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杨梅冲钨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2011-12-31王勇
王 勇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七队,湖南 衡阳 421001)
0 引言
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地质工作程度的提高,找矿难度相对增加,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地质找矿工作通过新理论、新思维对以往工作程度低,规模不大,但成矿条件好的地带进行重新分析研究,提出新的找矿思路,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通过对杨梅冲钨多金属矿进行地质勘查,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该区工作程度虽然较低,但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信息丰富,为该区后续找矿工作提出找矿思路及找矿方向。
1 地质背景
杨梅冲钨多金属矿处于常德—安仁北西向基底断裂带中段,白莲寺岩体及吴集岩体北侧。常德—安仁北西向基底断裂带控制了五峰仙—将军庙—南岳构造岩浆岩带,也控制了北西向成矿带——东岗山、川口等矿田的分布。常德—安仁深大断裂活动频繁,在成矿作用中起主导作用,它导致地壳深部的物质加入,是深部热液汇聚和循环的场所,控制了区内岩浆岩和矿产的空间展布,是区域上十分有利的控岩、控矿构造。
该区岩浆活动频繁,主要有吴集岩体、白莲寺岩体及东岗山岩脉群,1∶20万航磁、重力资料表明,白莲寺岩体北西侧、吴集岩体北侧,发育隐伏岩体,区内主要金属矿床及物化探异常均分布于岩体及其晚期岩脉周围,矿床的生成与岩体关系密切。白莲寺岩体东侧发育有东岗山铅锌多金属矿田,区内矿产丰富。
2 矿区地质
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元古界冷家溪群小木坪组,分布于矿区北部及西部,其岩性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的板岩、粉砂质板岩及硅质板岩,因接触热变质作用多具角岩化。
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向、近东西向、北西向三组断裂,呈“左”型展布,反时针扭动特征(图1)。
图1 杨梅冲矿区钨多金属矿地质图
区内岩浆岩主要为吴集花岗闪长岩,分布于矿区南侧,其西侧与冷家溪群呈断层接触,北侧与冷家溪群呈侵入接触。吴集岩体北部见有花岗斑岩及细粒花岗岩呈脉状、短脉状侵入于冷家溪群板岩中,宽几十厘米至几十米,长几米至百余米,其中花岗斑岩脉具钨锡矿化。1∶20万重力资料推断矿区深部发育隐伏岩体,综合推断隐伏岩体与白莲寺岩体属同一岩基,深部相连通。
区内变质作用为角岩化,主要分布在F2~F6之间,暗示其深部有隐伏岩体分布;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其次为云英岩化。硅化受裂隙及破碎带控制,在细脉密集带及破碎带中,特别是伴随有矿化产生时,硅化表现极为强烈,常呈带状分布;云英岩化一般呈带状沿石英脉壁两侧断续分布,构成云母边,宽一般<1cm,与钨锡矿化关系密切,其强度与钨锡矿化富集呈正相关。
3 矿体特征
区内矿体有石英细脉带型及斑岩型钨多金属矿矿体。
石英细脉带型钨多属矿体赋存于板溪群角岩化板岩中,主要受北东东向、北西西向次构造裂隙控制,矿体受含矿石英脉控制,规模大小不一,规模大者走向长100~200m,小者走向长20~30m,倾向以北北西向为主,局部呈南南西向,呈稀疏细脉、密集细脉带平行分布或分枝、复合、交错网状产出或呈微细短小脉体不规则充填于板岩中,倾角70~80°。矿区共有6个主要含矿脉带,编号分别为Ⅱ、Ⅲ、Ⅳ、Ⅴ、Ⅵ、Ⅶ,其中又以Ⅲ、Ⅳ脉带最为重要,呈密集细脉带集中在F2~F3之间,其余脉带稀疏细脉分布在其两侧。密集细脉带由密集的单脉石英组成,单脉宽1~10cm,间距10~20cm,细脉带宽2m左右,间距7~8m,石英细脉内见黑钨矿、黝锡矿及铜蓝。黑钨矿呈板柱状集合体,粒径2~10mm;黝锡矿呈粗细不等的晶体,粒径1~5mm;铜蓝呈不规则状,不均匀嵌布于石英细脉中。石英细脉型钨多金属矿体平均品位:WO31.299%,Sn 0.63%。
