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数学生活特

2011-12-31陆海霞

考试周刊 2011年74期

  摘 要: 作者结合初中数学新课标要求,抓住数学问题的生活性特点,从三个方面对问题有效教学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问题教学 生活特性
  
  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知识学科,从其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数学学科与自然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存在密切而又深刻的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生产生活中随处可以找寻到数学学科知识的“影子”和“踪迹”。教育学指出,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和生活的知识,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生活能力的人才。《新课程标准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生活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生活性特性的发挥和显现,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数学问题教学作为数学学科知识点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如何将数学生活性渗透融入问题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成为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实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抓住学生认知特点,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愿意解答问题。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般情况下,衡量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解题能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对直观、形象、生动的问题或现象,充满内在的能动兴趣。而数学问题解答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由单一向综合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挖掘出数学学科知识中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出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生活性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解答问题的潜能。
  问题:草原上两个居民点A、B在河流l的同旁(如图1)汽车从A点出发到B,途中需要到河边加水,汽车在哪一点加水,可使行驶路程最短,在图中画出该点。
  上述问题是有关“轴对称图形”知识的数学问题,教师在该问题的设置中,抓住该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选取了学生生活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对称图形”问题。在问题教学中进行有效展示,凸显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深刻内涵,使学生感受到该知识点内容浓厚的社会生活性和强烈的无限趣味性,将内在兴趣转化为能动学习的潜能,切实增强了学生能动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注重生活问题的渗透,开展探究问题教学,让学生掌握解题要诀。
  生活性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在激发和挖掘学生主动学习潜能方面的作用不可取代。但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问题解答方法和要领的传授中,往往忽视学科的生活性,采用强制、教授和灌输等方式,进行呆板的数学问题教学。邓小平曾经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掌握的知识内容能够留下深刻的“痕迹”。这就要求,在问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做“解题要点”传授的“二传手”,进行单板、单一的教学活动,而应该抓住数学知识的生活性,将单调、枯燥的知识点内容,运用创新的手段,设计出生活性的探究问题,鼓励和引导探索解答“身边”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解题要领”。
  如在“平行四边形”知识点问题课教学中,教师就根据学生在问题解答过程中出现的特点和不足,将方法要领的传授作为问题教学的首要工程和根本目的,有意识地将数学学科知识的生活性融入问题内容,设置具有探究性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问题,抓住问题条件及其内涵特性,进行探究实践活动,从而掌握该类型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为有效问题解答活动提供方法论。
  三、紧扣问题丰富特性,搭设综合问题舞台,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
  问题1:某商场试销一种成本为每件60元的服装,规定试销期间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单价,且获利不超过45%,经试销发现,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x(元)符合一次函数,y=kx+b,且x=65时,y=55;x=75时,y=45.
  (1)若该商场获利为w元,试写出利润w与销售单价x之间的关系式,售价定为多少元时,商场可以获利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元?
  (2)若该商场获利不低于500元,试确定销售单价x的范围.
  问题2:某企业信息部进行市场调研发现:
  信息一:如果单独投资A种产品,所获利润y与x的函数关系式.
  (3)如果企业同时对A、B两种产品共投资15万元,请设计一个能获得最大利润的投资方案,并求出按此方案能获得的最大利润是多少?
  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案例的探析,可以看出,问题与现实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问题的解答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数学思想的运用,学生在解题时,要利用有关性质、定理,以及函数的图像、性质并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寻求出问题简捷的解题方法。当前,综合性问题的设置和解答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也成为学生数学思想训练和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教师在问题的设置和解答中,要善于选出题型丰富、难度大,考查知识点多,条件错综复杂,联系现实的综合问题,在阶段性复习练习中,进行有效的设置和解答。教师在问题解答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点拨,能够使学生逐步领会和掌握整体、类比、化归、分类等数学思想,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教学中包含生活问题。初中数学教师要紧扣问题特性,将生活性融入贯穿在问题教学中,采用有效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