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海洋 预防先行——大连市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展望
2011-12-31
安全海洋 预防先行
——大连市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展望
资料提供/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
201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全国各地都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海洋灾害频繁发生。从大连市来看,2007年发生了风暴潮、2009年渤海海域出现较为严重的海冰灾害,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海洋防灾减灾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可或缺的一环。
大连市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一贯遵循全方位减灾、防灾战略,做到减灾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结合;减灾与发展繁荣海洋经济相结合,减灾与监测、抗救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保障大连市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今后还将加速海洋观测预报高新技术的运用,建立高效合理的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和务实一流的预报服务平台。到2015年,实现重点海域小尺度、多要素、多用途的预报业务体系,特色预报预警服务达到70%以上。
在风暴潮的防治措施方面,大连将改造原有或新建防潮工程,合理提高重点堤段的防洪抗潮标准;加强对沿海地带海防林资源的管理、保护,扩大海防林的种植面积;滨海工程布局建设充分考虑本岸段风暴潮高潮位,滨海核电站及大型火电站建设将考虑最大可能风暴潮的发生。实施风暴潮灾害立体监测,完善风暴潮灾害预报和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包括风暴潮灾害在内的海洋灾害数据库,加强风暴潮灾害的调查、评估和分析业务。
坚持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量,是防治海水入侵的重要手段。调整产业结构走节水型的道路;建立节水型城市,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控制开采量,将地下水水位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在河流上因地制宜建造蓄水工程,层层拦蓄地表水,拦蓄雨洪径流,增加地下回灌补给量,抬高地下水位;从长远战略角度考虑实施跨流域引水,推广海水利用;在已形成海水入侵的区域利用人工补源,以淡压咸。
加强海冰监视监测,建立相关预测模型,评价海冰对不同海洋开发活动的影响,开展海冰灾害的预警预报,保障海岸工程建设安全。
此外,还将加强海域直排口的污染防治,控制陆域入海污染物种类和污染量,特别要控制氮、磷和其他有机物的排放量,合理安排养殖密度,避免海区的富营养化。建立赤潮防治和监测监视系统,对有迹象出现赤潮的海区进行跟踪监测,及时掌握引发赤潮环境因素的消长动向,开展赤潮灾害预警预报。
加强海岸侵蚀灾害长期监测,禁止海岸采砂,取缔不合理的海岸建筑工程,限制和控制河道采砂,实施星海公园等海滩人工喂养工程和侵蚀岸段海岸防护工程。认真编制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立完善的观测预测与评价体系,加强对灾害多发区和易发区监视监测,严格控制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工程项目,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海岸地质灾害防范知识。
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刘锡财提出,全市各级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渔船、渔港及渔业生产安全的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和信息传递发送,做到灾害预报信息及时发到生产单位和渔民手中,提早采取防灾减灾措施,防止和减少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