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对环境执法工作的认识

2011-12-31王韬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13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工作

王韬

(江苏沛县环境保护局,江苏 沛县 221600)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间,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突飞猛进,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已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的,造成了局部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的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的沙尘暴问题、淮河、海河、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污染问题,无不在提醒着我们:再不下大力气保护环境,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将荡然无存,人民的生存都将受到威胁。为了摆脱“先污染,后治理”这一西方发达国家都未能逃过的怪圈,更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中央决定将环境保护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及时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在保证经济快速、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1 环境执法工作的形势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执法工作正在逐步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以环境监察执法稽查为保证,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持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体系。总体来说,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境执法工作不断得到加强。我国已建立起国家、省、地、县四级环境执法体系,拥有环境监察机构3063个,环境监察人员4.5万人。通过标准化建设,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体制的快速转轨、公众维权意识的提高,环境执法工作正处于硬碰硬的攻坚阶段。

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2003年,GDP增长速度达到9%,但主要原材料消耗却增长10-20%,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电力、煤炭、石油等基础能源的供应短缺02003年全国GDP占世界的不到4%,消耗的钢材和煤炭约为30~33%,50%的水泥在中国消耗,对固定资产的过度投资,给环境执法工作带来新的压力。

二是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大企业故意偷排偷放,小企业连片污染反弹,违法排污导致严重危害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污染事件屡屡发生。四川化工厂违反“三同时”规定强行开车违法排污,导致沱江沿线100多万人喝不上水,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以上;重庆天元化工厂有毒气体泄露事故造成数万人紧急疏散,9人死亡;北京怀柔有毒化学品泄露事故造成3人死亡。这些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使人民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连起码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三是环境执法和短期行为的冲突不断加剧,不法分子以身试法、艇而走险,山西忻州市连续发生三起暴力抗法事件,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四是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依法维护环境权益的意识普遍增强。群众对环境问题的投诉以每年近20%a的速度递增,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群众信访、上访的八大热点之一。

2 环境执法的新变化

2.1 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

近年来党中心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公民的民主权利提升,维权意识增强。另一方面,全社会乃至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形势的日益严重。这些因素使公众比以往更加关心生存、生活环境,更主动地参和环境保护和建设,依法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各种形式的民间环保社团组织纷纷成立,他们在环境法制宣传、环境监督、环境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越来越关注环境新问题,各级人大、政协“两会”有关环境保护的建议、提案占相当比重,并逐年增加。广大群众通过举报、信访,以及诉诸法律等途径,维护自身的环境利益。积极适应了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并从公众反映的环境新问题中,发现新情况,分析新新问题,探究新策略,下力解决公众反映的环境新问题,改善环境质量,成为环境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2 执法主体的新变化

环境保护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管,但在哪些方面监管、如何监管以及监管的方式、手段,非凡是如何相互配合,对这些重要新问题现行法律、法规缺乏明确的界定。例如现在防沙治沙执法归林业部门,水资源保护执法归水利部门,农业环保执法归农业部门,社会生活噪声执法归公安部门,土地利用和矿山开发环保执法归国土资源部门,海洋污染防治归海洋部门。我国入世后面对的一些重要新问题如绿色食品等环保产品的认证、环保产业及产品市场准入等方面,也都有相应的执法部门。这种状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保执法工作中的重要特征。环保执法主体多元化,需要以法律为依据加强统一监管,对各有关执法主体的职责和执法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规范,避免多头执法、交叉执法和执法不到位、执法不作为。尤其要防止和克服部门之间借执法来争夺各自的利益,损害环境保护整体利益。

2.3 执法对象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尤其是个体、私有、合资合作、混合所有制经济迅速发展,非凡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会有大量外资企业进入,执法对象呈现多面性特征、分散化趋向。这种变化,对环保管理部门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摘要:一是进一步明确界定执法对象和执法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保护好执法对象的利益,为执法对象提供良好的服务。为此,要努力探究、分析执法对象需要何种有效的管理和服务,环保部门能够给予他们哪些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如何根据执法对象的新变化,贯彻好环保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履行好行政执法职能,这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2.4 环境保护任务及其管理方式的变化

环境保护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运作方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非凡是我国加入WTO后,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3 环境执法要做到四个延伸和六个转变

新的形势下,依法做好环境管理工作,行政管理方式和内容要适应环境保护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我们将之归纳为四个延伸和六个转变。

四个延伸是:由污染防治向生态保护延伸;由防治大中型企业污染向防治各类小企业、小摊点污染延伸;由重点治理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延伸;由城市综合整治向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延伸。

六个转变是:由环保抓环保的习惯定式,向建立环境和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转变,努力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由单纯污染防治向优化投资环境和营造生态环境新优势转变,自我加压,拓宽环保责任领域;由分散的点源治理向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由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法律手段为,辅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转变,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城市环保事业由过去政府包办、直接管理向发挥市场机制功能,按经济规律发展环保事业转变;由单要素的管理向多要素、全系统的综合管理转变(不是传统的林管林、草管草、水管水)。

总之,环境行政执法工作要在充分尊重实际的基础上,加强主体职能建设,使行政管理进一步向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保法制工作在不断发生变化。对环保法制工作的熟悉,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提高。我们结合各自单位的工作实际,在对当前环保执法工作面临的新变化和新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策略建议。

[1]朴光洙,刘定慧,马品懿.环境法与环境执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刘国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环境工作
环境保护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不工作,爽飞了?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选工作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