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天野的“五忘”养生

2011-12-31柯艺

祝您健康 2011年8期

  今年84岁的蓝天野,是人们熟知和喜欢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不论是《茶馆》里精明干练的秦二爷,还是《封神榜》中仙风道骨的姜子牙,或者是《渴望》里温文尔雅的老父亲,在人们的心目中,蓝天野的形象是儒雅、潇洒、平和、亲切。
  蓝天野出生在北京西城报子胡同一个典型的老北京院落,生长在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从他记事起,几乎每个晚上都在戏园里度过。他跟着母亲看四大名旦、四大须生、金少山、郝寿臣和科班的娃娃戏。祖父对他很溺爱,每天都给他讲书。他还不识字时,就听遍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
  蓝天野家中,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墙上挂着书画,桌案上布满了奇石古董。工作之余,他的主要兴趣在于绘画和收集奇石。屋中那些大小各异、形状不一、没有经过人工雕琢的石头,每一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蓝天野爱上石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有一次,郭沫若先生请北京人艺的一些人参观周口店,在展厅中他看到了一个大屏风,是一整块鱼化石,还保留着原始的鲜活形态,让人感叹沧海桑田的变化。蓝天野收藏奇石,并不刻意追求奇石具体像什么,更喜欢奇石带来的美的享受,美学的韵味。闲暇时,蓝天野常常在他的居室中精心护养心爱的奇石,那饱满的张力,凝重的感受,色泽的变化,飞扬的灵动都让他为之心仪。同时回忆起寻石的种种冒险经历:有一次走进沙漠差点出不来,乘皮筏子过黄河几次都翻了船……
  蓝天野与绘画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他自幼喜欢画画,画“小人书”、画插图,上学时常在课堂上偷偷给老师画像,曾在学校壁报上发表‘‘每期一师”的漫画专栏。他曾向李苦禅和许麟庐两位大师潜心学画,并得到高度评价。高中没念完,蓝天野就考入北京艺专油画系。离休后,蓝天野曾多次谢绝电影电视的片约,潜心作画,终于大器晚成,先后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著名画家许麟庐应邀赶来助兴,并欣然为他题词“勤于笔墨,独辟蹊径”。
  随着年龄的增大,蓝天野的晚年生活也随之有了变化,他打太极拳是北京人艺的权威指导,牛星丽等人的太极拳都是他教出来的。谈及养生,蓝天野用“无欲则刚”来形容。他说,养生主要是心态,他的体会是“五忘”。
  忘形:人重视修身养性可以使自己忘却形体的存在。这对养生十分重要。因为高尚的道德修养,有助你坦然面对万事万物。即使身患疾病也会泰然处之,不焦不虑、不消极,有利于身体康复。
  忘劳:能够任劳任怨地参加一些適当的、有节奏的工作或劳动,并把它看成是生活的乐趣,这将利于身体健康。相反,只追求舒適生活,四体不勤,怕苦怕累,只会损害健康。
  忘怀:忘记以往的是是非非,不自忧、不自卑、不沉沦:面对现实中的不幸或打击,豁达宽容,利于心境开阔、心情愉悦。
  忘情:精神活动太过强烈或持久,容易成为致病因素。有言道“忘情则无烦”,就是说面对喜怒哀乐之事,要淡然处之,使神情超脱。
  忘年:不要总想“人老了,不中用了”,这只会徒增烦恼。老人如能忘掉年龄,多想自己还“年轻”,这对延缓心理衰老大有益处。事实证明,老人常参加社交活动,尤其与年轻人多交往,可收到“忘年”效果,使自己也觉得青春永驻。
  
  (编辑 林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