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势和地形”教学解读

2011-12-29蒋海蓉

地理教育 2011年9期


  一、知识结构
  
  “地势和地形”是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此部分的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运用”和“说出”这两个目标动词对于初中生来说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就学生而言,不仅要知道地形和地势的特征是什么;还要求他们清楚特征的由来,能够从哪些方面验证和说明;这些特征对工农业生产和交通会产生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人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继而从对学生知识方面的考查过渡到能力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本节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过程与方法: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和共同探究,使学生逐步形成交流和合作的学习习惯,并充分认识这种方式的优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发展善于合作学习、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三、重难疑点剖析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是本课教学重点。在此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讨论这些特征对其它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以及改造地理环境。
  教学难点。图2.1“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是本课的一个难点。首先教师应指出此图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图2.2“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相互联系;然后教师应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可以用切面包或苹果等方式入手帮助学生理解。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另一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现象不能很好地与理论知识相联系,因此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总结。
  教学疑点。疑点一:图2和图3均能显示地势西高东低这一特征,但我国属于图3的情况,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三级阶梯”状分布。疑点二: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是不是延伸到大陆海岸线就截然而止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实际上一直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大陆架,水深一般不足200米,岛屿星罗棋布。
  
  
  四、教学建议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教材安排了两幅重要的地图,即图2.1 “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图2.2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对这两幅图的阅读和分析是学生理解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关键。图2.1加注了海拔高度的网格线和经度线,可以从图中方便地读出各地形区的海拔高度。图2.2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示意图,它的颜色不代表准确的高度,主要是便于学生分清阶梯的界线。对于该部分建议先讲解图2.2,可以请学生数一数此图有多少种颜色,根据颜色的分布概括我国地表高低起伏的总体趋势是西高东低。接着可以设置“露一手”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尝试绘出我国地势示意图,教师对可能出现的两种示意图进行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可能是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呈斜坡状),也可能是由西向东阶梯状降低,究竟哪一种更符合实际呢?然后过渡到图2.2的学习,得出结论是呈阶梯状分布。关于“剖面图”这一难点知识的突破,可以与先前的“露一手”设置一个环环相扣的环节“我是大赢家”。教师事先准备好苹果或者捏成阶梯状的橡皮泥,现场操作,成果发给绘图正确的同学。
  在23页“活动”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办法,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专题,然后派一个代表发言,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最后由教师做适当补充。
  
  2.地形复杂多样
  可以“寻山”开始本小节知识的学习。课前准备好卡片、中国空白地图,让学生将写有山脉名称的卡片贴在地图相应的位置。
  以“观山”继续后面的教学。让学生仔细观察贴有山脉的地图,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说出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各有哪些。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其填充“骨架”的“血肉”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以、三大高原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从而可以总结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关于地形区的讲解,可用图片文字结合,让学生“连连看”,熟悉各地形区的典型特征。如黄土高原的典型特征是黄土分布最广;青藏高原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云贵高原红土广布,发育喀斯特地貌,被称为“红土高原”等。
  将以上两小节知识点“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和“地形复杂多样”用表格概括,如表1所示。
  
  3.山区面积广大
  教学中应首先带领学生通过读图完成29页的活动1,在绘制饼状图的过程中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先计算出所对应的圆心角,再将相应的份额标注在图上,最后涂上颜色并添加图例和注记。再向学生介绍山区所包括的范围,并得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在活动2的教学中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辩论的方式开展,活跃学习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观。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