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常见的海洋灾害
2011-12-29王中波
地理教育 2011年9期
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次于内陆的洪涝、干旱和风沙等灾害。海洋灾害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因此,探讨沿海城市所面临的海洋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风暴潮
风暴潮是指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海区的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我国的台风主要发源于西北太平洋,每年生成的台风有30多个,占全球1/3以上,其中影响我国的约有20个。
风暴潮通常可分为两种: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影响我国的台风风暴潮一般分布在东海、南海、黄海南部及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温带气旋风暴潮一般分布在渤海、黄海北部。其中台风风暴潮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较为强烈,浙江沿岸、福建、广东、海南沿海是多发区域。
2.海平面上升
由于温室气体的不断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性气温上升,海水受热膨胀、高山冰川融化、南极冰盖解体,造成海平面的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人为因素如过度开采地下水等导致的陆地地面下降,又造成了海平面的相对上升。
海平面上升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海平面的上升可淹没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区,加强了海洋动力因素向海滩推进,侵蚀海岸,从而变“桑田”为“沧海”;海平面的上升会使风暴潮强度加剧,频次增多,不仅危及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而且还会使土地盐碱化、海水内侵,造成农业减产,破坏生态环境。
3.赤潮
赤潮是指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暴发性繁殖或集聚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
赤潮会破坏生态平衡和渔业环境,危害渔业和养殖业,有毒赤潮还能通过食物链转移造成人畜中毒死亡。
赤潮频发的原因在于陆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船舶排污及碰撞溢油、海上石油开采溢油增加、近岸养殖过度、近岸旅游造成环境污染等。
4.海岸侵蚀
海岸侵蚀是指在自然力(包括风、浪、流、潮)的作用下,海洋泥沙支出大于输入,沉积物净损失的过程,即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的后退和海滩的下蚀。
海岸侵蚀使土地大量失去、海岸构筑物破坏、海滨浴场退化、海滩生态环境恶化、海岸防护压力增大,侵蚀下来的泥沙又搬运到港湾淤积而使航道受损,从而成为一种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
海岸侵蚀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自然原因,如河流改道或大海泥沙减少、海面上升或地面沉降、海洋动力作用增强等;二是人为原因,如拦河坝的建造、滩涂围垦、大量开采海滩沙、珊瑚礁,滥伐红树林以及不适当的海岸工程建设等。
5.海雾
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雾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到1千米以下。
我国近海海雾区北宽南窄,黄海与东海的雾区最大,南海次之,渤海最小;琼州海峡、浙闽沿岸和山东半岛沿岸为三个多雾区。成山角一次海雾可持续26天不散,有我国的“雾都”之称。
海雾是一种危害很大的海洋灾害。首先,无论在海上还是在海岸带地区,海雾都因其大大降低能见度而对交通运输、渔业捕捞和养殖、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以及军事活动等造成不利影响;其次,雾气会极大地减少日照时间,低温高湿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很大危害;第三,雾水中的盐分对建筑物的腐蚀不可忽视。
6.海冰
海冰是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但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大陆冰川或陆架冰滑入海洋后断裂而成的巨大冰块中,露出海面的高度在5米以上者称为冰山,高度大者可达几十千米,长度一般为几百米至几十千米,特大的冰山叫冰岛。
我国北部海域纬度偏高,每年都有结冰现象出现,在黄河口附近也有一定河冰入海。海冰灾害是极地海域和某些高纬度海域最突出的海洋灾害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为: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坏海洋工程设施、航道设施,撞坏船舶造成重大海难;阻碍船舶航行,破坏螺旋桨或船体,使之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锁港湾,使港口不能正常使用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费用;使渔业休渔期过长和破坏海水养殖设施、场地等,造成经济损失。
7.海水入侵
在沿海地区,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海水侵入沿海含水层并逐渐向内陆渗透,这种现象被称为海水入侵。
海水入侵的直接后果是地下淡水受到海水的污染、沿岸土地盐碱化、水源受到破坏、沿海建筑物受损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我国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广西、海南和台湾等省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加剧现象,其中环渤海地区较为严重。
8.沿海地面下沉
地面沉降是指某一区域内由于开采地下水或其它地下流体导致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或压密引起地面海拔下降的现象,又称地面下沉或地陷,其特点是波及范围广、下沉速率缓慢、不易察觉,而且对建筑物、城市建设和农田水利危害极大。
我国海岸带是人口、城市最集中的地区,人类活动影响最为深刻,由于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产生地下漏斗,造成地面下沉;另外,众多的高层建筑,亦增加了地面承载力,又加剧了地面下沉的速率。我国96个地面沉降城市和地区有80%在沿海地区,如天津、上海、苏州、常州、无锡、嘉兴、宁波、湛江、台北等。
9.海上溢油
海上溢油是指在海上作业或航行过程中发生的石油泄露事件。石油在海洋表面形成面积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同时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而且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物质在海域中累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海洋动物和以此为食的其它生物造成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