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路隧道施工质量管理重点的分析

2011-12-31郑守仕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18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围岩公路

郑守仕

(温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00)

1 公路隧道施工的特点

公路隧道的施工作为一种施工中的特殊的结构物,具有如下的特性:

1.1 公路隧道是在原有应力场的介质之内进行施工,即是先有荷载,后有的结构。且施工隧道的结构承受力是不不能够确定的,因此隧道开挖时采用的方法、支护时间的长短和支护结构的刚度都会对隧道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1.2 隧道的施工大部分是隐密性较高的工程,只能在图纸中观察它的效果,工程具体质量难以通过表面的观察得到,无法进行直观的评价和鉴定,这样就造成了工程隐患较难发现的问题,即使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问题,通过现象也较难以判断产生问题的深入原因,不利于分析问题产生的实质。

1.3 公路隧道的设计是以相关工程的类比为前提进行的,计算处于辅助的位置,这样就造成了施工中因素的不可预见性,总体上就要求实施动态设计,提高了工程设计的难度。且隧道施工的工期一般较长。

2 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公路隧道施工当中难以避免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这是隧道施工中的通病,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衬砌渗漏、衬砌开裂、界限受侵、通风照明不良等,对于这些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在现实的工程施工中我们总结了一些科学的经验和方案,具体有以下几点:

2.1 为增强初期的支护质量,我们在施工中一般采用先墙后拱的方法,应该保证侧墙的基底干净整洁,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不均匀的沉降造成的衬砌开裂现象。混凝土干燥收缩引起应变裂缝也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采用UEA膨胀剂和AEC膨胀水泥产生的适度膨胀可使混凝土致密化,这样可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渗能力。

2.2 对于施工中的塌方或超挖一定要进行回填密实。采用水泥注浆处理来应对空洞或围岩裂隙,这样做事为了确保围岩的完整性,增强其承受力。在中隔墙顶部三角区围岩破碎区,洞身衬砌前进行压注水泥浆,对围岩固结注浆可对联拱隧道的中隔墙渗的漏水现象进行防治。

2.3 应采用整体式移动模板对二次衬砌拱圈的混凝土进行浇注,相关的施工单位要根据隧道衬砌的具体情况,科学地设计模板的尺寸大小。钢筋插筋、设置遇水膨胀型止水条处理将有助于纵向施工缝的施工,这样可以改善结构的承受力。且在施工缝清洗和经凿毛处理时,应当铺设同标号微膨胀和自防水的水泥砂浆。

3 公路隧道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

3.1 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施工单位制定科学合理的隧道施工管理体系,是安全、高效地完成项目的重要保证。把控制变形作为质量控制的首要目标,同时以仰拱和2次砌衬紧跟作为相关重要措施,加强对隧道施工的全方位综合施工监督和管理。同时还要制定工程施工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明确文件,使施工各个单位明确自己的作业内容、作业程序和作业标准,实行分工负责。

3.2 相关技术性措施的完备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施工技术管理系统,同时要配备有下设的隧道工区来具体负责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技术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管理措施进行施工,施工中严格按照ISO9000的系列标准,落实岗位责任制。对不同的施工步骤和程序要制定详尽的施工工艺流程和具体操作细则,分工负责和管理,重要施工环节要配备有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从而保证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地得到处理和解决。

3.3 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3.3.1 原材料的采购

公路隧道的建设指挥部应采取原材料的招标活动,从而选择出生产管理好、质量信誉可靠的厂家作为待定的原料供应方,而且在施工前还要对招标的单位提前进行取样试验,若试验结果合格良好,就可确定原料的供应方,且原材料的供应应当稳定,不能耽误工期。

