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工程的总体规划
2011-12-30张超姜民
张 超 姜 民
(1、五常背荫河林场,黑龙江 五常 150200 2、五常杨家岗林场,黑龙江 五常 150200)
1 林业的作用
森林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一方面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储贮库和能源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作为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何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不仅仅是生物学界的问题,也是工程学界的问题。人类对森林利用的研究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人数最多、影响深远的会议-环境与发展大会。会上在检讨和重新确立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时,森林成为核心问题而得到新的认识和重视。林业承担着环境与发展的重大使命,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2 当前我国林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人类对森林的环境作用已有了足够的认识,但社会经济发展对木材等森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个矛盾,求得在维持和不断改善环境条件下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亟待努力探索的重要问题。
庞大的人口基数及其持续的增长,使林业承受着生物量需求不断增加的压力;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物种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和频繁的水、旱、风等自然灾害,都与森林的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密切相关。特别是1998年在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更为中国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人们在灾害过后痛定思痛,更加深了对森林在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的认识。
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基础薄弱,林业产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主导产业的优势不明显,名牌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林业产业现在仍以粗放式分散经营为主,缺少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对农民增收贡献不大。
社会林业意识不强,生态林业建设行政推动力有待进一步加大,部分群众对生态林业建设认识不足,认为生态林业建设只是林业部门的工作,没有钱拨付下来就做不来。即使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还有个别人只考虑自身的眼前局部利益,想尽办法设置障碍,不愿接受生态林业建设任务,即使接受了任务也抱着领取国家补助的心态而对造林质量、抚育管理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当然也有部分基层领导认为生态工程建设见效慢,政绩不明显,不去履行职责,没有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地域间差距较大,有些山区群众植树护林有经验,生态林造林积极性高,质量好,而其他地区则难以推动;另一方面由于林权分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户造户管不到位,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造成工程造林质量低下,工程管理难度加大。
3 现代林业的概念和特点
3.1 现代林业的概念
所谓现代林业,就是科学发展的林业,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代林业体现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生产力水平,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3.2 现代林业特点
现代林业的主要特点:一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二是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三是以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4 总体规划的概念、措施及特点
4.1 总体规划概念
总体规划准确地来说,应该叫作总体设计,或者总体规划设计。对某一林业局(场)来说,在森林经理调查(简称二类调查)的基础上,为开展合理经营和利用而进行的全面规划设计,内容包括:基本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合理经营、劳动与投资概算、附属工程、农副业生产以及生活福利设施等。它既是生产单位进行合理经营利用和各项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又是编制各单项施工设计的依据。总体设计的深度为初步设计性质,凡是列入国家计划基本建设程序的,都要进行此项工作。
近些年来,国家和地方在林业工程上的投资不断加大,对林业工程的监理监管工作越来越严格,对林业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也越来越重视。同时,对林业总体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投资渠道的增多和社会对林业工程作用的深入理解,人们对于林业工程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提出了更多林业工程能够实现的功能和作用。
5 总体规划的措施及特点
5.1 总体规划的全面性
作为一部总体规划,必须做到对一个区域内的点、线、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在“点”的规划上,要突出“点”的美化作用,与当地文化背景、局部地理特点、人文历史典故等相结合,凸显出“点”规划的文化底蕴。“线”的规划一般以地域内的道路、河流为载体。
5.2 总体规划必须坚持的几点原则
遵循尊重规律,统筹兼顾的原则
遵循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
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讲求实效的原则
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原则
遵循“依法治省”、“科学发展”的原则。
遵循不断创新的原则
5.3 总体规划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及之间的协调性
作为规划中的各个单元,它们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又应该有必要的呼应效果,但不能使规划内容有所冲突。在规划范围内,使得内容之间既各具特色,又相互协调。
5.4 规划对全面发挥林业工程功能的指导性
林业总体规划已经从注重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向注重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向转变,而且各项效益的评估也越来越具体和数据化。
[1]李广太.用现代林业的理念发展林业〔M〕,中国林业,2009.2B(30).
[2]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3]张国庆著.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芮光雨,王彤.项目分析与决策 [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5]王瑞芳,李辉.国有森工天保工程区长远发展思路及其对策措施初探[J].林业勘查设计,2002(1).
[6]刘新倩.世行项目林划入天保工程区的问题与对策[J].林业经济,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