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英国和中国球迷之间的差异对比解析足球文化的内涵
2011-12-31郎晓彤
考试周刊 2011年88期
摘 要: 通过对不同足球运动表现形式的视角观察和思考,我们对足球运动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新的理解,通过对不同地域球迷的足球文化的了解,我们能更加客观地审视中国足球的现状。
关键词: 球迷 差异对比 足球文化
1.引言
足球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它是承载政治、经济、文化、精神的复合体。足球运动是世界第一体育运动,其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足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运动品质决定的,场面大,人数多,对抗激烈,变化丰富,充满悬念。二是足球运动衍生出来的产物——球迷,足球球迷(以下简称球迷)可说是体育项目中观看人数最多的,没有哪个单项运动有足球世界杯赛如此巨大的观看规模,可以说是万众瞩目,世界的焦点。球迷是足球运动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出现及兴起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多年来人文科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研究,对球迷的概念、分类及行为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世界上的球迷林林总总、类型各异、数量巨大[1]。不同地域的球迷所做出的行为表现反映出对足球运动的不同理解。本文选择德国、英国两个有着鲜明特点的地域球迷与中国球迷进行对比,从而解析足球文化内涵,就我国现阶段足球运动发展遇到的问题从国内足球环境的角度提供参考性建议。
2.三地域球迷之间的差异
2.1地域间的民俗文化背景不同
2.1.1德国是一个有着强烈民族精神的国家,日耳曼人以严谨笃实、自强坚韧和出色的理性逻辑思辨能力闻名于世。在德国有近50%的民众参与体育运动,其中,最大的体育单项协会是足球,到2010年4月为止,共有6756562名足球会员,其中女性会员有1050301名,老年会员3748572名,可见德国足球强大的根源在于全民对于足球运动的热情[2]。正如《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万静波所描述的:足球,仿佛是埋藏在德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引擎,这些严肃理性得似乎人人都长着副哲学家面容的德国人,这些沉默寡言得能在几小时火车旅程中不发一言的德国人,这些二战后习惯了不挂国旗不公开谈论国家和不追求身份认同的德国人,在有足球比赛的日子里,才能真正大大方方地敞开内心,点燃他们被厚重历史和闲适生活所掩盖的激情。在这时,旗帜、啤酒,歌声和人群,快乐或者忧愁,都是最自然和亲切的[3]。
2.1.2英国人的骑士精神塑造了其民族具有竞争与对抗、战争与征服等特性,骑士精神体现在英国足球方面就是勇气、力量与自豪。狮子(lion)和狮心(Lion-heart)是英国报纸描述足球运动员时常用的词。英国人饱含绅士风度又崇尚荣誉,讲究风度、外表举止和礼节,恪守公开竞赛、公平竞争[4]。英国作为现代足球的发源地,其球迷文化和现代足球在英格兰诞生的历史一样久远。英国球迷在英国足球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英国足球球迷的文化内涵与外延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范畴,它已演变为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化。
2.1.3在五千年文明历史尤其是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思想——“中庸为本,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温良恭俭让”,孕育了独特的球迷文化。这种独特的球迷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足球的性质,也影响并制约着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
中国现在的足球环境是:看球、侃球的人多,踢球的人少,这是中国人崇尚的“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足球现在的发展状况:没有长远的计划,没有固定的足球风格,为了追求成绩而不断地走马换帅,不断地试验,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2.2球迷现场的激情表现不同
2.2.1比赛现场的助威频率