本文通过利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实现基于回跳电压的锂离子电池SOC预测模型的建立。ANFIS的学习算法过程和架构实际上综合了许多种有监督学习功能的前馈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自适应网络就是一个由多节点以及连接它们的网络组成的网络结构,更进一步,部分或者所有节点具有自适应性,这意味着它们的输出取决于这些节点的激励函数的参数(一个或多个),同时学习规则规定了这些参数该如何改变以使规定的误差降到最小。自适应网络的基本学习规则是基于梯度下降和链式法则[7],梯度法由于它的缓慢以及容易陷入局部收敛,因此ANFIS采用混合学习规则,混合学习方法能够加速学习进程。

3.3.2 材料的运输和堆放管理

在材料的堆放时,不同粒径的砂石应当采取分别堆放,且要设置隔离设施将不同材料进行隔离。同时,应采用分层堆放,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止大小不同颗粒的混合。施工单位若在较干燥的地点,那么就应当建立水泥库,做好排水沟、防潮层以及通风措施的完善工作。且在水泥到货后,应当标明水泥的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为避免混合后造成工程质量的隐患,因此要采取分别堆放。

3.4 公路隧道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3.4.1 施工前的测量工作

工程施工前对施工地段进行科学的地质和相关地貌的测量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该制定详细、科学、合理的与当地地貌相配套的施工方案,同时在隧道洞的开挖前,还应在规定的要求里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反复地测量。

3.4.2 科学的开挖方法使隧道开挖质量得到保证

开挖断面规整程度和断面尺寸及超欠挖控制是控制隧道开挖质量的两个方面。隧道开挖断面的尺寸大小要符合工程设计的具体情况,应通过计算和实测施工的数据,留足预留变形量及支撑沉落量这两个指标。同时还要根据围岩的类型选择断面的开挖方法与工艺,一般常用的施工方法为钻爆法和预裂爆破,较硬的使用钻爆法,较软的则使用预裂爆破的方法。

隧道开挖后进行及时的支护是新奥法理论的重要方面,这样做能够限制围岩的变形同时减小荷载、发挥其承受的能力。当前我国的公路隧道施工较常采用锚喷支护。喷大板法是喷射混凝土强度检验试块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是直接在支护上凿取土块然后加工成10cm见方的试件,紧接着要进行抗压方面的试验。

3.4.4 关于隧道防水设施的质量控制

隧道施工中制定科学的防水措施是科学施工必不可少的要求。常见的方法通常为引流堵漏,这种方法对那些由于滴水产生的裂缝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对于那些施工中出现严重渗水的部位,施工单位可运用注浆堵漏方法。

3.4.5 关于隧道衬砌质量的控制

二次衬砌产生裂缝是施工中常见的现象,问题的产生式由于围岩松动等原因。裂缝的检查一般采用塞尺或刻度放大镜,通过观测裂缝的深度和宽度,施工单位要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5 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管工作

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重中之重。隧道施工时施工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工程责任,保证施工的质量要求。在施工现场的监管中若发现有意偷工减料的行为,要从严处罚。为便于监管人员的监督工作,应在施工现场制定施工质量要求表,这些要素应当包括原材料状态的标准、锚喷质量、收敛检测、试验情况和施工桩号等方面。同时施工建立人员要严格按质量检验评定的标准对已施工部位作详细和不定期的抽样试验及评定工作。应及时地对那些对工程质量有至关重要影响的施工步骤进行检测,例如:检测混凝土密实的程度,有无空洞和衬砌厚度是否不足以及是否有脱空现象邓问题。发现问题和缺陷后要进行有效地解决,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施工和管理人员,首先要明确隧道施工的特殊性,以及施工中常见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最后应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做好质量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总体上保证隧道施工的质量。

[1]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章健华.提高隧道施工管理水平探讨[J].现代隧道技术,2001(8):14-17.

[3]王兰生,李天斌等.高地应力区域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施工地质监测预报系统[J].世界隧道,1999(2):57-59.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围岩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治理技术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采空侧巷道围岩加固与巷道底臌的防治
地面荷载及围岩自重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围岩应力解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