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发展态势及障碍分析

2011-12-29山世英

对外经贸实务 2011年11期


  机械、电子是浙江省确立的四大主导产业中的两大产业。浙江省是对外贸易大省,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在浙江省对外贸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十五期间”,浙江省机电产品已经取代服装、纺织品等传统出口产品的主导地位。2010年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793.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4.0%,机电产品已成为浙江省外贸出口的第一大支柱产品。机电产品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已成为浙江省出口稳定增长的重要保证。鉴于此,本文使用相关数据分析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发展态势,发现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促进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发展态势
  
  (一)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长迅速,出口贡献率大
  近年来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加大。2003年到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额从143.2亿美元增长到793.7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36.9%,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由2003年的34.4%增长到2010年的44.0%。
  机电工业作为浙江省出口增长的支柱产业,可以从机电产品的出口贡献率看出。出口贡献率指某产品出口增加额占总出口增加额的比例,其公式为:Ci = △Ei/△E,其中△Ei表示i产品的出口增加额,△E表示该省外贸出口增加额,Ci表示i产品的出口贡献率,Ci值越大表明该产业的贡献越大。
  从表1中看出,2003年以来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贡献率不断提高,2007年以来一直保持在50%左右。经过近年的发展,机电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机电产品出口中高新技术机电产品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出口结构有所优化
  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代表着新世纪机电产品出口和机电工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对外开放进程中,浙江省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高新技术研发项目给予补助,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机电产品出口及相关研发项目等,为机电企业出口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浙江省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额不断增长,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长速度已经超过机电产品总出口额增长速度,2003年的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额仅有21.0亿美元,2008年达到137.2亿美元,五年间增长了5.5倍。机电产品的出口中高新技术机电产品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14.7%上升到2008年的20.2%。自2005年以来,这一比重一直在20%上下波动。
  (三)出口机电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
  通常,人们用贸易竞争指数衡量一国某行业产品在生产和贸易方面的竞争优势,贸易竞争指数的具体公式为:贸易竞争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贸易竞争指数取值范围为[-1,1],如果指数大于零,表明该类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越接近于1,竞争力越强;指数小于零,则表明该类商品不具国际竞争力;指数为零,表明此类商品为产业内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
  计算数据表明,2003年到2010年浙江省机电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从0.28上升到0.66,2003年浙江省机电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为0.28,小于0.3,说明当时浙江省的机电出口产品具有微弱竞争优势;2004年到2006年,TC指数在(0.3,0.6)区间内,具有较大竞争优势;2006年到2010年,TC指数均大于0.6,具有极大竞争优势。
  (四)机电产品出口市场拓展有效,但分布仍较集中
  为支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浙江省相关部门建立了机电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和“走出去”战略专项资金。机电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意识不断增强。浙江机电企业通过参展、考察等多种方式,积极了解国际上机电技术发展的最新状况,努力学习管理经验和国际先进技术,并实施以重点市场为主和多元化市场相组合的市场拓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以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为重点市场,随着对外开放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又相继开发了俄罗斯、东盟、非洲市场。但是目前以欧盟与美国是机电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以2010年统计的数据为例,2010年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最大的市场是欧盟,出口欧盟机电产品占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的比重达41.2%;美国是浙江省第二大机电产品出口市场,出口美国的机电产品占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6.2%,远远超出排名第三位对东盟地区的比重(9.5%);出口市场第4-7位分别为日本9.4%、中国香港5.5%、俄罗斯4.4%、韩国3.9%。仅欧盟、美国、东盟、日本四大市场就集中了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的85%以上,市场分布较集中,这种贸易格局不利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一旦某一国家实行贸易保护,就会严重影响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
  
  二、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的障碍
  
  (一)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
  尽管浙江省政府目前加大了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高新技术的支持,但在资金的投入和对科研人员的重视程度上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去甚远。技术已经成为浙江省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的瓶颈。浙江省机电产品技术含量及附加值较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以自行车出口为例,浙江省自行车企业生产的产品多偏向中低端,高质高价的产品比较缺乏。2011年1月,浙江省出口比较高端的竞赛自行车为零,山地自行车仅占全省自行车出口总量的6.4%,而价格较低的自行车则超过全省自行车出口总量的一半。低端产品的大量出口使得1月份浙江省自行车出口均价仅为每辆27.3美元,远低于全国每辆45美元左右的平均水平。
  (二)生产成本上涨挤压企业盈利空间
  近年来受国家产业梯度转移和城市物价飞涨的影响,浙江省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用工荒”,东部沿海地区“用工荒”现象空前严重。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2010年第3季度,浙江省求人倍率达到1.99,其中杭州、宁波更是高达3.81和2.36。相关企业反映,新生代民工对于薪水、保障、工作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订单按时完成,企业纷纷通过提高用工待遇来保障用工,导致机电产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之目前国际市场原油、钢铁、有色金属等工业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企业盈利空间减小,以目前自行车行业为例,行业销售利润率不到4%。生产成本的上升不但压缩企业利润,而且会进一步加大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
  (三)贸易壁垒对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加剧
  当前出口产品贸易摩擦逐步从单一产品向相关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科技产品发展。2010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组织应诉的贸易摩擦和预警案件51起,案件集中在欧洲和亚洲地区,涉及我国通讯设备、家电、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配件及机械零部件等几十个行业及产品,直接涉及企业上千家,浙江省机电企业也不能幸免。2010年3月,印度海关对原产于中国的注塑机正式开征反倾销税,海天塑机等5家浙江省应诉企业分别被征以95%至128%不等的反倾销税,其他浙江省出口企业则被课以174%的惩罚性关税。
  除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之外,发达国家还以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为由设置各种技术壁垒限制进口中国机电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主要由美国和欧盟发起,美国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产品召回,欧盟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发出消费者警告。召回和发出消费者警告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容易导致生命和财产危险,不符合相关的技术和安全标准。欧盟和美国是浙江省机电产品的两大出口市场,相关贸易措施的实施,对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
  
  
  三、促进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浙江省作为对外贸易大省,机电产品出口对浙江省对外贸易有重要影响。从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态势看,机电产品出口结构逐步优化,机电产品的竞争力也不断提高。但是,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也存在一些发展障碍,如出口市场集中不利于分散市场风险、出口机电产品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机电产品出口经常遭遇贸易壁垒等,这些因素正在影响着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高机电产品的竞争力,促进机电产品出口健康发展。
  (一)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高新技术研发项目补助;继续设立机电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各种贸易争端与摩擦
  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政府应要继续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高新技术研发项目给予补助,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加强自主创新,加大对敢创品牌的企业的支持。继续设立机电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和“走出去”战略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赴重点发展中国家投资设立生产加工企业、商业营销机构和资源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