进行交流的载体。课堂用语虽然只是应用于课堂教学,但它同样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载体,因此,它代表着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才会产生,那就是一种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
  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应该围绕本节课的中心话题,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话题的有效性和拓展性。《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因此,只有那些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并且学生喜欢的话题情境才是有效的,才能够让学生对话题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拓展,达到操练和使用语言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形容词比较级的时候,老师可以跳出教材,引入一些学生喜欢的公众人物(如著名运动员)进行对比,自然引出比较级的操练。如:Yao Ming is much taller than Yi Jianlian in the Chinese Basketball Team . 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进行语篇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对这些运动员进行投票,选出参加下一届奥运会的代表,但投票的过程中必须对投票的理由进行陈述,学生可以分组挖掘他们喜欢的运动员的优势。这样,陈述理由的过程就变成了使用比较级进行语篇输出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习运用了英语。这样的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比教师不断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生搬硬套地造句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语言素质。
  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能博观而略取,厚积而薄发。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更要熟悉而精通,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的口语必须流利、准确,发音要纯正、标准,因为教师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教师课堂上经常出错,学生的口语也必定错误百出。
  教师的课堂语言素质还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及对教材的处理上,教师应当仔细研读《英语课程标准》,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教师更要熟悉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内容应基于教材,但不限于教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还应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学英语是为了用英语,如果学生多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对今后的语言交流一定会大有裨益。
  三、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他们在体验、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尤为重要,一节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快乐而有效地学习、体验和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是一个导演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少说、多看、多引导、多鼓励,让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有效学习。如教授一般过去时态时,老师可先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感知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然后让学生总结一般过去时态的语言结构,必要时老师可以引导和提示,接着为学生创设新的情境,对这种语言结构进行操练。待学生熟悉了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后,自然可以通过语言的输出灵活运用这种时态。
  四、简化课堂用语,使指令更加清晰,语言更加生动。
  课堂用语要尽量避开过于复杂的句子和生涩的词汇,就像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一样,应当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课堂指令是对学生课堂活动发出的命令和要求,因此必须清晰。如果指令不清,学生无所适从,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指令还应具有对象性、针对性和衔接性。课堂指令的对象是全体还是个体,或者一部分,要有说明。针对哪些教学内容或语言点应该让学生明白,每个指令能否有效地把教学活动衔接起来,也是教师应该注意的重点。
  五、合理控制课堂教学的音量和语速,使自己的声音更有磁性。
  教师讲课的音量要以教室每个学生都能听清楚为准。音量不宜太大,也不能太小。若音量太大,教师和学生容易感到疲劳;若音量太小,后面的学生听不见,教学效果肯定不好。
  理想的语速应给学生留有理解和思考的余地。语速太慢,输出的语言信息达不到一定的密度,学生容易漫不经心;语速太快,学生来不及接受,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要在音量和语速大体适当的前提下,视教学需要,该轻则轻,该重则重,该慢则慢,该快则快。虽轻亦能听见,虽重却不震耳,虽慢但不拖沓,虽快而不含糊。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教师的声音一定如播音员或歌手一样具有磁性,让学生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
  [2]教学研究与实践,2009,(3).
  [3]刘敬发.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