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离散数学的第一次课
2011-12-31谢志强
计算机教育 2011年16期
摘要: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文章针对离散数学内容散、概念多且容易被认为枯燥无味等特点,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并提出通过讲好离散数学第一次课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包含笔者总结的离散数学的重要性、离散数学的学习方法和经过加工的教学内容。实践表明该方法效果较好,对青年教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离散数学;第一次课;教学经验;教学效果
计算机专业核心基础课离散数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理论课,很多人认为该课枯燥无味且不易理解,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不仅影响离散数学的成绩,还影响后续计算机专业课的理解。
常言说万事开头难。为了讲好计算机专业核心基础课离散数学,使学生学有所获,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笔者认为第一次离散数学课是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离散数学动力的一个切入点[1]。因此,必须在第一次课讲清楚该课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还要在第一次课的教学内容上,让同学们感到离散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乐趣且与实际有紧密联系的理论课,不能等学生有了消极情绪时再做调整[2]。
为了让同学们从一开始接触离散数学就喜欢上并爱学这门课,笔者一直在探索讲好离散数学第一次课的方法,经过多年努力,提出一个通过讲好离散数学第一次课提高离散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课堂导入法[3]。在为我院青年教师举行的教学观摩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
1学习离散数学的重要性
俗话说:买什么吆喝什么,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讲离散数学,就要向同学介绍为什么要学习离散数学,它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有什么用。
1.1为什么要学习离散数学
离散数学是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学科,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能充分描述计算机只能处理离散的或离散化了的数量关系的特点。例如,由于受计算机存储空间的限制,计算机中的数据只能表示为有限位(32位或64位),即数据是离散的;由于受计算机运行时间的限制,计算机中的运算必须为有限次(即使采用每秒具有千万亿次运算能力的全球最快的计算机——天河一号),即运算形式是离散的。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因为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课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逻辑设计、系统结构、容错诊断和人工智能等课程的理论基础。
1.2离散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就是算法的科学,而计算机所处理的对象是离散的数据,凡能以离散数学为代表的构造性数学方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