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逛书店
2011-12-31董天恩
祝您健康 2011年8期
我是个书呆子,从小就爱好读书看报。空余时间,总爱到书店转转,有合适的就买两本,没合适的大饱“眼福”后也感到很满足。
近几年,我曾4次到美国探亲,看望在洛杉矶卫生部门工作的女儿,没事时经常到美国的书店逛逛,对美国的书店有个大概的了解。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国家,图书出版事业特别发达。据不完全统计,美国至少有3000多家出版机构,从事编辑出版的人员高达60多万人。全美国有无数个大小不等的书店,一些超市和商店也经销图书。书店多集中在繁华的大街和学校周围,房屋的建筑和装修也很讲究,里边不仅经营图书,而且也经营报纸、杂志、音像制品和文具。还有的书店经营小百货,如帽子、袜子、背心、运动鞋等。营业员对顾客很热情,一进门就向顾客打招呼,并客气地向顾客说:“我能帮您做点什么呢?”
美国的大小书店,绝大多数是英文版的图书,也有些书店陈列着中文版图书、日文版图书、西班牙文版图书、韩文版图书。洛杉矶的中国城(唐人街)有好几家中文书店,是我逛得最多的地方。在洛杉矶的百老汇大街上,有五六家中文书店,老板都是台湾人或香港人,所经营的图书除美国当地出版的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台湾和香港出版的中文图书,很多是繁体字竖排本,和大陆出版的图书风格完全不同。规模最大的一家书店,有400多平方米的营业大厅,厅中放满了紧接房顶的高大书架,中间留有很窄的人行通道,书架的每个格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图书,既有平装本,也有精装本。凡是新到的畅销书,总是放在大厅进口处的平台上,方便读者选购。这些图书多是世界名著、言情小说、人物传记、养生保健类的,还有一些是为刚来美国的华人和留学生准备的,如《在美生活须知》、《美国地图册》、《美国习俗》、《美国旅游指南》、《美国法律》、《美国税务》、《美国就业指导》等。
我是在河北科技出版社做医药图书编辑的,对医药类的图书比较关注,这类图书约占图书总数的四分之一,可见在美的华人也是很重视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河北省出版的2a702ea76581e104e803a110f42afc81图书我只见到两本,一本是我责编的《现代心脑急症》,一本是白世维责编的《中国传统养生法》,前者定价为7.8元人民币,该店售价为6美元(按当时1美元折合8元人民币计算,该书售价为48元人民币),后者定价为3.5元人民币,该书店售价为3美元(折合人民币24元)。能在异国他乡见到自己责编的图书出售,感到非常亲切,于是便和书店的老板谈起图书的定价来。我问他为什么这里的书卖得这么贵,他说,这些书并不是直接从大陆进来的,而是从香港转销过来的,香港的书商已经从中赚了一笔,运到这里我们还要再加价,否则运费、房租费、雇用人员的工资就无法支付,书店就不能生存,所以这里的书比大陆的书要贵好几倍。在美国的一些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初来美国时别的东西可以少带些在美国当地买,但是参考书不能少带,带少了需要时真是买不起。
美国印刷出版的英文版图书,多是设计精美、装帧豪华、价格昂贵。书的版权页和末尾,都没有印着定价,多由书店根据书的质量和销售情况自己定价,不好销售时再打折销售。一些儿童图书,纸张坚固,色彩鲜艳,图文并茂,很多书上还带有玩具,让儿童一面学习一面玩耍。有时也举办展销活动,除了部分图书大减价以外,还举行图书讲座、有奖销售、作家签名售书等。签名的作家,既有美国人,也有中国人,签名售出的图书比较便宜,有少量图书仅付一两美元即可买到,而且还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在美国多数书店的一角,都设有读者阅览角,里面放着茶几、沙发、台灯、纸和笔,读者可以坐在沙发上阅读,需要记记写写的,也不受时间限制。有些读者在沙发上看着书就睡着了,营业员也不向外撵他们,给读者充分的自由。
美国书店的墙上,都挂着缺书登记本,能够为读者代订某些图书而不收手续费。所订图书到货之后,书店打电话通知读者,可以买也可以不买,书店绝不会因为你订了这本书却不买而责备你。买后看了几天认为不合适,只要没有损坏,还可以原价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