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011-12-31彭文耀
考试周刊 2011年74期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新理念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并促使阅读教学走向自由、人文、开放。在这个观念与教法转型的时期,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情感体验、基础储备、语言探究、写作积累,让阅读教学形成千帆竞发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五个方面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情感体验、基础储备、语言探究、写作积累等方面。语文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若持之以恒,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得到很大的提高。新课程改革的许多新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阅读课堂开始走向自由、人文、活跃、开放。坚冰打破,千帆竞发,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但是,热闹语文课堂的背后,我们也不容忽视上面提到的几个值得格外关注的方面,否则阅读课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发挥不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关注兴趣培养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设计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间都还给学生而放弃qEjsyXO02+WjhW8eCBh25Q==这一有生命力的东西。当然,仅这一点激趣还远远不够,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还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表达亲切、精湛、幽默,并适当辅之以形体语言;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要灵活多变,等等。总之,我们要能够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兴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
二、关注情感体验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这是卢梭的名言。“感受”来自“体验”,要开发阅读教学这个领域,我们首先要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如学习《乡愁》时,可以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离别的佳句;学习《春》时,可以让学生回味春天,用语言和画面描绘春天,等等。其次要重视反复朗读,在读中让学生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抑扬顿挫。最后要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知有偏颇之处,我们也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定,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被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得到历练和提高。如在学习《社戏》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社戏不好看,那么请想一想,“我”热衷看戏的真实原因可能是什么?问题一经提出,答案可谓层出不穷,有的说是追求刺激,有的说是欣赏夜景,有的说是为了凑然闹……我对这些答案都给予了肯定,也给予了鼓励和引导,最后明确:孩子们看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在乎的是看戏的那一份轻松,那一份自由,那一份友爱,那一份美丽。大家在畅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认同,当然也统一了见解,提高了对文本的认识。
三、关注基础储备
阅读的基本功能就是吸收和储备。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书训练为重点,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注重读书质量,扎扎实实地落实阅读教学的“九字诀”:“读得进”——通过读书,在课文中“走个来回”,完成对文本语言的玩味、赏析和内化,得到方法的历练和提高,实现情感的体验和熏陶;“记得住”——通过阅读,积累精彩而又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用得出”——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吸收、内化和运用,变消极储备为积极储备,应用到写作训练中。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必要的积累而谈深层次的阅读只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一定要关注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也一定要关注文章理解、文学常识的积累。“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打好了基础,对阅读质量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四、关注语言探究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容忽视的是,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在强调人文的同时,必须更多地强调语言的探究。语言探究不是停留在简单的“是什么”和“为什么”层面上,而是让学生探讨:内容是用什么语言表达的,为什么要用这种语言表达?如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很轻易地知道前半部分描写的是紫藤萝的外形和神态,这时我引导探讨:这些描写语言的特点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通过探讨发现:这段文字的语言很生动,主要是采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这样写,一是抓住了紫藤萝的外形特点,二是烘托了人物内心的喜悦之情。我相信,长期坚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一定会不断得到提高。
五、关注写作积累
阅读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课内和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学习借鉴作家的写作技巧,积累必要的写作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阶梯式的写作训练,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朱光潜先生说:“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我想,朱先生的话可作为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基本方法。我们的责任就是:通过多种手段,如为学生开设阅读课讲座并指导阅读方法,启发学生观察生活,倡导写读书笔记,等等,促成学生的有效积累,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初中阅读教学值得探讨的方面很多,以上我就当前最容易忽略的五个方面谈谈认识,以抛砖引玉。我相信: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只要勤于探究,乐于实践,善于总结,我们便会成为阅读教学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