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收官
2011-12-29牛国栋刘赟
旅游世界 2011年3期
2011年春节,好客山东贺年会借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像一阵春风般吹过齐鲁大地。到处是精彩,到处是欢乐,到处是放大的年味儿。也许,你刚刚结束了那场回味无穷的贺年游;也许,你还没有忘记那场异彩纷呈的贺年乐;也许,你还在惦记着那份喜庆满满的贺年礼;也许,你还在回味那餐温馨美味的贺年宴……不管怎样,这个山东年过得很有味儿,很有劲儿,不是吗?
爆竹声远,2011贺年会的狂欢盛典也在一串串令人惊喜的数字中完美落幕。短短40多天的时间,山东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5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69.9亿元,同比增长24.5%。
从元旦到春节再到刚刚过去的元宵节,贺年会利用每一个民俗节点,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年节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我们的节日”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将“文化”注入消费,通过放大集聚效应,实现了旅游文化优势的最大化。
中央文史馆“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课题调研组表示:好客山东贺年会可以在全国推广。
精彩连连,高潮不断
本届贺年会更加立体、丰满
“好客山东贺年会”自首届成功破解“冬季淡季旅游”难题以来,赢得了广泛认可。与去年相比,2011贺年会产品体系更为丰满,“一三五七”新体系精彩不断:一个主题(我们的节日),三个节点(元旦、新年、元宵),五大产品(贺年游、贺年宴、贺年乐、贺年礼、贺年福),及七大主题评选活动。
景区、酒店、旅行社提前准备,联动出击,餐饮接待出现“一桌难求”的火爆景象,旅游大团接踵而至,旅游景区人头攒动,热闹的过年氛围随处可见。据悉,“元旦”节点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43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4.7亿元;“春节”节点期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旅游收入69.3亿元。刚刚结束的元宵节节点又成功再掀高潮。
孔府菜、济南菜等传统鲁菜穿上“贺年会”新装,以团圆、聚会、养生、祈福等传统年节文化,以及金瓶梅文化、运河文化风情等各地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筵席让游客大饱口福。据悉,仅烟台就推出了100lQrbGbJS+CHW9ZsbTThcYQ==多个系列,共计1000多种的“贺年宴”产品。山东还充分调动旅行社的主体作用,强调“地接”功能,以“迎新”、“祈福”、“闹元宵”为主题,推出文化旅游、温泉滑雪旅游、过大年等主打的“二日游”、“三日游”产品,销售显著上升。
此外,孔子礼品系列、山东民俗文化礼品系列、齐鲁美食礼品系列等礼品上架各地商场、饭店,庙会、灯会;贴春联、剪窗花,扭秧歌、踩高跷、装扮玩等“贺年乐”让游客乐活山东;“抢福”游戏、“祈福圣地”等挖掘传统 “福文化”,吸引海内外游客到山东迎福、得福、享福;好客山东贺年会之最评选、美化装饰陈列大赛、摄影大赛、金点子评选、好玩游戏评选、欢乐今宵主题街区评选、服饰评选大赛等七大主题评选活动镶嵌于贺年会始终,让过年趣味儿倍增。
政府牵头,旅游为媒
贺年会使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实惠
与首届贺年会相比,今年的贺年会实现了大跨越、大提升:将贺年会上升到政府层面,由 26个省直部门和17地市联合举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协同动作,搭建平台,让各行各业各领域都来参与。山东省旅游局重视抓创意、督察、评比,及时推出贺年会标识物,让山东过年有了明显的标志,这些举措均大大带动了社会消费,促使贺年会成为山东“十二五”的开场大戏。
过去,年节消费是存量消费,诸如礼品等方面的固定消费需要集中于春节期间释放;旅游则是增量消费,贺年会通过吸引游客到山东过大年,引发产业链效应,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以“五大产品”的打造和推广为媒介,贺年会将旅游业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特征凸显出来,通过文化注入到年节形成的物质消费,文化和商业的结合打造出年节期间一个又一个的消费高潮。
来自于各市的总结报告显示,贺年会期间,仅泰安诚之旅旅行社就接待广东团25个,瀛泰旅行社春节前后接待人数达到5000余人,日照旅行社春节期间接团达276个。不少旅行社春节前后出现供需紧张的局面;日照雅禾、碧波、山孚等大酒店从大年三十到初六餐位全满,餐标都在150元以上,增幅极为明显;水韵、左氏、食为天等星级餐饮店上座率达到100%;青岛主要星级酒店还向指定旅行社提供三星级酒店不超过100元、四星级酒店不超过200元、五星级酒店不超过400元的特惠团队房价,企业互动呈现合力共赢。
本届贺年会还推动了行业互动。据悉,临沂市华丰商贸购物街仅元旦期间每天吸引游客大巴车10辆以上,每辆购物消费均超1万元;日照的年货大集开市,特设台湾特色展区、新疆展区、福建展区、江浙展区和日照本地等10大展区,涉及食品、服饰、书画、古玩玉器、旅游产品等13个领域,238个展位提供集中购物一站式服务。每天来赶大集的市民和游客有2万人,一日最高成交额达500多万元。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白津夫对此表示,贺年会将单纯分散式的办旅游,形成统一理念下的协同推进,由过去的追求规模、热闹转变为向质量、效益方面发展。贺年会已经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年年过节,精彩各异
创新,让山东走在全国前列
中央文明办曾下发通知,就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出全面部署。“我们的节日”——好客山东贺年会让山东走在了全国前列。贺年会已经远远超出了旅游经济的范畴,延伸到文化范畴,产生意义深远的文化效应。
年节,是物质的集中消费期,也是文化的高密度消费时段。在培育和发展贺年会这一旅游产品时,山东不仅没有破坏内价值,反而以“我们的节日”为核心价值,采用现代商业文化营销传统民俗文化,成为增强年味儿、活化年节的创新动力。
贺年会期间,在山东17地市的旅游企业、重点街区、购物商场及各窗口单位的醒目位置,随处可见身着山东地方特色服饰的“福福”、“乐乐”,美陈活动让老百姓处处能体验到满意的文化环境;七大评选活动以及两年来累计的二百多项“贺年会之最”为山东过大年增加了浓浓的趣味儿;“好客山东贺年会”晚会利用电视艺术、凝练山东文化、立足草根情节、宣传山东旅游;“邀请百万老乡回山东过大年”和“旅游下乡”将现代手段和年节文化结合,加强热闹喜庆的氛围。
贺年会还将民俗活动与地域文化合为一体,山东新评的12处祈福圣地、36处祈福场所,成为“迎新”、“祈福”的重要吸引物;“抢福”游戏中,六面骰子“福、禄、寿、喜、财、安”传达人们新年的愿望,在各大宾馆酒店推广;济南泉城新年祈福会设立灵岩寺主会场以及各大分会场,策划各具特点的祈福仪式,如开笔礼、拜关公、拜财神等,传承传统文化;“孔府过大年”将27道过年程序简化,对传统祭天活动进行了新的解读。
中央文史馆舒乙先生表示,过去老百姓自发过春节,不需政府带动。随着民俗习惯渐渐淡化,传统过节方式面临挑战,需要政府出面组织。山东的这一尝试与中央领导的想法可谓不谋而合,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带动性,这非常了不起。
可以说,从元旦至元宵节的贺年会平台,不仅整合了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更形成了对民俗优秀传统文化全面系统的展示、继承和创新。通过政府的推动,“我们的节日”——贺年会真正实现了落地,老百姓更具幸福感,年节过得更有味儿,更有劲儿。