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温度测试仪在汽车维修检测中的运用
2011-12-31樊瑞军
樊瑞军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江苏 常州 213164)
测温仪很早应用在工业检测中,工厂线路中由于线路接点虚接,接触点电阻过大,长时间使用温度升高。工人用测温仪来检测线路是否存在温度差来判断接点虚接故障。后来在"非典"预防性检测中,非接触红外线测温仪发挥了很大作用。这种测温仪应用到汽车维修检测中给维修人员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检测故障的办法。
汽车检测诊断中,遇到的最多故障是基础问题,例如散热器通道是否通畅、发动机气缸燃烧情况、制动系统活塞是否卡滞、制动盘过热原因、制冷系统管路是否通畅、发动机抖动原因、怎样判断排气系统三元催化器失效情况等等。这些故障检测的要点是:温度变化。
随着汽车检测维修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检测设备,例如示波器可以看到电子元件的波形,通过数据线可以读取存储器内数据流、故障码,这些设备获得的是基础数据,这些数据不能清晰明确判断故障,还要检查汽车实际的情况分析不同的结果。通过温度差值分析汽车相关部位的故障是必要的检查方法。利用温度差值判断故障的方法在汽车维修领域已经应用很长时间了,例如用手接触刹车盘表面感知温度差值来判断制动分泵活塞是否回位、用手接触制冷系统低压管路温度来判断制冷情况等。用手检测温度的高低是不准确的,因此,非接触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维修检测中应用越来越广。
1 发动机系统
用红外测温仪可以快速方便地检测某一气缸的工作特性。检测排气歧管温度,如果测试中某一气缸比其他气缸温度明显要高,需要检查该气缸工作状况,最可能的原因是喷油器雾化差或真空泄漏。如果某一气缸温度值与其他相比不同,但不是高出许多或低许多,可能是气缸性能不佳的迹象。检查时可能涉及到其他机械问题,应检查火花塞或高压线;该气缸的燃油供应;缸压是否过低;积炭过多。
2 冷却系统
引起发动机温度过高原因很多,用红外测温仪可以准确快速地对冷却系统进行故障诊断。
2.1 节温器
检查节温器是否失效。用红外测温仪检测节温器壳体温度变化,可以判断节温器是否打开。测试时发现节温器的温度突变,表明节温器正常打开,如果温度未变化,说明节温器工作不良。发动机85~105℃,节温器应该打开并允许冷却液流过散热器。当发动机到达运转温度,用红外测温仪测量靠近节温器外壳的上部散热器软管处的温度。当在指定的温度将节温器打开时,上部散热器软管的温度应该迅速上升。如果在靠近节温器外壳的上部散热器软管处的温度没有上升,应检查节温器出口堵塞造成冷却液无法流动;节温器进口堵塞造成冷却液不停流动,并且温度无法升高;冷却系统中有空气。如果温度仍旧很低且没有达到正常运转温度,应检查节温器进口堵塞造成冷却液不停流动,并且温度无法升高;节温器失效。如果上部散热器软管的温度上下波动,应检查节温器弹簧;冷却系统中有空气。
2.2 散热器和暖风水箱
要检查散热器是否阻塞或存在故障,需要起动发动机并运行至正常温度即85~105℃且温度稳定。用红外测温仪扫描散热器表面,沿着冷却液流动的方向检测散热器表面的温度,如果检测到有温度突变的地方,表明该地方管路阻塞。如果散热器有阻塞的地方,该散热器需要清洗或更换。 对于暖风水箱来说,暖风输出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暖风水箱阻塞。通过比较暖风输入和输出管的温度,可以诊断暖风水箱是否阻塞。输入和输出软管必须是热的,同时输入管的温度比输出管的温度高20℃。如果输出管不热,说明冷却液没有经过暖风管芯,主要原因为暖风水箱阻塞,或加热控制阀失效。
3 尾气排放系统
3.1 催化转换器
检查催化效率,可以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净化器的进口和出口温度。检测前,起动发动机到正常运转温度(85~105℃),然后将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进行比较。在装配有双向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车辆上,温度差为55℃或更高。在装配有三元催化器的车辆上,温度差为20℃或更高。当净化器正常工作时,出口温度将更高。如果净化器进口处和出口处温度差低于指定值,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净化器。更换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之前,确定故障的起因。如果车辆行驶里程超过24万km,则可能是寿命到期限了。否则需要检查点火系统、燃油供应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等。
3.2 氧传感器
发动机起动后,氧传感器必须达到300℃才开始产生电压信号。如果一辆汽车花费很长时间才进入闭环状态或者没有进入闭环控制模式,可以在冷车时起动发动机,用红外测温仪进行检测,通过比较温度上升的时间,来判断是加热元件故障还是线路故障。
在实际汽车维修检测应用中,很多设备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甚至仅仅应用一小部分,这是维修检测资源的浪费。只有不断开发和延伸仪器设备的功能,才是尽职的维修人员。快速准确判断故障修理企业获得客户信任、维修人员获得赞扬的关键所在。
[1]纪光霁.发动机温度精确控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2]程军,李玉峰.过渡工况下风冷内燃机气缸盖温度的变化规律[J].内燃机工程.1995年02期.
[3]廖强,吕妮娜,李庆岷.汽车空调温度传感器位置及控制参数优化研究 [J].汽车工程.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