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杆、塔多回路线路带电作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011-12-30郑和平
郑和平
(宜宾电业局,四川 宜宾 644000)
前言
对同杆、塔架设的多回线路进行带电作业因安全距离较小,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难点。在我们近几年的带电作业项目中类似的项目常常被放弃,采用停电的方式进行作业。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大了线损。所以如何安全地在同杆、塔架设在输电线路开展带电作业,扩大作业范围,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1 、在同杆、塔多回线路上开展带电作业的意义
由于同杆、塔架设铁塔塔型普遍存在相邻两层横担之间的净空距离过小,导线的布置、相间距离与单回线路相比都显得紧凑,安全距离小,用传统的带电作业方式安全距离达不到安全作业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制定新的带电作业方案将"多回路杆、塔带电作业"等带电作业项目引用到实际工作中。
2 、对在多回路杆、塔带电作业项目中的难点进行分析。
2.1 、带电作业的安全要求
带电作业人身安全靠三个技术条件保证,即只要流经人体的电流不超过人体的感知水平1mA;人体体表场强至少不超过人的感知水平2.4kV/cm(或某个电场卫生标准);保证可能导致对人身放电的那段空气距离足够大。
2.2 、多回路铁塔带电作业难点和解决方法
以110kV线路为例讨论在多回路铁塔上工作,会有几个原因对作业人员够成威胁。如常用的 110kV多回路直线塔 110ZGU、110ZGU2铁塔主要尺寸:
上层导线对塔身距离为3.0米;,上层横担距中相导线横担距离为3.5,扣除横担厚(斜材与平材间的距离)0.3米后距离为3.2米,扣除绝缘子串长1.5米后上层导线对中相横担最高点距离约为1.6米;上线与中线相间距离为3.5米。
中相导线对塔身距离为3.5米,中相导线横担对下层导线横担距离为3.5米,扣除横担厚度0.3米后距离为3.2米,扣除绝缘子串长1.5米后,中相导线对下层横担距离约为1.6米;中线与下线相间距离为3.5米。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由平梯进入等电位作业人员对地安全距离不足。
2.3 、工作必须作到"百分之百的安全"
在多回路铁塔带电作业时我们虽然我们可以采用作业人员尽量缩小自身作业范围和减小动作来克服地电位安全距离不足的方式来开展工作,但这种作业方式对作业人员技能和行为要求很高,作业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中难免会发生动作的疏忽,而这一疏忽是致命的。
安全工作的理念,是用科学的安全作业方法来将因为人的失误造成危险的程度降到最低,比如配网全绝缘作业中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安全防护就是为了将作业中某一工具的失效或人的失误所带来的危险减低到最小。而输电线路带电工作的安全防护就只有靠作业人员对带电体、对相、对地保持安全距离,所以作业人员要靠缩小自身作业范围和减小动作来克服地电位安全距离不足的方式来开展工作。
3 、针对多回路铁塔带电作业难点采取的作业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为在多回路铁塔上带电工作的难点在于
1.多回塔作业人员无法到达横但末端开展工作;2.作业人员无法靠传统平梯进入等电位;
针对这两个难点我们可以采用其它的作业方式来开展工作。针对导线或耐张引流线对人的安全距离不足的问题我们采取作业人员不进入横但,在塔身利用工具间接工作,可以使用一套专用辅助绝缘工具设法移动导线或耐张引流线至安全距离之外,使得作业人员可以进入下一层横但尖开展一些复杂的常规带电作业。作业人员无法靠传统平梯进入等电位,我们可以从线路外侧设法进入电场等。
3.1 、在同塔多回直线塔上的工作方法:
3.1.1 、杠杆法间接更换35~110kV多回线路绝缘子
此方法针对导线或耐张引流线对人的安全距离不足的问题我们采取作业人员不进入横但,在塔身利用工具间接工作。
作业时采用两套不同作用的杠杆,一套作为转移导线加在绝缘子串上的荷载,一套取代单滑轮起吊绝缘子串。加用一套滑轨将绝缘子串脱离导线及横但连接后移至塔身对绝缘子进行更换。根据导线的垂直荷重和绝缘子串的质量分别设计出轻型的导线杠杆和绝缘子滑动杠杆。导线杠杆用玻璃钢管制成,试验荷重10kN,允许荷重4kN,杠杆质量10kg,总质量为20kg,绝缘子杠杆用φ50× 2500绝缘管制成,前端装上一个绝缘子托叉。本工具只适用于铁塔桁架结构的横担。多回路水泥杆型钢结构的横担,需改进杠杆的挂钩结构。杠杆本身不变
3.1.2 、绝缘悬臂梯法进入电场进行等电位作业
此方法主要是解决作业人员无法从塔身从内向外进入电场的难题,改进入电场的方示为从线路外侧向内的方法,就如用一个假想的吊臂将作业人员从安全的路径吊入电场。此方法用绝缘悬臂梯来实现这一工作方法。
