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地奇光

2011-12-30王江夏

飞碟探索 2011年8期
关键词:火海火球石英

■ 王江夏

苏联新西伯利亚的工程师瓦季姆·费多谢耶夫和一些物理学家于原始森林考察期间,在一个光秃秃的山坡顶上,曾经见过一种神秘景观:北面直达地平线的一大片土地已经是沸腾的“火海”,这一大片无边无际的“火海”中还飞腾起一些“火柱”;最为可怕的是,这片“火海”很快向他们逼近。目睹这一可怕的景象,他们慌不择路地在这沟壑纵横的地方一阵急跑,一直跑到了安全地带。他们过了1小时左右才回过神来,开始做出各种不可思议的推测。于是,瓦季姆·费多谢耶夫带上2名同伴前去侦查情况。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坡顶,眼前的景象更令他们吃惊:刚才的那一大片“火海”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树林后面宁静的小湖上浮着一层薄薄的暮雾,还不时地闪着微光。远处,一直到地平线,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

而彼得堡的居民兰戈娃,则没能逃过奇怪的“火海”。当时她14岁。一天,她和外婆一同下地干活。那天早上天气不错,就是太阳烤得厉害。小姑娘直起身子,突然看见远处的天边有一块类似云团的东西,心想天黑前一定会下场雨。不料十几分钟后,一大片“火海”已经来到眼前,把周围的一切都吞没了。这“火”向左边、右边和上空没完没了地蔓延,而且很快向村子方向烧去!外婆叫兰戈娃快跑。兰戈娃边跑边回头看,看见一面“火墙”离她越来越近。后来,这面“火墙”赶上了她,把她吞没了。然而“火墙”过去后,小姑娘却完好无损。

尼古拉·博利沙科夫居住在苏联神庙村,在那里也曾经发生过奇特的火光现象。他说:“一天,村子里来了一群挖掘工作者,他们在林中空地上搭建帐篷,那地方当地人是打死也不去的。这块林中空地叫‘雷巢’,人们都认为那是一块凶地。传说那里曾经住过一个以凶残著称的大财主。但有一次,一个大雷劈死了大财主,烧掉了他的庄园。就从那时起,每当村子里下大雷雨,‘雷巢’总要遭雷击。人们还说,空地上有时还发出一种奇异的辉光,一道光束冲天而起,很像是从地底下打出的探照灯。有时还会发生莫名其妙的大火。

“一天晚上,一个搜寻人员来找我,说他们挖到了一些古钱币,想要鉴定出是些什么金属。我用汽油擦了擦,看出都是一些铜币。这些钱币相当古老,上面有几个难以分辨的字。

“不久,他们又坐着轿车来到村里,车上却躺着一个死去的同伴。死者是在刚下的那场大雷雨中遭雷击的。作为职业医生,我对尸体做了检查,证明确实是因雷击而亡。”这一不幸事件激起了博利沙科夫的好奇心。他不时到空地上去看看,证实那里确实是个古怪的地方。博利沙科夫说:“首先,我发现那里就不长蘑菇,可周围到处都可以看到蘑菇。其次,站在上面老是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情绪马上低落下来,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民间称那些常有雷雨放电现象的地方为“闪电源”。科学家认为,这种“闪电源”现象是低电阻造成的,这些地方的地底下可能都有暗泉或金属矿藏。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道理的。博利沙科夫将在空地上找到的那些钱币交给古钱学家,他们一看到这些钱币,个个都很惊奇。他们称这东西非常罕见,是古罗马和克里米亚一带的博斯普鲁斯王国的钱币。

不久,考古人员在那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在那里找到了一座全是由48平方米大小的整石块建成的古建筑遗址,挖掘到一尊青铜神像和其他小东西,还从地底下挖掘出上面镌刻有连考古人员也说不清是哪国文字的石板。考古学家说,远在古罗马出现之前,这一带可能就有了一种高度发达的文明,这里很可能是祭神祷告的场所。

地光是强地震前后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地光闪耀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轰隆隆的地声。地光形形色色的形态,归结起来可分为闪电状、片状、条带状、柱状、探照灯状、散射状和火球状等。就光的颜色来说,有红、橙、黄、绿、蓝等,但以蓝色和红色较多,黄色次之。一般来说,片状光、带状光以蓝色居多,而火球、火团、火焰、火柱多为红色、红黄色和白色。不过,这不是绝对的,有时地光的颜色还随时间变化。

