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一议
2011-12-29侯丹丹裴斐
地理教育 2011年10期
图1中AB、CD为两条纬线,B、C、E位于同一经线上,A、E、D三点的太阳高度为0°,A和E的时差与E和D的时差之比为3:1。读图完成1~3题。
1.若E点地方时为9时,则:
A.A点与C点的昼长差不可能达24小时
B.B点可能出现极昼
C.C点白昼不少于4小时
C.D点一定昼长夜短
2.若D、E之间的时差为3小时,则:
A.E点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
B.C点刚好出现极昼或极夜
C.B点日出的地方时比A点早9小时
D.B点与D点的昼长或夜长均相差12小时
3.若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北京时间为16时,8小时后D点将迎来日出,则:
A.C点与E点的昼长之比为4:3
B.E点与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比大于1
C.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之比为4:1
D.AED的经度范围与全球经度之比为1:5
参考答案:1.B 2.B 3.A
解析:此题考查地球运动的重要知识点:晨昏线、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区时与日期等,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根据AED的太阳高度为0°,可知AED为晨昏线。
第1题:若E点地方时为9时,则AED为晨线。A和E的时差与E和D的时差之比为3:1。A点的日出只能是0:00以后,D点的日出只能是12:00以前,可列出表1。
第2题:D、E之间的时差为3小时,则A、E之间的时差为9小时,可知AD之间经度差为180°,即AD两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如图2),CD与AB纬度相同,刚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A项,此图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E点只能位于北半球。C项,AB在同一纬线上,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D项,B点与D点昼长或夜长均相差24小时。
第3题:8小时后D点将迎来日出,则现为日落,从而推断夜长为8小时,昼长为16小时,即4:00日出,20:00日落。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即正午12:00。AE:ED=3:1,推断E为18:00,E在赤道上,昼长12小时(如图3)。CD为同一条纬线,两点昼长相等,所以C点和E点的昼长比为16:12=4:3。B项,E点与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比不能判断,可能小于1也可能大于1。C项,北京时间16:00,则180°为20:00。顺地球自转方向,从0时经线到180°为新的一天,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之比为5:1。D项,AED的经度范围为(20-12)/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