(1)、工作及工具设计方案。
绝缘悬臂梯法进入电场进行等电位作业分上相和中相作业,中相作业时因横但比上线横但长500mm,所以将上部平梯增长为500mm,同时增长摆体。工作方法为进入上线因上线横但长3000mm,所以采用长3800mm的绝缘平梯作为绝缘悬臂梯,在绝缘平梯端部和中间段设固定拉绳固定于架空地线支架。在绝缘悬臂梯端部悬挂摆梯,根据等电位时的安全距离的要求,第一段摆梯长度为2300mm,等电位电工由上至下,确定站好位置后,由牵引摆梯吊绳拉移接近带电导线并进入等电位。
作业中相时,因中相横但为3500mm宽,所以将上部平梯增长为500mm,同时增长摆体,确认作业人员处于安全位置后,由牵引摆梯吊绳拉移接近带电导线并进入等电位。两处作业均能保证等电位工处与垂直工作位置,作业点基本在工作人员胸部位置,工作姿态正常
3.1.3 、采用悬臂抱杆辅助更换多回直线塔绝缘子串
作业人员在多回塔上无法几进入下相横但和中相横但,主要是导线位置对作业人员造成安全距离不足,采用了悬臂抱杆的方对导线采取适当的移位,使其满足对横但尖的工作人员距离1.0米的安全距离。在进行下面两相的工作前,先把上面相(或中相)的导线向外甩出 一定距离,使相邻两层横担之间形成了3.5m的净空安全距离,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3.2 、在多回同塔耐张塔上的工作
耐张塔上的工作对工作人员构成安全距离不足的对象是上一相线的引流线,而引流线具有一定的弛度和柔性和可转动,所以可以利用杠杆原理用工具将引流线向外旋转挑移就能满足下线工作人员安全行动至横但尖正常安全的展开工作。
在耐张塔上的工作可以称为引流线支撑扩距法辅助带电作业
3.2.1 、限距绝缘操作杆引流线支撑扩距法辅助带电作业
限距支撑绝缘杆。绝缘杆上刻有刻度,绝缘杆的一端安装螺栓式紧固金属钩。操作时将限距支撑绝缘杆紧固金属钩固定在引流线上,然后将绝缘杆绑在横但上;
绝缘杆防滑套。防滑套为一只带有螺栓的可调式钢圈。由于绝缘杆表面光滑,为防止绑在横但上的绝缘杆出现滑动现象,将防滑套安装在操作杆上,可以利用绳索将防滑套固定在横但角钢上;
限距绝缘杆作用在,挑移引流线后在引流线上安装一根,作业人员利用杆上的刻度随时控制距离。
3.2.2 、专用杠杆旋转位移法引流线支撑扩距法辅助带电作业
在对耐张引流线跳移的工作中,采用绝缘杆将引流线推出去时,有个较大的水平分力。使引流线变形,会改变引流线对瓷瓶串各点的距离,使工作人员不太放心。鉴于此,推荐采用改进设计的旋转位移法,使引流线呈自然旋转的路径按设计位移。减少引流线的变形。
专用杠杆引流线旋转位移法工作为加工一个可旋转杠杆卡座安装特制旋转钩杆构成杠杆体系。并安装于横但端头,绝缘杠杆钩导线端在旋点中心点以下大约1500mm(为引流线弧垂∫值),绝缘杠杆采用棒形材料时绝缘杆加工锁止套,绝缘杠杆采用板壮材料时,可以在旋点中心点附近板状材料加钻调节孔,使得绝缘杠杆钩导线端在旋点中心点以下可按为引流线弧垂∫值调整。工作中在安全位置转动杠杆使引流线位移,当位移值满足要求后将杠杆固定于横但上,下层横但电工便可以进入横但尖工作。
3.2.3 、线路转角度数对引流线支撑扩距法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耐张杆引流线塔旋转后尺寸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但由于线路存在曲折系数,会采用大角度的转角杆塔。转角杆塔内角侧采用此带电作业方法时,引流旋转后安全距离会随之增大,但外角侧引流旋转后会造成对横担头部尺寸的减小,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不够,所以转角度数是影响带电作业安全的一个重要数据。
4、结束语,
以上作业方法作业程序相对复杂,所需工具多,对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并且由于带电作业现场随工作点环境,现场设备运行状况,工作点相邻杆塔的高差、档距、杆塔形式、横担宽度、绝缘子串长度、导线型号、引流连接方式等都会对作业现场现场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工作现场应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验算及工具布置,制定相应的标准化作业方案,使用可靠的工具,必要时采取可靠的应急措施,确保人身和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
[1]孙兵,陈立钧.《地电位更换110kV线路小间距多回路耐张塔绝缘子串》.
[2]孙兵.《等电位更换110kV线路多回直线铁塔绝缘子及附件处理》.
[3]孙兵.《小间距多回路塔带电更换三相整串绝缘子可行性研究》.
[4]胡定超.《杠杆法间接更换35~110kV多回线路绝缘子》.
[5]陈国信.《支撑扩距法带电更换同塔架设110KV线路耐张绝缘子串的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