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2011-12-31王东兵
考试周刊 2011年88期
摘 要: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殊性增加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难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计算机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课堂用语、劳逸结合和师生关系五方面具体阐释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并强调了教师个人素养在其间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教学 教学效率 提高方法
计算机是一门特殊的专业,它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于一体,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计算机网络更具备了其理论性和复杂性,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在实际学习中,学生的水平往往与预期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在现实和理想间找到平衡点成了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堂效率。
一、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基于中职生本身素质的考虑,多数计算机教师都习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理解却各有偏差,通常认为任务驱动就是教师明确任务,带领学生完成任务,最后归纳总结。任务驱动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将教学内容任务化,并在模拟情景中明确任务,驱动学生开展学习、探索活动,寻找、搜索相关知识,归纳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重要性。仅仅提出单一任务,然后转为“填鸭式”教学,是教师“驱赶”着学生完成任务,而不能真正做到生生协作共同完成。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由于设备环境的限制,任务驱动实现较难,但还是有实施的空间的。例如:在IP地址的配置教学中,仅仅讲授如何配置,复杂的配置关系让学生云里雾里,若教师把学生带入机房,并告诉他们网络故障为IP没有配置。在这样的情境中给予他们配置IP的任务,并让他们独立完成,教师辅导,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联入网络。
二、建构师生间的和谐互动
师生互动在目前教学中虽已是老生常谈,但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却有待于提高。教师注重师生互动,但形式单一。师生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师生互动的时机灵活多变,只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融入课堂,能够把“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的方式就是互动。由于职校学生素质等多方面因素,教师不敢多加互动,怕无法控制课堂。而学生对教师教学的不配合,也使教师产生厌教的情绪,进而影响师生互动。现代教育理论提倡教师要善于建立平等、协作、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学习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积极的期待和客观发展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业成长与进步。网络课程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学生怕学,厌学。例如对OSI/RM各层的功能,如果教师单一地讲解,则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目前较为流行的电子邮件为实例,让学生讨论电子邮件的传输过程,进而联系到与此相似的OSI/RM,学生通过比较,得到感性的认识,提高了效率,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及时表扬,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教学内容,集中注意力。
三、运用科学规范的教学语言
要在枯燥的课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语言很重要。很多优秀的教师都较注重语言的运用,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职校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往往缺乏自信,他们已经习惯甚至厌倦了教师千篇一律的教学语言。如果对他们改用抑扬顿挫,表情丰富的“幼儿式”教学语言,对较难理解的专业性用语,改用学生感兴趣的通俗用语,如把“应用层”转为“高层领导”,把“物理层”化为“人民大众”,它们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师还要善于用丰富的语言进行引导,对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行为、语言上的肯定,对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用幽默的语言友善地使学生认识到错误,等等。
四、注重课堂教学的劳逸结合
课堂4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一般为20分钟左右,剩余的25分钟教师必须完全掌控,否则小则学生各顾其事,大则学生扰乱纪律,影响教师的正常上课,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劳逸结合。一方面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能过多,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在计算机网络课堂中,教师适时地穿插专业信息及相关特点新闻,把枯燥的技术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并通过课件,运用声音、图片等多媒体信息吸引学生注意,不仅使他们获得感官上的享受,更加深他们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五、正确处理课堂上的人际关系
教师对教师的直观印象,将直接影响他对这门课程的学校状态。教师对学生的准确客观的评价,也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态度。如果学生从教师那里得不到客观肯定的评价,他会对教师产生心理对抗,上课也会显得漫不经心甚至故意捣乱,自然也难以有好的学习成绩。教师应该热爱学生,认真地传授,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合作关系。教师应当是交际合作者的角色,善于倾听,懂得理解,敢于接受,给学生传递平等和互助的信息,共同促进师生的发展与进步。计算机注重操作性,因此其主要的教学地点是在机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其随意性也相对增加。教师尤其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维持好课堂纪律,如果处理不当,反而使学生产生反抗心理,难免发生冲突。
有人说过,教育其实就是服务,只不过服务的对象是具有独立性和主体性的人。提高计算机网络专业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是单纯的教学模式或手法的转变或改变,更应当是教师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大目标,以教学内容为当前任务,而与学生之间建构的一种和谐活动,共同发展与进步的师生关系或者说服务体系,其核心关键还是教师要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争做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参考文献:
[1]魏向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效率.中小学电教,2006,(1).
[2]陈利玉.HTTP://WWW.vastman.com.
[3]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杨丽.浅谈信息化教育与教师角色的定位.教育信息技术,2005,(2).
[5]查有梁.课堂学习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