德甲联赛、英超联赛是欧洲名气最大的五大联赛中的两大联赛。德甲联赛的平均上座率最高,各俱乐部盈利也是最好的,之所以国内各俱乐部利润提高,与德甲向来奉行量入为出的引援政策有关。从许多电视转播中可以看到,德甲的比赛现场都是万人轰动,人潮澎湃。现场的球迷从始至终都在用激情的歌声和有节奏的助威声为他们所钟爱的球队加油,这成为了比赛的壮丽的背景。英超由于技术风格的不同,球迷在观看比赛时时常会根据比赛的进程配以强弱不同的呐喊和助威,为本方的球队加油。球队的队歌成为球迷为球队呐喊助威的重要形式,他们的呐喊声和助威声显示了强大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不间断地贯穿于比赛全程。中国的赛场也曾有过人声鼎沸,万人潮动,但呐喊声和助威声单从效果来看缺乏持久性和整体性,这和球场上队员的表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缺乏体力的持久性,只有进攻和进球才会提起球迷的激情。
2.2.2对比赛的关注度
球迷对比赛往往是非常关注的,只是关注的焦点不同:有些球迷关注球星的表现;有些球迷关注球队的整体表现;有些球迷则关注比赛的结果。德甲和英超球迷更关注球队的整体表现:战术打法有没有新意,队员安排合不合理,场上队员的精神面貌是否令人满意等方面。中国球迷更关注比赛的结果,同是一场比赛假如结果不同,球迷的反应和评价就会截然不同。需要提到的是媒体在这里的作用不容忽视,欧洲许多知名的足球专刊和体育媒体常常会对一场比赛中所有上场的双方球员进行客观的打分,球迷观看比赛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球队整体表现上。我国国内大多数相关体育媒体和解说常常在比赛中或比赛后发表一些专家观点,焦点多集中在个别队员、裁判、教练等人身上,形成了国内“高气压”下的足球环境,也影响着球迷对比赛结果的关注。
2.2.3对赛场上突发事件的行为表现
只要有足球比赛的地方就会有球迷骚乱,从现代足球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球迷骚乱由来已久,早在13世纪初,英国就出现了有球场观众暴力现象的记载,在英国的足球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不发生球场骚乱的事件[5]。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可以看到欧洲球迷在观看比赛时更多地表现出支持、理解和尊重。在球场上对方球员遭到本方球员恶意伤害时,球迷所表现出的正义感会让伤害他人的球员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反观我国球迷在观看国家队比赛时,只要赢球,不管我国队员在场上做出何种恶劣行为,大多视而不见,使得一些“大牌”球星滋长了动作的粗野,最后落得个“输球又输人”。
2.3球迷对足球比赛结果的理解不同
球迷往往希望自己所支持的球队赢球,这是天经地义的。所不同的是不同国家的球迷对待比赛结果的理解是不同的,这体现了不同地域的球迷对待比赛结果的心态和对足球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同。我国球迷大多缺乏理智成熟的心态,对待一场国家比赛的态度是:赢了是民族英雄,输了是人民败类。这与我国“金牌至上”的举国体制有一定关系。阎世铎曾说:“有人这样评价中国足球和巴西足球的差别,说中国足球是胜负,巴西足球是文化。”[6]这反映了现阶段大多数中国球迷的心态。
2.4对球队的忠诚度不同
在英格兰,球员往往只需要想怎么踢好球即可,只要你努力训练表现出色,教练就会把你派上场,只要你勤勤恳恳不遗余力,哪怕你踢得再臭,球迷也只有叹息而没有嘘声,英格兰球迷易满足,也表现出合理的包容,但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背叛。成长于阿森纳青年队,如今却披上蓝衣的阿什利•科尔之所以被母队球迷唾弃,正是因为秉性直爽的英格兰球迷看不起他为了三五万英镑折腰。德国也是这样,在德国队历史上向来有四大帮派之说,那就是拜仁帮、门兴帮、汉堡帮和科隆帮。尽管近年来拜仁帮“一家独大”,但三十年前四大家族却是分庭抗礼,当时的德国足坛很少出现死对头互相转投的情况。忠诚成了贝肯鲍尔们一生的勋章,甚至在退役后,那些老家伙们依然壮心不已,以“元老明星队”般的阵容集体入主俱乐部管理层,继续为钟爱的俱乐部竭忠尽智[7]。从这些球星和职业球员的行为和思想可以看出球迷对球队的执著追求、刚直不二,有些球队的球迷甚至几代延续。中国球迷对所迷恋、追捧的球队的忠诚也是有目共睹的,只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个性没有那么鲜明,甚至有些球迷受从众心理的影响,盲目追随,没有明确的目标,往往会随着球队成绩的变动而改变目标,还处于看球、起哄的阶段。
3.不同地域对足球文化的理解
3.1足球文化的内涵
