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软件专业学生团队自主学习模式
2011-12-31包
计算机教育 2011年10期
摘要:针对软件企业对高职软件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提出学生团队自主学习模式,总结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措施,分析其培养效果和待改进的因素。该学习模式能有效培养软件企业所需的团队协作及自主学习能力,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团队自主学习模式;项目组;虚拟公司;团队协作;自主学习
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日益发展以及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软件专业学生的需求日益增多。如何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职软件专业学生,成为目前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在软件企业中,根据本行业的运作规律,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因为任何软件项目都是由团队分工合作完成的;其次,要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软件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很快。
因此,要培养符合软件企业需求的学生,除了技术层面的因素外,学生的职业素质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因素。软件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就是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着重客观知识,轻人文知识;重技能培养,轻素质培养的现象。造成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不高,并且影响到其长远的发展[1-2]。
但是,软件企业所需的职业素质不是通过几节思想教育课就能灌输给学生,需要设计合理的学习模式,在专业培养的每门课程中,按此学习模式进行,才能达到职业素质的有效培养。
大多数人都有自己一些特殊的认识事物、理解事物以及处理刺激或信息的模式,基于这一观念,“学习模式”的思想于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近年来获得普及。学习模式是能够使个体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的
方法。这一理论建议教师使其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最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模式[3]。
鉴于此,笔者提出“学生团队自主学习模式”,在每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将学生组织成团队,让其在此团队中互相帮助、自主学习。那么,学生经过不断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锻炼,就能在毕业时,形成软件企业所需素质,这种素质也为其今后终身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笔者所在的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从2004年开始,就有意识地将学生组织成项目组和虚拟公司,培养其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4]。经过多年实践和不断改进,目前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做法。本文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实施过程为例,对学生团队[5]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总结和梳理。
1学生项目组团队自主学习模式
学生项目组的团队自主学习模式针对所有学生。将学生按照能力互补、自主自愿的原则分组,每组6人,设组长1名,组长由学生自选、教师审核产生。其余学生都作为轮值组长。
1.1课堂中的团队自主学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采用“案例驱动、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其中,课堂上有教学案例和练习案例。教师通过教学案例的分析、实现来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然后,在课堂上把相应的练习案例展示给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自主给出练习案例的实现思路。教师针对某组的思路进行点评后,学生就开始完成练习案例。然后,教师抽取某个学生的具体代码,进行讲解、订正。
这样就在课堂上实现“讲、学、做”,项目组在其中的作用是:充分调动每个学生主动思维,并且听取其他学生的见解,对新知识进行思索、应用。
1.2实训中的团队自主学习
每1次理论课都配有2次实训课,对本次理论进行练习、巩固、拓展。第1次是基础技能训练,第2次是拓展技能训练。
基础技能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次理论进行巩固性训练。一开始是由教师对本次理论课进行知识点总结,给出一些相应的基础、拓展技能训练题,并对本次作业进行适当提示。这样进行技能训练,效果是不错的。后来,出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愿望,决定由项目组来完成基础技能讲义,拓展技能训练讲义仍由教师来设计。
首先,课程组明确了基础技能训练讲义的格式要求,包括项目组、组长,某个主题内容作的讲义、理论总结的负责学生、技能训练题的负责学生、作业指导的负责学生等,工作的分配由组长完成,同时明确要求所有在讲义上的代码必须调试通过,以图片形式放在文件中,以防拷贝。
其次,教师在课堂授课的PPT中,就明确提出本次技能训练讲义的内容要求,例如,要求对隐藏、覆盖这2个知识点进行对比性练习等。
然后,学生在课余花3天左右的时间,按组长的分工,首先查阅各类资料、调试代码,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由组长进行整合,并进行适当调整,在实训课前发给教师。
在基础技能训练课,教师抽取一些组的讲义,由项目组选派代表,对本组的实训讲义进行公开演讲,包括知识点总结、技能训练题和作业指导,其中教师进行少量点评,师生共同对这些组的讲义进行打分,评选出最合适的讲义,并按此讲义进行实训。
这样的模式实行一段时间后,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可以通过努力获评最优,展现自己的劳动成果,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总结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以组长为核心的部分学生通过总结、查阅、调试、整理这些步骤,学得非常扎实、灵活,这在以前是很难达到的。
当然也观察到了不好的现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练习案例是比较难找的,学生在网上找到案例后,调试通过就搬到讲义上,全不顾个别知识点还没讲;难免有些地方有错误;部分不想学的学生,把自己任务敷衍了事,学习效果仍然一般。最关键的是,在理论有难度的情况下,学生做的讲义存在着对本次训练的重点把握不准、有时有错误的问题。
