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人.往事

2011-12-29海岸

旅游世界 2011年3期

  直到今天,我们也无法猜测台湾在那些已经逝去的故人们心里有着怎样重要的位置和难解的情结,但我们可以到那些故人的墓园和故居走走看看,至少能够蛛丝马迹地捕捉他们生前的日子,或者往生后的世界。
  
  邓丽君——筠园和筠园小馆:人走茶不凉
  
  作为华语乐坛最具开创性和传奇性的甜嗓,邓丽君的歌迷除了收集她所有的唱片之外,就是有生之年要去台湾邓丽君的墓园看一看,并献上一束邓丽君生前最爱的玫瑰花。在邓丽君择地安葬之前,她的亲人和好友跑了几个墓地,最后选择了金宝山。这块70坪墓地的取得,只花了一元新台币。金宝山墓园的老板只象征性地收一块钱,并把墓园当作花园来经营。所以来到筠园的人,除了会在邓丽君甜美的歌声中有些许伤感以外,也会为邓丽君有这个美丽的安息之地感到欣慰。
  邓丽君兄弟姐妹五个,不知是不是造化弄人,邓丽君生前最疼爱的五弟邓长禧,在2008年7月23日带老婆和2个孩子到上海游玩时,猝逝异乡,他是到上海后突然感到腹部剧烈疼痛,不料,入院却出现腹部大量出血的状况,以致失救逝世,享年55岁。而二哥邓长顺在2010年2月16日死于肺癌,享年63岁。目前仅剩现在只剩下三哥长富和大哥长安。邓丽君二哥生前一直在经营纪念妹妹的主题餐厅“筠园小馆”,位于忠孝东路四段 553号,很多歌迷慕名而来,他都会热情地邀约,二哥辞世后,餐厅由二嫂主持。
  
  张学良——一代少帅软禁之所:另一方天地
  
  1946年,张学良从大陆被移送到台湾,和夫人赵一荻一起,被软禁在位于五峰乡清泉部落的“井上温泉疗养所”,受到严密监视,直到1957年离开,这是他在台被软禁时间最长的住所。
  这栋日式建筑物为黑瓦、台湾桧木兴建,门口竖有“井上温泉”字样的木牌。一代少帅张学良为大陆所熟识,却不为居住的台湾岛深知。这与张学良被囚被禁、与外界少有接触有关。张学良居住的这处偏僻的平房过去处于严防死守的状态,安排有三道关卡:第一道是入山后的宪兵分驻所,即便到了晚上,这里的看守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逢整点都要敲钟,哨兵听到钟声后,还要敲钟回应,以免打瞌睡让人跑了。第二道关卡是张学良故居对面的小房子,里面住有便衣警察,用来监视和检查出入张学良住宅的人员。最后一道关卡,由当时的看守队长一家和张学良一家住在一起,实行严密无隙的盯人防守。
  张学良虽身处禁闭之所,却也在幽禁的岁月中拥有自己的另一方天地:一是与赵一荻的情深意重;二是与蒋经国、张大千的来往频频。与父亲蒋介石的“管束”和“安全目的”不同,蒋经国对张学良充满友情、敬慕和爱戴。而张学良与张大千的结识也颇有戏剧性,起源于大千先生临摹的赝品。在友情的岁月里,几个人每月相聚一次,轮流坐庄,相聚内容即兴而定,或结伴郊游,或品尝佳肴,被人赠予“三张一王,转转会”的雅号。三张中的另一张,则为当时的风云人物张群。
  据当地人回忆,张学良夫妇在清泉的生活很简单,平时除了读书,还会自己种菜,出身富家的夫人赵一荻也学着养鸡、缝衣服。“当时对他的监视是非常严密的,通往街道的大桥两边都有岗哨。他到街上的弹珠房看热闹,和乡亲聊天,也会马上被警告。”
  
  张大千——摩耶精舍:凡我眼见,皆我所有
  
  “摩耶精舍”是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的晚年居所。大千先生生前对居住环境十分讲究,这个中国式四合院双层建筑,由大千先生亲自设计,故居室外是大千先生苦心经营的花园,从前院、中庭、后园到屋顶,摆放着珍奇的各类盆栽,以松、柏、梅、榉为多。据说,大千先生当年在此还养了仙鹤及猴子,现在故居中还一只猿猴标本与先生相伴,因为大千先生生前有黑猿转世之说,故他自己以饲猿戏猿为乐。
  “摩耶精舍”庭院内,除了奇花异草,还有一座“考亭”,是当年大千先生与朋友烤肉的场所,旁边还有腌制四川泡菜的陶瓮,陶瓮旁一石碑上刻着“大千居士乞食图”,可见其风趣顽童之心和对美食的喜爱。
  故居墙上有一幅张大千与毕加索的合影。那是1956年7月28日,张大千夫妇在巴黎拜会毕加索。那次会面,被称为东西方艺术的高峰会议。毕加索高度评价了中国艺术,他称赞张大千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并说:“这么多年来,我常常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有这么多中国人乃至东方人来巴黎学艺术!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后园内竖有一块状似台湾地图的巨石,这是大千先生客居美国洛杉矶时,在海滩上发现的,视为珍宝,题刻“梅丘”。一代国画大师由于十分喜爱这里,便将自己的骨灰埋于梅丘之下,长眠于此。
  
  三毛——三毛梦屋:梦里花落知多少
  
  女作家三毛的文字和经历不知影响了多少当年正值风华的女性,在她们的心目中,梦的美好、脆弱和幻灭正是对三毛一生最好的诠释。在台湾新竹的清泉部落,三毛度过了荷西去世后的三年。
  1983年至1986年,三毛在这里休养、写作兼找灵感,她曾在文章《清泉之旅》中形容这里,“午后的秋阳将万物都照懒了,没有风没有雨的路程是适意的。长长的山路好似没有尽头,四周安静到使人想闭上眼睛,安恬地睡上一场无梦的午觉。”清泉的午后对三毛而言,“就有这一份奇幻的魔力”。
  这座房屋属于私产,因此并未对外开放,所以来到这里的人们只能隔着木栏对着小屋和院子远望,木栏外有棵树,上面挂的木牌上用毛笔写着:“1949年种植的肖楠树下是三毛沉淀静坐的地方。”
  
  张雨生——雨生园:父爱如水如山
  
  张雨生这位有着比女生还高的嗓音以及充沛得不可思议的创作才华的歌者,在一场车祸中骤然离世,直至今日,人们都还在唱着他的歌,也没有几个人能写出比他更好听的曲调,世人都在为他短暂而华丽的音乐人生唏嘘扼腕。
  张雨生的墓园名叫“雨生园”,是由最疼爱他的爸爸亲自设计、亲自建造的,园里有利用乐谱所布置的景观,象征着张雨生挚爱音乐的精神,还为歌迷建造了一个“雨生亭”,让来此悼念张雨生的歌迷们可以有个地方休息,“雨生信箱”是当歌迷想写信给张雨生,只要放到这个信箱就行了。据雨生的爸爸讲,1998年,张雨生墓地从金宝山搬到台中大度山的雨生园的那天,下了非常大的雨,道路基本上都被雨水淹没了,仿佛在向人们宣告:“他来了。”
  直到今天,蜜桃成熟的季节,张雨生原来唱片公司的同事都还会收到雨生爸爸送来的水果,他也希望人们不要忘了这位用灵魂唱歌的真正的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