足球文化是足球运动主体创造的不同形态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是世界各地域人群通过从事足球活动,围绕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物质与精神的、内容与形式方法的总称[8]。足球不仅仅是一种运动项目,它在不同的场合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人们玩耍时,足球是游戏;在体育项目中,足球是竞技;在比赛中,足球是胜负;在社会生活中,足球是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足球是产业;在国际舞台上,足球是政治;在战争时期,足球是和平;在和平时期,足球是战争。足球可以成为百姓常人的娱乐,可以成为民族之间的角力,也可以成为国际关系中政治家们手中的牌[6]。
3.2不同地域对足球文化的理解
英国球迷把足球运动视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用心关爱。德国球迷把足球运动当成释放、排解工作压力的方式和精神寄托,他们用哲学家的眼光审视,用音乐指挥家的激情感染。与欧洲球迷相比,中国球迷是感性大于理性,激动多于理智,对现代足球运动内涵的理解和认识还远远不到位,甚至有些偏差。中国球迷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但面对比赛、面对成绩,国人的浮躁心态就表现得淋漓尽致,球迷们对自己所支持的球队往往一厢情愿地要求过高,胜了才爱败了就不爱,球队连胜三场则下场比赛的门票抢手稀缺,连败五场后看台就空荡冷清。中国球迷关注的似乎除了胜负就是比分,衡量教练水平和球队实力的唯一尺码就是成绩,观众若对比赛结果稍不满意,则让教练下课。在球场的各个角落,只要队员的表现和裁判的判罚尺度稍不让球迷满意,假球黑哨之声就充斥看台。我们的媒体似乎总喜欢报道国内足坛的负面新闻,有意无意地人为放大假球与黑哨。(诚然,当前的中国足坛的确存在假球和黑哨。)假球黑哨的放大与渲染给中国球迷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暗示和思维定势[9]。2011年8月,在我国深圳举行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足半决赛中当中国队以点球击败巴西队时,电视解说员激动地说:“这是为中国男足在世界杯决赛期间输给巴西队报了一箭之仇。”真让人哭笑不得,更何况此次女足的参赛队员有毕妍、屈姗姗、庞丰月、王冬妮、李冬娜、汪玲玲和李雯等众多国脚助阵大运会比赛。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足球来说,一场比赛的胜负说明不了情况,男女国家队的世界排名的下滑才是客观事实,这是世界公认的,我们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4.结语
通过对表现形式的不同的视角观察和思考,我们对足球运动文化有了更新的理解。通过对不同地域的球迷文化的了解,我们能更加客观地审视中国足球的现状。中国的足球环境可以比作一个生态环境,球迷是足球运动开展的土壤,球员是森林,土壤改善了,森林才会茂盛,没有丰富的土壤就不会长出参天大树。领导层是这个生态环境中的阳光和雨水,只需要把握好普照和浇灌的比例,森林就不至于干旱或水涝。新闻媒体就像园丁,管理好森林的病虫害,不要人为地对树木进行接枝和园艺造型。用前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足协专职副主席阎世铎的话来说即“中国足球现在像一个文化沙漠,我们要共同努力,把它建成文化绿洲”。[6]
参考文献:
[1]黄银华等.试论中国足球球迷文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6).
[2]缪佳.德国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特点研究[J].体育与科技,2010.31,(6).
[3]万静波.足球是埋藏在德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引擎[J].南方人物周刊,2006.6.
[4]崔珣丽,田慧.英国足球与英国文化[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4).
[5]胡承志.英国足球球迷文化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6.8.
[6]李磊.论我国足球产业化进程中足球精神的缺失[J].南京体育学院报,2008.22,(4).
[7]杨建.忠诚的传统[J].足球俱乐部,2007.4.
[8]李建辉.我国足球文化的发展[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2.
[9]刘勇,方升.谈中国球迷对现代足球运动的价值认同[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
遵义师范学院基金项目: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1KY17);遵义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项目(11ZY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