斑岩型钨多金属矿体赋存于Ⅰ矿带花岗斑岩内,Ⅰ矿带产于F2断裂带中,地表表现为硅化破碎带,带内发育铁锰帽、石英脉、硅化构造角砾岩及花岗斑岩脉,见星点状黄铁矿化,走向60~70°,长1 200m,宽约20m,倾向北西,倾角65°。花岗斑岩内发育1个钨锡铅矿体,呈脉状产出,产状与破碎带一致,矿石呈浸染状构造,厚1.4m,平均品位:WO30.327%,Sn 0.189%,Pb1.024%,Zn0.111%。
4 成矿地质特征分析
矿区钨锡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中,产出围岩为冷家溪群浅变质板岩,板岩经热变质后变为角岩,其脆性增大,力学强度提高,当构造活动时,易受力破碎产生脉状、网脉状裂隙,为岩浆期后热液提供运移上升通道及成矿空间。
石英脉型钨矿床与花岗岩体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含矿石英脉一般是花岗岩浆演化末期的矿化气液充填于断裂带中的产物,石英细脉内钨锡品位含量高,可能是隐伏岩体岩浆期后热液沿节理裂隙充填沉淀富集的结果,F2南西侧发育北东向花岗斑岩脉,岩脉内富含钨锡矿体,可能是晚期岩脉富含岩浆期后含矿热液产生自变质作用所至。据此,可认为区内存在一富含钨锡的含矿隐伏岩体,为矿床形成提供了金属和流体来源。
5 找矿潜力分析
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区内圈定有As12综合异常(见图2),其异常范围宽,强度高,元素组合齐全,其主要特征见表1。
区域化探元素异常特征表明,区内钨、锡、铜、铅、锌、银、金、砷、锑等元素异常发育,其中以钨、锡、金、银、铅等异常规模大,强度高,且浓集中心明显,找矿潜力巨大。
图2 杨梅冲矿区综合异常图
区内钨锡石英细脉带结构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现象,在矿带中心部位,含脉密度较高,含脉率大,沿中心往外,含脉密度逐渐变稀,含脉率递减,脉幅变窄,即矿带中心往外依次为密集细脉带-稀疏稀脉带-矿化标志带(石英线)的特征,具有我国南岭一带黑钨矿-石英脉矿床中常见的水平分带特征,这类矿床垂向上常呈“五层楼”分带规律,自上而下依次为线脉带→细脉带→薄脉带→大脉带→尖灭带,其中线脉带仅具找矿意义,细脉至薄脉带、薄脉带、大脉带具有工业价值,以大脉型钨矿体工业价值最大。实践证明,这一矿化分带现象可作为找寻盲矿床的重要标志。该矿区内密脉带平行纵列,汇聚成带,其特点根据垂直分带模式尚处于细脉、细脉至薄脉带之间,其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表1 杨梅冲矿区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
此外,Ⅰ矿带发育斑岩型钨多金属矿矿体,矿区深部发育隐伏岩体,考虑到矿物晶出顺序由高温向低温过渡的分带特征,综合推断斑岩脉深部及隐伏岩体顶部发育有岩体型钨锡矿,是寻找斑岩型(岩体型)钨锡矿的有利地带。
6 找矿标志
区内花岗斑岩富含钨锡矿化,是寻找岩体型钨锡矿的重要标志。
石英细脉带及其排列格式,特别是矿化侧伏方向,是寻找大脉带盲矿体的良好标志;石英线、云母线或硅化薄膜是寻找半隐伏-隐伏矿体的良好标志。
云英岩化、硅化是寻找石英脉钨矿床的良好标志。
7 结论
随着地质工作程度的逐步提高,地质找矿的方向逐步发生偏移,从找地表矿到找隐伏、半隐伏矿过渡,这就要求对找矿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注重理论找矿,开展成矿规律、成矿预测、找矿方向的研究,以提高找矿的科学性及预见性。许多大型矿床及超大型矿床并不是一开始就被人们认识的,都是经过反复的认识和研究才发现的。通过对矿区找矿信息的进一步挖掘,认为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极其优越,综合异常信息好,且区内地表已发现有钨锡多金属矿体,找矿潜力大,是寻找石英脉型、斑岩型(岩体型)钨锡矿的有利地区,通过进一步工作,完全有可能取得找矿重大突破,发现新的矿田、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