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研究
2011-12-31李
计算机教育 2011年10期
摘要:作为国际通用的计算机和IT技术的行业性语言,英语有着其他语言不能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种授课模式,计算机双语教学是培养既精通计算机技术又具备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开双语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围绕计算机英语在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和问题进行分析,为相关课程的开设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双语教学;问题驱动;教学用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入门课程,是计算机基础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英语环境中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培养其操作使用能力和应用开发技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计算机和英语的紧密联系,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提高专业英语运用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将英语引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直接地学习计算机的原创知识,掌握最新的技术信息,还能够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所学学科,理解外文的编写思想,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从而扩大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实验实训和网上交流等多种手段学习,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现代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变。
因此,双语教学是一举多得的新型教学模式。
1 “双语教学”定义
“双语教学”的英文是“bilingual education”。权威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给出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直译的含义为:能在学
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1]。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双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力求达到的目标。我们开展双语教学改革,绝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认识几个专业术语,会翻译一些句子,而是要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英语获取并掌握前沿知识的能力。其实质就是用教学语言来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
双语教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三种模式。
1) 半外语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中文讲授,中、英文讨论,中文考试。
2) 混合式。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中英文交替讲授(比例介于10%~80%之间),中、英文讨论,中文考试。
3) 全外语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讲授,英文讨论,英文考试[2]。
其中,全外语型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一种模式,也是教育部提倡的一种双语教学方法。但它对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容如下。
1) 具有高素质的双语师资:任课教师要既精通专业又要精通英语。
2) 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学生:学生不仅要能听懂学科内容,还要能和教师交流,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2.1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教育与国际教育日益接轨,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引进原版外语教材,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2.2学科发展的要求
开展双语教学是由课程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英文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
众所周知,计算机是由外国人发明的,我们在课堂上传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主要都是基于国外的技术。而且计算机是一个时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发展和更新都非常快,一些新知识、新名词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中文教材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及知识滞后的问题呢?途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学习原汁原味的东西,培养他们用英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计算机知识起点普遍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使他们获得最新的知识信息,并能对此进行精确的解读和研究。要做到这一点,英语就成为关键。而要让我们的研究成果为世界所知,英语也是唯一的选择。因此,在科技创新的背景下,英语特别是学科专业英语的熟练应用就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和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3]。
3目前存在的问题
要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开展双语教学,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原版教材匮乏。一套优秀的双语教材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知识点涵盖全面,内容琐碎,而且和国外的教学体系和知识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很难找到一本完全符合自己学校教学要求的英文原版教材。
2)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英文能力成为双语教学发展的一个瓶颈。
3) 教学条件有限。现有的教学条件使得双语教学、实践教学和实例教学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无法身临其境地使用英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严重制约了课程的教学水平[4]。
4研究内容
4.1设计符合课程特点的教学体系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准确把握计算机英语教学的课程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设计了全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体系。
在教学内容上,依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和层次体系,主要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常用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方法和多媒体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及相关实验操作。同时,根据英语课程的教学特点,增加相应的词汇和语法练习,使学生建立起计算机术语的英汉对应关系,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在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科发展现状,加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英语在计算机学科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英语获取并掌握前沿知识的能力。
4.2优化课程内容,强化实验实训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多实践、勤动手,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做到活学活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注重“精讲多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全英文的操作环境下学习计算机的基础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重点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解Word论文排版时,教师首先讲解一个标准论文案例,让学生对抽象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紧接着提出问题——如何快速高效地对论文进行排版?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听课,从被动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最后,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示,并找出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规律,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由特殊到一般。图1展示了“问题驱动”教学方法的教学流程。
图1问题驱动方法的教学流程
同时,我们注重计算机基础课程和其他后续课程以及相关专业之间的密切联系,设计基于学科背景的实验实训项目,突出实验的实用性和综合性,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和兴趣特长选择相应的操作题目。例如,Office综合应用主要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文科学生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并能阅读英文文档和帮助说明,发挥计算机的常用工具作用。而多媒体应用技术和程序设计等实验则是针对与计算机应用密切相关的专业开发的,它在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获得他们需要的英语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相关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因此,设计既符合学科要求和各专业特点,又能降低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障碍的实验实训项目,是十分重要的。
4.3选择高质量教学用书和制作高水准电子课件
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必须依托优秀的英语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书。没有原版教材,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但是,由于原版教材普遍晦涩难懂,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不可能完全接受和理解。而现有的双语教学用书普遍存在严重的“学科损伤”,即把注意力放在专业词汇的学习上,而忽略了对概念的理解和技术本身的探究,造成教学的偏差,使双语教学流于形式[5]。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必须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科学选用、合理改造和大胆开发。
目前,我们主要依托《大学计算机基础》、《New perspective on computer concepts》和《Computer science illuminate》这三本教材进行改编。增加典型案例的设计,删除过于专业和陈旧的内容,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熟练地看懂计算机的英文文档、帮助文件及出错信息等内容,培养他们使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在选择好教材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大纲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直观清晰的英语教学课件和助学课件,使学生能够从图片和动画中逐步理解课程内容,进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尽其所能地看懂课件上的英文注释,摆脱对英文的畏难情绪,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使用各种英文版软件实时操作,进行教学演示,使教学更具直观性,同时加快了授课速度,使讲解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6]。
4.4多种考核方式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需要采取理论课考试、实验与平时作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全面、公正、客观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设计多种题型,如单选题、多选题和操作题等,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试题应尽量涵盖所学的计算机和英语知识,容纳各种类型和难易程度相当的题目,最大限度地减少知识覆盖面不足的漏洞,减少学生靠死记硬背的题目比例,增加辨析题和实际操作题的分数,并且题目类型要灵活多样,不断更新,能够真正测试和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语
双语教学肩负着专业能力和英语能力培养的双重任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触摸到计算机学科的核心与前沿信息,为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加快与国际接轨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双语教学也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许多相关问题和实践经验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和研究,这将是一个艰难的渐进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和平. 双语教学初探[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