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医改对医院会计制度的影响
2011-12-31姜淑荣
姜淑荣
(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新医改关于体现公益性的要求,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新医改明确提出:“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等;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在准入、科研立项、继续教育、医疗保险定点以及在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获得补偿方面,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享受相同的政策待遇。
新医改关于体现公益性的要求,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乏公益性会计科目、缺乏对固定资产的公益性资本化设计及其改革均提出了要求和挑战。
1.1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乏公益性会计科目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体现公益性方面存在明显缺陷:缺设体现公益性类会计科目,不能提供任何医院公益性质的会计信息。实际上,医院尤其是非营利性医院(无论是公立还是多种所有制的)具有承担救助“三无病人”、社会公共事故抢救、国家自然灾害抢救的职业责任(比如非典、地震、有毒奶粉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医院先按统一指令性任务对病人进行抢救和义务垫付),而且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尚未形成有效责、权、利相对称的补偿机制。
实际上,对医院来说设立公益性类的相关会计科目(如公益性支出、公益性补助)以区别一般意义的业务收支、财政拨款收支,能够有效地体现其公益性,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
1.2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乏对固定资产的公益性资本化设计
一方面没有建立合理的公益性补偿机制,但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公立医院实际上还占有和使用社会公益性的公共资源 (如专项财政拨款、各级政府拨付的专项补助及横纵向课题等)。使用这些公共资源进行医院建设、购置急需的医疗仪器等是普遍现象。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基本处理方法是:借记有关“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规定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但计提修购基金,借记“医疗或药品支出”、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表面上看固定资产折旧和修购基金都是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提取,并计入当期费用,解决了财务成果的真实性问题,但对医院财务状况实质影响却不同:缺少“累计折旧”科目,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虚增;按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造成重复列支相关费用;结果使得财务成果失真,医院资产账面价值严重不实,给政府部门提供错误信息。二是由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资本化和费用化不进行区分,对医院占据的公益性公共资源(如专项财政拨款、各级政府拨付的专项补助及横纵向课题等)没有资本化处理设计,更不能提供占据和使用相关公益性资源的会计信息。三是对医院固定资产改良、大型维修等后续支出无核算规定,管理空白。这也是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造成后续的大量后续支出(包括财政专项、医院自筹资金等安排的)直接列作费用支出,没有进行合理的资本化设计。
2 新医改关于医药逐步分开,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医疗药品核算产生重要影响
新医改明确:“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要改革药品加成政策,实行药品零差价率销售”、“不得接受药品折扣”、“积极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有效途径”、“增设药事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等。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设有“医疗收入”、“医疗支出”、“药品收入”、“药品进销差价”、“药品支出”等科目分别进行医疗和药品收支核算。其突出问题:一是以药补医现象突出。按照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会计处理后的普遍现象是,药品实行一定的加成率后收支产生盈余,但医疗收支亏损,在政府相关补偿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医院以药品结余弥补医疗亏损情况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多开药、开贵药的逐利行为和医院运行机制的扭曲;二是医疗药品的收支核算不配比。医院各类收支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为配比原则。所谓配比,即将相关联的费用配合在一起,使得费用一般在其相关联的收入实现期间确认入账,同时可决定由此产生的收益。因此,在确认费用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费用与收入在经济性质上的一致性,或费用与收入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按照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医疗人员成本全部计入医疗支出,医疗人员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通过甄选药品、开具医嘱所体现的药品知识价值没有任何技术方法和渠道在药品支出中反映,而药品核算仅仅作为商品(药品)流通会计加上工业会计的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分摊成本的简单模式计算收支,因此医务人员的成本(或知识价值)没有任何体现,造成药品收支不配比,医疗支出过度放大;三是管理费用简单按医疗和药品人员比例进行分摊的方法缺乏合理性。
因此,新医改推进医药分开、改革药品加成政策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产生重要影响:一是实行药品零差价率销售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药品进销差价”科目将作废;二是增设药事费并一定程度弥补医院收入减少或亏损,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中应新设有关会计科目及进行核算规定等;三是“以药养医”的核算结果不再出现,医院运行机制将大有改善;四是医院提供的各类会计信息将更加真实充分,为政府统计分析医疗费用、制定医疗价格、财政补偿提供重要参考。
3 新医改关于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的要求,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乏成本核算产生重要影响
新医改明确提出:“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等。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成本核算方面的明显缺陷:会计科目中未设置成本类科目;成本与费用的界限不清楚,所有发生的成本、费用都计入支出类科目;成本范围过于笼统和简单,口径归集、计算方法、分配标准等不明确,缺乏统一的要求和规则;由此造成实际工作中各医院成本核算口径不一致、随意性较大,成本信息缺乏可比性;医院成本核算缺乏统一标准,尚未形成体系;难以满足政府部门考评医院绩效的需要。另外,许多医院还承担着大量的教学、科研工作,因为没有专门的科目核算,这部分的成本费用往往包含在医疗成本中,也是一个需关注的问题。
4 新医改实施后医院运行机制的改变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新医改明确提出:“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有责任、有激励、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新医改实施后医院将在筹资、运营、投资方面更加灵活。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虽然设置了“对外投资”会计科目,但核算方法简单,对于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没有区分,也未区分必要投资后续计量方法(成本法、权益法或相应转换核算),因此局限性很大,不能及时准确地计量和反映医院的投资变化及权益。
因此,新医改实施后在医院的“对外投资”方面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N].2009-3-17.
[2]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答》[M].人民出版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