这使得课程组十分为难,是仍然由教师做实训讲义,还是坚持由学生项目组完成?为了锻炼学生总结、查阅资料、自行调试、团队协作的自主学习精神,课程组决定还是坚持由学生项目组来完成基础技能训练讲义,同时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由教师提前挑选出某组的实训讲义,进行订正、补漏,然后由该项目组代表对2个版本的讲义进行讲解、教师点评,用正确版本作为本次基础技能训练实训讲义。这样做,虽然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坚持锻炼了学生的团队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学生通过对比,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及应用技巧、改正错误,效果是很好的。
1.3考核环节中的团队自主学习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教学内容分为4大主题,每个主题结束都有1次测试。测试完成后,课程组要求学生项目组自行对测试进行分析。所有题目的正确答案由组长分配组员完成,然后由组长对本组学生的较为典型的错误进行分析,并征求同学建议,对本组同学今后的改进措施进行规划。
通过学生对测试的分析发现,学生团队是有能力将所有题目的正确答案做出来的,而且他们对典型错误的分析和自行作出的改进措施也是符合实际的。这大大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组织和改进能力。
2虚拟公司的团队自主学习模式
与项目组面向全体学生的性质不同,虚拟公司的性质是针对部分优秀学生,是学生的专业校内实习基地,通过在校内的社会化运行实现学生与社会的无缝衔接。笔者也将其定义为一种团队自主学习模式。
虚拟公司由专业教师负责,如软件、多媒体、网络等专业都有自己的虚拟公司,在校内招聘和选拔优秀学生,组成如技术部、营销部等部门。通过承接各类实际项目,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实际项目的接洽、设计、维护等工作,都由学生项目经理安排完成,教师只是进行指导。
实践证明,由于完成实际项目带来的成就感,以及切实锻炼出来的各方面能力,进入虚拟公司已成为学生参加社团的首选,在锻炼学生、带动学风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3团队自主学习模式的效果分析
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生项目组,在每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在课堂、实训、考核等环节的各种形式的团队自主学习,特别是自编基础技能训练实训讲义,锻炼了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总结、自行查阅资料、自行调试等团队自主学习能力,对其专业技能的掌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如果学生对这种学习模式的配合程度高,就能锻炼出很好的团队组织能力和扎实灵活的专业技能,这在传统的教师布置、学生训练的学习模式下,是不可能出现的效果。这部分学生在就业时就非常抢手,而且其发展潜力很好,这种效果,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下是不可能达到的。其他大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也比以前明显好,整体学习效果提升是明显的。
面向部分优秀学生的虚拟公司,则超越了课程的范畴,锻炼学生对实际项目的接洽、设计、实现、推广等综合能力。这对其他学生和学弟学妹们,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和宣传。
长期来坚持对学生团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自主创新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此举措得到了学生、学院、企业的广泛欢迎。企业普遍反映,大部分学生工作态度端正、能吃苦、技术好,很多企业都定期来学校要人。学校也把项目组、虚拟公司的团队自主学习模式在全校进行推广,并把虚拟公司列入学院的正式社团。部分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后,工作业绩显著,升职较快,发展后劲足,经常被学院请回来为新生做报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引导作用。
总之,团队自主学习模式,使部分学生脱颖而出,具备扎实灵活的专业技能,和很强的团队协作、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这个成果令教师十分欣慰,因为这是传统学习模式很难达到的效果。并且,通过部分学生的优秀表现,使得其他同学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和结果,这比起大部分学生都浑浑噩噩混日子的现象,是一个全新的催人奋进的环境。
当然,目前,团队自主学习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尚未克服的困难,主要是教师的工作量太大,以及团队中少部分学生的不配合。
团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师而言,压力更大了,任务更多,要对团队自主学习的具体措施,进行设计、实施、观察、调整。而且这种设计,一开始只是有意识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需要时间进行观察、调整(如实训讲义由教师订正、补漏等),才能达到效果的。如何在团队自主学习模式下,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是今后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笔者正在考虑的是,是否能以一定形式,让学生项目组自批作业?这个措施已实施了1学期,由教师面批组长、组长批组员、不同班的项目组QA(质量监督员)互查等,但总体效果欠佳,存在人情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设计、实践、改进。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少部分学生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在团队中表现出配合程度不高、采取完成任务的态度,则其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如何调动更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使更多学生得到社会的欢迎?这个问题难度很大,因为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是社会问题,不是老师的苦心教育和部分学生的优秀带头作用能改变的。
4结语
总之,项目组和虚拟公司的学生团队自主学习模式,通过教师团队的设计、实践、观察、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切实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欢迎,达成了前所未有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共同培养的优良效果。但也存在着如何减轻教师工作量,以及如何调动更大范围学生积极性的问题,这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琴.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J]. 职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