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宿迁学院经贸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

2011-12-29程肇立

时代经贸 2011年23期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毕业生

【摘 要】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规范分析的方法,对提升宿迁学院经贸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笔者提出目前宿迁学院经贸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就业面过窄、盲目从众、就业方向不明确但同时又过于自信、博而不专以及就业情况与专业课掌握情况不吻合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成因分析,从毕业生自身、学校以及用人单位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提升宿迁学院经贸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强调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择业观;就业指导

近几年,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宿迁学院作为一所新兴的学院,正处在蓬勃发展期间,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个研究背景下,笔者通过对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宿迁学院经济贸易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特点,旨在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从而提出解决问题、改善就业现状,提升宿迁学院经贸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和措施。本研究对增强全国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宿迁学院经贸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和特点

宿迁学院经济贸易系共设有四个专业:会计、金融学、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本研究发现宿迁学院经贸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四个专业的毕业生选择或者有意的就业方向都是银行,并且会计专业选择从事会计工作的毕业生中,绝大部分默认的依旧是银行内的会计工作。这里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就业面过窄,毕业生中超过半数希望从事会计行业,并且目标都是银行,有一种从众心理;二是就业方向不明确,很难找到突破口。第二,超过95%的参与调查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表示出信心,当然良好的心态是必备的,但是过于自信容易导致就业前的准备不充分,放松警惕性,从而降低自身竞争力。第三,几乎每位参与调查的同学都通过1-3项不等的职业资格考试,但是极少有人就一门职业技能做更深层次的发展,即通常所说的“博而不专”。很少有学生在一门技能上加以深造,这样虽然拥有许多职业资格认证,但是都过于普遍,仅达到资格认证水平,因此就业竞争力受到很大影响。第四,就业情况与专业课掌握情况并不是很吻合。调查中,23%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课掌握情况良好,48%认为掌握的一般,29%的毕业生认为自己专业课掌握的情况很不好。受访学生普遍反映专业课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工作要求有较大差异,认为专业课程讲授方式存在问题,現状是更偏重于考核的成绩,而忽略实践,某些课程有实践机会,但是时间过短,达不到效果,而且实践方式流于表面,不切实际。上述现状和特点同时又是宿迁学院经贸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因此,笔者下面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

二、宿迁学院经贸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

首先,部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择业能力和择业技巧方面,而是极端地认为求职的竞争就等同于家庭关系的竞争,就业与自身素质关系不大,使自己失去了在择业中考量和锻炼自己、磨练意志以及了解和适应社会的机会。

其次,学校的专业教学设计不甚合理,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一边倒”的现象,即学生就业存在向热门专业追逐的趋势,人云亦云,即使是身处本专业,但在选择资格考试和学习方向等方面都是朝向热门专业的,这样就无法避免某一就业领域竞争人数过多,降低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的现象出现。学生在就业方面盲目从众与学校专业教学设计不甚合理的有关联的,这也是目前高校在教学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养。目前高校在教学上还存在重成绩,重资格,轻能力,重学习,轻创新的特点。并且学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再次,毕业生的择业观出现问题,在大学期间,受到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的影响,毕业生忽视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忽视自身特点,盲目地追求热门,与他人攀比,一心向往大城市、大公司和大机关。学生一味追求高收入和高待遇。这就导致其就业期望与实际情况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最后,应届毕业生普遍缺失一种良好的就业心态。因为都是初次就业,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己,没有充分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表现在就业过程中过于自卑,不敢于参加竞争,不愿意参加竞争。这样缺乏经验,加之心理准备不足,稍遇挫则,就会造成心态失衡,影响自己的择业观,影响自己就业竞争力。

最后笔者结合宿迁学院经贸类毕业生就业现状特点和成因分析的结论提出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可行对策。

三、提升宿迁学院经贸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笔者从毕业生本身、学校以及用人单位三个方面提出六点关于提升宿迁学院经贸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第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对人的期望值不断提升,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在校表现、事业心和吃苦耐劳精神,注重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作为大学生,除了学好专业文化知识外,还应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实践锻炼,优化知识结构和智能素养,把自己培养成为文理兼通、视野开阔、富有综合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依靠自身实力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第二,在现阶段,毕业生“自主择业”不等于“自由择业”,毕业生必须根据自身优势去选择职业,不要好高骛远。学校和家庭要帮助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改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通存在的“就东不就西”和“就高不就低”现象。

第三,高校要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学校要建立这样的机制,在毕业生临近毕业阶段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就业指导培训,帮助他们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

第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和人才成长的周期性较长的特点决定了毕业生参与竞争的能力培养必须具有超前性。毕业生可以择木而栖、择主而从;用人单位也可以择才而用、择人而用,选择对了方向,就能增大就业成功的可能性。

第五,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供需双方在相互选择时也要更加理性化和科学化。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更加注重其综合素质,思想情操和敬业精神、知识素养和理论功底、能力素质和技术才华将成为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应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对一年级学生主要侧重于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系统介绍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人的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对二、三年级的学生主要侧重如何塑造和完善自己,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及合理的知识机构等;对四年级学生则侧重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努力扩宽知识面,提高能力,扬长避短,教育学生把“我想干什么”与“我能干什么”统一起来。

最后,学校要主动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培训活动。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进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高校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是成为新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而大学生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社会对岗位的需求,培养创业能力和精神,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并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就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肖行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耿彦君,赵素云,翟建北.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茶金学,章国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程[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宿迁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的研究成果(2010),项目名称:对宿迁学院经济贸易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情况的调研,主持人:程肇立(在校本科生),指导老师:刘玮(助教,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学)。

猜你喜欢

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