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件工厂”综合实训模式

2011-12-31周庞荣

计算机教育 2011年14期

  摘要:针对目前综合实训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软件工厂”综合实训模式,论述该实训模式的内涵、特点和意义,详细介绍该模式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软件工厂;综合实训模式;软件技术专业
  
  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学完一学期系列课程之后,通常就进入到综合实训阶段。在该阶段,实训老师根据学生所学的主干课程下达一些软件项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完成这些项目。这种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和测试能力。但由于软件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项目的分析、设计、编码、运行维护,采用上述形式很难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的应用能力,特别软件企业中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1]。如何让学生进入企业后尽快的适应企业岗位?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在近几年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中,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岗位的重要性。为此我们采用了“软件工厂”[2]综合实训模式。这种实训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软件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软件工程的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成员沟通能力,为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岗位奠定基础。
  1“软件工厂”综合实训模式内涵
  “软件工厂”综合实训模式就是实训教师和聘请的软件企业专家按照软件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岗位要求,把学生置身于模拟职场的实训环境之中,组建学生项目团队,完成软件项目的一种实训模式。学生学完专业课程后,就可以安排4周的课程综合实训,到学生作毕业设计,可以安排8周的毕业设计综合实训。学生在“软件工厂”中可以感受到规范的项目开发流程,积累了项目开发和团队合作经验,学生毕业后很容易实现跟企业的无缝对接。
  2“软件工厂”综合实训模式的特点
  2.1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在“软件工厂”综合实训模式中,学生以“做”为主。软件项目任务下达后,学生就开始在“做”中学,在“做”中训练技能,在“做”中积累经验,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2.2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软件工厂”综合实训模式是面向市场开放的。实训教师和软件企业专家带领学生参与项目开发,将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变为面向现代实用技术市场发展需要的开放式教学,缩小了学校与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之间的距离。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加上教师和企业专家的指导,加强了学生和企业的联系,为学生的“零距离”上岗奠定了基础。
  2.3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职业性
  “软件工厂”是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岗位要求设置的,“软件工厂”综合实训模式体现了职业性。学生在项目团队中担任各种各样的角色,如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程序员、测试员等,并且在开发不同项目时,让学生轮换角色,这样学生对项目开发的各个环节都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再加上一个项目由多人组成,这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为他们以后尽快适应企业并在企业中发挥全面而重要的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软件工厂”综合实训模式的实施
  我院软件技术专业从专业课程开始的第一个学期一直到学生做毕业设计,都采用了“软件工厂”综合实训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1遴选“软件工厂”项目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遴选了一系列软件项目(如图1所示)。根据学生的开发能力,项目难易程度和要求应有所区别。在学生刚学专业课程的时候,由于他们的知识技能有限,这个时候可以做一些难度和规模较小的模拟项目,项目分析和设计结果由“总经理”给出,学生只需负责项目的编码、测试和技术支持工作。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除负责上述工作外,还参与项目的分析和设计工作。直到最后,学生参与开发行业的实际项目。
  3.2开办“软件工厂”,组建员工队伍
  以班为单位,创建一个与真实软件企业环境相似的虚拟软件工厂,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位学生担任不同的项目开发职务。具体的职务安排按照软件企业的岗位去设置。图2提供了一个“软件工厂”简单的岗位设置情况。
  总经理由实训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承担,负责各个项目组的协调工作;要求项目组的成员服从项目经理的安排,各司其职,团结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承担的项目。
  项目经理由学生担任,负责一个具体项目的管理工作,组建项目团队并分配成员任务,保证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系统分析师由学生承担,负责与客户进行沟通、项目需求的提取和项目设计。
  程序员由学生承担,负责项目的编码。
  测试员由学生承担,负责项目的测试。
  技术支持员由学生承担,负责项目的技术培训和安装维护。
  考虑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需要让学生承担多个项目角色,如项目经理同时承担系统分析师,程序员同时承担技术支持人员。更换项目时实行角色轮换制,如这个项目担任程序员,下一个项目担任项目经理,以便让学生熟悉项目开发的全过程。
  3.3制定“软件工厂”的规章制度
  根据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员工职责,“总经理”和“员工(学生)”共同制定“软件工厂”的规章制度,以保证“软件工厂”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如:“员工”必须忠于职守;讲求团队精神;严格服从“项目经理”分配的各项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项目任务;工作期间不做与项目开发无关的事,尤其不能玩游戏、聊天[2]。
  3.4考核“软件工厂”员工
  在综合实训中,对“员工(学生)”的考核包括两个方面: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员工”平时表现,如实训纪律、出勤情况、实训态度,占30%,由总经理和项目经理着手考核。终结考核主要考核员工完成项目的情况。对于模拟项目,由“总经理”会同其他项目组的项目经理一起考核;对于实际项目,由“总经理”和客户一起考核。为了让“员工”们互相学习,在终结考核中,必须进行项目演示和答辩。在项目演示和答辩过程中,所有的“员工”都要参与并可以提问,了解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考核员工不仅仅是给项目组“员工”一个评价等级,而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工作。考核标准如表1所示。
  4“软件工厂”综合实训模式的意义
  4.1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软件工厂”中,引入了企业的实际项目,聘请了企业的专家,按照企业的开发流程组织项目开发,所以“软件工厂”综合实训模式就是对工学结合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实践。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之中,需要不断实践和学习,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这样实践动手能力会越来越强。
  4.2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软件工厂”中,采用了软件企业的管理模式,让学生承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学生取得了经验,了解了实际项目的实施过程,避免了学生要等到毕业后才开始“知识重构”,为学生“零距离”上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结语
  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开始采用“软件工厂”综合实训模式,在该实训模式中,“软件工厂”创造了一个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环境,提高了我校软件专业的教学质量。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他们一上班就能上岗工作,不少学生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成为了业务骨干。在以后教学中,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步伐,加强和企业专家的联系、沟通,让“软件工厂”更接近真实的软件公司,甚至把“软件工厂”办到软件企业中。
  参考文献:
  [1] 钱宇虹.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软件项目开发综合实训开发探究[J].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