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学生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现状及培养策略

2011-12-31张明

计算机教育 2011年10期

  摘要: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越来越重要,这对高师学生信息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对盐城师院师范生调研和教师访谈,调查高师教育对学生信息技术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课程开设状况、学生的重视程度及学习效果,提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技能;高师教育;Office
  
  1高师信息技术技能要求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教育教学当中,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教学。高师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基地,对高等师范生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养已刻不容缓,相应课程安排及要求见表1[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基础对Office技能要求较大,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
  针对高师学生技术能力的调查显示,70.8%的学生还“不能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在常用的Word、Excel、Outlook、PowerPoint、FrontPage等办公软件中,还有47.3%的学生“只能熟练使用1~2种软件”[2]。所以,深入学习Office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且与本专业结合,对于达到未来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基本要求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围绕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中的Office技能要求展开。
  2Office教学应用
  笔者2010年3月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站中做了一份调研,根据调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用到Office软件中的Word文字编辑处理、Excel数据统计和处理、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及演示功能,FrontPage静态和动态网页制作等功能。由于信息技
  术的发展改变了课程的教学方式,PowerPoint便成为大部分教师制作课件的主要应用软件,约占40%;而Word使用比例约占44%,其主要被教师运用于制定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备课内容等;Excel主要由用于统计学生资料、成绩,使用比例为11%;FrontPage主要运用制作简单的网页示例,使用比例为5%,如图1所示。
  图1使用软件比例
  既然在师范生信息技术技能中对于Office掌握有着很重要的要求,且相关软件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如此广泛应用,那么高师学生在Office相关技能方面掌握情况如何?
  3调研
  3.1高师Office课程情况分布
  为了了解高师的Office教学情况,笔者从盐城师
  范学院Office教学面向的专业、主要组成部分、开展阶段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情况见表2。
  以上数据显示,Office教学不仅面向计算机本专业,更多的是非计算机专业师范生,且主要将Office教学课程开在了大学早期阶段。这样可以借助刚入学大学生充足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学习Office的兴趣。并在毕业生实习之前,有的学院会再次开展课件制作实例教学(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对学生进行再培训。
  3.2Office教学现状
  3.2.1学生调研
  1) 调研目的:了解高师教育对Office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此类课程开设状况,学生是否很重视这方面的学习以及学习效果如何等。
  2) 调研时间:2010年3月10日—4月25日。
  3) 调研对象:盐城师院师范类专业学生。
  4) 调研方式:问卷方式。本次调研共设计相关问题12个,随机抽取16个师范类专业学生,共发放问卷550份,收回500份,回收率91%,回收有效率100%。涉及文科专业260人,约占总数的52%,理工科专业220人,占总数的44%,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20人,占总数的4%。
  调研统计分析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够灵活运用Office,将Office与本专业相结合,学习的愿望较大。
  调查76%的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的软件是Word,16%的学生能够熟练使用Excel;尽管PowerPoint是制作课件不可或缺的软件,但实际使用的人数只占了总数的6%;Access作为刚列入二级考试内容,使用者只占总数的2%。
  表5显示师院大部分专业开展了Office课程,其中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和办公自动化为全校性选修课或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课程,计算机导论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则在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开展。
  同时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师范生对开展Office教育课程抱着非常希望(38%)和希望(30%)的态度。表6显示84%的师范生认为课堂理论及实验学习对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培养比较有用,认为Office对其以后走上教育岗位及其自身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只有16%的学生认为没什么用处。
  3.2.2教师访谈
  笔者就若干问题与相关教师进行交流,综合起来,教师对Office教学方面的感受主要如下:
  首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转换。Office教学基本采用的是讲授法、演示法、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对于技能要求较强的学科较为有利。
  其次,要注重教学的实用性。高校计算机教师应给学生指出Office操作技能在该专业中的应用现实及前景。这样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们的学习方向,使学生们学习目的明确。
  再次,要注重教学反思。由于Office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要求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因此,课后结合学生评教反应、学生操作情况、测验及考试结果进行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4培养策略
  笔者通过对调研数据和教师访谈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并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提出针对Office课程的部分培养策略。
  1) 学校及教师必须对Office课程教学定位准确。
  随着计算机的大量普及,更多的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有机会接触计算机知识,但当前信息技术仍不是高考与中考的必考科目,相当中小学对此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所以,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Office模块定位是零起点的、普及信息技术基础的课程[3]。而专业课程中若有涉及相关教学的,应该能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拔高”。
  2) 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Office课程属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课程的实践性很强。需要学生进行大量实际操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要求与学习需要,更加精心地组织实践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4]。如Excel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设计“日常生活收支记账”等。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也给Office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学习条件及家庭环境,计算机应用水平差异很大,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各有异同,这必然导致学生在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5]。在应对学生差异时,可以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情况采用分组教学,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在完成基础实验的同时,去尝试完成更有挑战性的实验。而对于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则帮助他们尽量在课堂上将所学内容消化理解[6]。
  3) 要注重教学反思。
  由于Office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要求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因此,课后结合学生评教反应、学生操作情况、测验及考试结果进行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的,它将帮助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客观的总结和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等。教师在取得学生评价结果时可采取多种方法,但无论什么方法,教师都必须,应经常与学生换位,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工作[7]。
  
  5结语
  在信息时代,培养有高信息技术能力的高师学生已成为各高师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从当前高师院校对师范生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培养现状来看,各高师院校已经加强了对Office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学生对相关技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同时,教师在长年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高师Office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陈燕娟. 高师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 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