这些形态中与UFO最为近似的是火球现象。有学者认为,在研究火球时应区分二种类型:A型火球和B型火球。A型火球通常在地震前不久和震时发生,主要出现在震中区,没有明显的分布规律,也看不到来自地下的通道,总是突然出现在空中。球体大小不等,一般直径二三十厘米,红色居多,也有蓝色、白色,移动迅速,有时带有响声,同时可见到其他形态的地光。B型火球是信号弹式或流星式的球状光体,地震前后都有,出现范围较广,但与一定的地质构造及地理条件有关,常直接从地面裂缝、冒水孔、河沟等处升起,高度一般为一二十米。球体大小较悬殊,小如鸡蛋,大如脸盆。颜色以红色居多,绿色次之,再次是白色或蓝白色。移动速度较A型为快,有时随风飘忽不定,也常伴有响声,并往往带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如硫黄味等,严重时可灼伤人畜。

可见,火球具有随风摇曳和只能上升、无磁场干扰的特征,这与UFO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它的发光现象及有硫黄气味产生等一些特征又与人们遭遇的UFO有相同之处。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地光现象现已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特别是近代,它更是地震工作者苦心研究的对象。早在1961年,日本学者安井丰等在研究地光时,就注意到了大气电场的问题,后来他陆续研究了日本、美国等地的地震发光现象,于1972年提出了地光现象是地震时剧烈的低层大气振荡的观点。另外,也有人用压电效应理论来解释地光。物理学的实验发现,许多晶体在受到挤压拉伸时,会在二个平面上产生相反的电荷,称为压电效应。压电石英就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如果沿着石英晶体的垂直轴切制一个薄片,并沿薄片厚度的方向施加一定压力,这时薄片的二个受压面将产生不同的电荷,且电荷的密度与压力成正比。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州立大学的弗里特曼·弗洛伊德教授认为,当火山石,如花岗岩受到高压时就会出现神秘的地光现象,因为花岗岩中含有过氧化物,在高压下,二种原子之间的化合键被中断,产生一个正电荷和一个负电荷粒子。这时,负电荷粒子停留在岩石中,而正电荷粒子飞向地球表面,在地球表面与新的过氧化物结合时释放出能量。这也是为什么卫星在地震灾区可以测到能量的缘故。正电荷粒子可以在地球表面以很薄的形式散布开,形成电场,并可以在数米高处将空气离子化,从而产生地光。这一过程类似雷雨天气时闪电的形成。

然而,不少地质学家对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存有异议,他们不明白正电荷粒子是如何穿透数百千米的岩石和土壤来到地球表面的,但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德国波茨坦的科学家也对采用该理论能够预报地震一说表示怀疑。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发生地震期间,科学家也进行过观察,发现地震速度是变化的,随着速度在地层深处传播产生振荡波。此外,美国科学家也发现,地震发生时,磁场和重力场以及地电导率也会发生变化,使地下氡气外泄。所有这些现象在震区会持续较长时间。

美国物理学家在实验室采用几吨重的压缩机将各种火山石压碎时发现,压缩过程的确形成了红外辐射现象,其光谱与地震时所测得的光谱虽然不一样,但辐射能量几乎是一致的。另外,他们在实验室里又对圆柱的花岗岩、玄武岩、煤、大理石等多种试样进行压缩破裂实验时发现,当压力足够大时,这些试样会爆炸性地碎裂,并在几毫秒内释放出一股电子流。正是这股电子流,激发周围的气体分子,使它们发出微弱的光亮。学者芬克尔斯坦和波威尔认为,当石英在地壳岩层中做有规律排列时,如果沿长轴排列的石英晶体的总长度相当于地震波的波长,就会产生地震等压电效应。若地震压力的压强为30帕~300帕,就有可能产生每平方厘米500伏~50 000伏的平均电场,这个电场足以引起闪电那样的低空放电现象,产生地光。

众所周知,石英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然而,这些地光是否都与石英释放的电子流有关,以及这些地光是石英受压后释放的电子流,还是其他原因使其抛射电子流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地光与地下逃逸出的某些可燃性气体有关。他们认为可能是地震造成的地裂缝,促使原先积在地下的可燃性气体逃逸出来,并因氧化燃烧而发光。

目前人们统一认识的是:在大地震发生前会产生强大张力,产生地裂现象,它可以改变地层深处体积、弹性和其他特性。地光现象越明显,所发生的地震强度也就越大。

猜你喜欢

火海火球石英
石英及方石英的碱浸动力学研究
超级大火球
亮亮吃西瓜
挽凉山火灾30名遇难英雄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关于宽带石英滤波器配套谐振器的选用
太阳
严重楔状缺损石英纤维桩树脂修复临床分析
石英云母片岩力学性质各向异性的模拟方法探讨
预测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