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立地条件区域的造林技术
2011-12-30刘万金
刘万金
(哈尔滨市阿城区吉星林场,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浅山区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简要概况
处于我区地理位置西半部的宜林地块,位于海拔高度300度以下,多数属于丘陵慢岗,呈现沟坡地势较多,少部分属于较平坦地势。多数地块土壤板结贫瘠,呈现粘壤土结构状,通透性差,保水性极低,雨后尤其是急雨后湿润层非常薄,有部分地块呈现弱碱或沙旱状态;气候条件相对东部山区干旱,并土壤提前15-20天解冻,晚冻结10-20天。造林成活难度大。
鉴于上述立地和气候条件,为确保造林成活率大幅度的地提高乃至达到国家标准,就必须探讨出有实用价值的科学造林技术及方法。
(一)、树种的选择
树种选择的原则:一是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二是符合造林目的和要求:如家榆、胡杨、杨小黑14,具耐盐碱、耐旱、耐涝、耐热、抗寒等多耐特点,适于当地的盐碱地,苗木能在含盐量0.6%以下的土壤中生长,幼树在含盐量0.8%的土壤中生长正常,成树在土壤含盐量达1%时仍能生长。樟子松是当地最具耐干旱贫脊的品种,适宜中性或偏酸性土壤,其次是文冠果,具耐旱耐贫瘠抗病虫,,适应沙壤土;再次是地产云杉(包括红皮、青千、白千)品种,以及胡枝子等灌木;三是集约经营,选择容器袋苗木,最好是选择樟子松容器苗,能确保干旱贫瘠地块造林成活率达国家标准。
(二)、造林技术
1、造林地的选择和树种的配置
"适地适树"最关键。根据树种选择的原则,按无盐碱而干旱贫脊地块和盐碱地块分两类配置选择树种。干旱贫脊土壤地块选配树种主要是以地产樟子松为主,干旱贫瘠严重地块选择樟子松容器苗最适宜,其次是白榆,用容器苗为最佳,干旱贫瘠程度较大的地块植容器苗才能确保成活率和保存率,干旱沙壤土地块最适合培植发展生物质能源植物-文冠果,文冠果栽植不仅适合国家生物能源的发展方向,而且具广泛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盐碱地块选配树种以胡杨、白榆为最佳品种,其次是杨小黑(14),银中杨也能适应弱碱土壤地块,如果干旱贫脊盐碱程度较小的地块可适当选配云杉,果树、小黑系列等树种。
2、造林整地方法和密度的选择
选择整地方法:根据地块土壤类型选择整地方法。
对干旱贫脊无盐碱地块,一般是荒山漫岗地块,采取穴状整地法,根据所选苗木的大小确定整地规格,一般规格是60cm×60cm。不使苗木窝根、裸根,并且培土人员双脚同时能踩入穴坑里为宜。采取"深坑法"整地:穴坑深度要达到植苗完毕培土踩实后,留有"积水坑",即培土上表层距穴坑上平面垂直距离约5cm为宜,亦即积水坑深度。此法优点是:一是使穴坑能够多积聚雨水,使植入的苗木得的水份多于常规造林法;二是保水,使苗木在干旱天气能长时期保持湿润;三是保证比常规法造林成活率提高10~15%。对盐碱地块整地采取沟垄整地方法。选择造林密度,采用合理密植和混交造林,可使林地提早郁闭,减少蒸发,防止干旱和土壤返盐,对幼林的成活和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干旱贫脊无盐碱地块株距1.5×2为宜,盐碱地株行距1.5×3为宜,混交造林采取乔灌混交为宜。
3、造林技要点
要掌握好造林时间、苗木质量、苗木处理和栽植技术要点,造林栽植时间一般分春秋雨季,春季造林量约占全年造林总量的80%-90%,造林工作重点在于春季。
最佳植树期: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1日约30天左右时间。
苗木质量:针叶树一般用2-3年生国标苗木,杨树等阔叶一般用3根2干的苗木(杨树根成活效果同)。
苗木运输及处理:严格按"五不离水"进行运输和到达目的地进行处理,阔叶树运到目标地进行浸泡,一般浸根3天左右,外地购苗浸泡5天。
栽苗深度:以不裸露地径为准。
浇足定根水:定根水是新植树木的救命水,浇足才能确成活率。
4、确保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技术措施。
(1)对干旱贫脊无盐碱地块造林采取穴状"深坑法"整地和植苗,提倡用容器苗植树造林,主要以樟子松为造配树种。
(2)积极提倡新技术新产品的科技推广工作,大力推广使用保水剂,进行植树造林。将保水剂泥浆蘸根,或将保水剂颗粒分两层均匀拌坑土埋于树根部浇足"定根"水,此法能确保苗木根部在两个月内不缺水,用量按说明书使用,准确施用保水剂可提高成活率10~20%。
(3)盐碱地植树造林处理技术措施
第一:过磷酸钙泥浆蘸根:裸根植树时,把50公斤水加2公斤过磷钙土搅匀成泥浆蘸根,能刺激新根生长。
第二:穴坑底部放隔离层:用锯末和炉灰,搅拌放穴坑底部,既隔盐又增肥力。第三:化学剂改良:施化学改良剂。第四:新植树木抚育和管护。
苗木栽植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抚育工作。同时要作好防病除害工作和护林防火工作,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要确保新植苗木成活率得以提高,在掌握上述关键技术措施外,必须落实好管护责任,才能确保提高造林保存率。
二、山区造林提高成活率关键技术问题
山区宜林地的自然立地条件优越于半山区和浅山区,森林植被和覆被率远远多余和高于半山区和浅山区,有森林小气候,比较适于植树造林,造林成活率比较高,保存率相对比较好,但必须注意以下几项造林关键技术的掌握:
(一)、造林树种的选择和造林地块配置
由于近几年加大造林力度,控制皆伐面积,裸露地块非常稀少,但仍然有部分地块需要植树造林,选择的树种可用地产的樟、云、落、红等针叶上山苗;也可选择小黑系列的杨树苗,最好是2根1干的,1根1干的和1-2年的根造林效果也不错;
林间空地和林冠下植树造林地块,树种可选择配置那些幼苗幼树时期较耐阴的地产红松、云杉(红、白、青)树种。
(二)、造林关键技术的掌握
除了普遍注意的苗木的"五不离水"外,在山区造林整地时树根和草根要整净,以免植苗时根部透风和裸露根;注意"三埋两踩一提苗"以免窝根和透风;最终确保成活率。
(三)、确保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把握"三分造七分管"的及其重要性:关键是落实管护责任,切实作好三年内的抚育工作,准确把握"2-2-1"抚育时间和抚育程度。除了按造林操作规程及时进行抚育外,要层层落实管护责任,将地块落实到人头进行责任管护。
总之,为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国家标准,必须遵循"适地适树"、"三分造七分管"的原则,把握关键技术,采取有效措,切实提高我区造林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及其保存率。
[1]吕桂芝,刘芙,田吉宁,于效丹,刘炳友.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黑龙江省萝北县林业局林业总站,黑龙江省萝北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林业工作总站,黑龙江省富裕县林业工作总站,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林业局.【期刊】中国西部科技,200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